“霞幕路”這個名字既融合了歷史典故,又結合了村莊特色,前不久,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妙山村的一條羊腸小道有了新名字.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劉長林在村民的見證下,將兩塊新路牌樹在了路邊。
"可別小看給路起名字這件事,它對推動鄉村振興具有大作用,對企業辦事、村民出行、村貨進城、發展旅遊等都有好處。”劉長林笑著説。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是著名詩人海子詩中的願景,如今正在吳興區的廣大鄉村化為現實。今年5月以來,吳興區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深入開展“鄉村著名行動”,持續推進鄉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標誌設置維護、地名文化保護弘揚等,啟動了名為“推進鄉村道路命名設標,深化地名公共服務”的專項行動。
“去往鄉村如果問一個老村名由來,保管會有人對你津津樂道,這也提示我們,對地名文化要一如既往鞏固發揚。”區民政局地名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湯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區已完成道路命名126條,設置路牌260塊,過去的羊腸小道如今有了溫暖的名字。
吳興區歷史悠久,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譽。“白蘋洲、西塞山、消暑樓、水雲鄉、水晶宮……這些源自吳興充滿詩意地名,承載著城市的文化記憶,也連接著湖州的過去與未來。”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文化傳播學院院長戴運財認為,一個飽含地域特色、歷史底蘊的地名,往往能為鄉村增色,又能讓地方揚名。
但是,好地名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取就靈的,怎樣“著名”才能叫好又叫座,這是一道需要科學謀劃的課題。“對此,我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歷史文化典故、企業生産經營入駐編號難、快遞運輸入戶難、遊客進村導航難、事故出警找尋難等問題,在已有的基礎上將‘有規未建’的道路命名納入專項行動,同時出臺實施方案。”吳興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説。
老地名的保護沿用,新生地名的確定,都在無聲地助力鄉村振興。年初,吳興為西塞山“正名”的消息,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為了給西塞山的路取名,我們不僅召開了多場專家論證會,還邀請了‘大咖’舉行科普講座,明確西塞山具體方位的同時,持續挖掘西塞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妙西鎮黨委書記蔡濱斌説。
“當下城市近郊行政區劃快速調整,無名路網日益增多,地名、路名的取定,關乎公眾情感,也關乎社會經濟發展。”湖州學院人文學院的專家認為,吳興深入開展“鄉村著名行動”所形成的成效對各地具有借鑒意義。
來源: 湖州線上 | 撰稿:記者 李則名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