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湖州 新聞詳情 A- A+
德清:以路為媒 詩畫文旅促振興
發佈時間:2023-12-08 12:32:44    

   楓樹成群,泛起金光瀲艷;碧水盈盈,綠島綴落其間。沿途有濃蔭蔽日、絢爛花海,有緣還可見到鷗鷺蹁躚……全長16.112公里的湖州德清下仁公路,猶如彩帶延綿在山水之間,串起二都防風古國、下渚湖濕地、農莊果園等山水人文景觀,車行其中,移步易景,人在畫中游。

  近年來,德清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鄉村振興,助推富美德清建設,以“四好農村路”和“全省農村綜合改革整合示範區建設試點”等工作為載體,以“修路、造景、富民”為工作主軸,大力發展“交通+美麗經濟”,將下仁公路打造為一條美麗風景線、百姓致富線。2020年,下仁公路被評為省級綠化美化精品道路和省級特色精品道路,今年更是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十大最美農村路”。

  蛻變——所行之路皆風景

  下仁公路項目是德清交通基礎設施“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起于09省道下渚湖濕地風景區入口,經二都、四都、八字橋等村,跨東苕溪,終於余杭區仁和鎮奉新路,2009年項目改建後,由於該公路兩側礦區眾多,繁忙的礦車運輸對路面和路域環境造成的影響日益嚴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為當時下仁公路的真實寫照。

  決不能讓“明珠蒙塵”。德清圍繞“潔化、綠化、美化”目標,從全面消除下仁公路兩側可視範圍臟亂差現象、打造出彩公路景觀、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等重點工作,全力打造“最美農村路”。為進一步提升美化程度,德清在下仁公路沿線打造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帶的公路景觀。因此,公路沿線才有了春季油菜花、夏季荷花、秋季蘆葦、冬季雪景的“四季美景圖”,才得見耕地、果園、苗圃、山林、湖泊、池塘、村落等自然優美風光。

  當然,蛻變遠不止於此。下仁公路的魅力不僅在於風光旖旎的自然風景,更在於科技創新的“智慧風景”。

  在車輛安全測試員的系統操控下,一輛小型的無人駕駛道路清掃車緩緩啟動,正以4—5碼的車速沿路進行清掃。期間,即使一名測試人員多次出現在行進途中,無人駕駛車輛都能及時地進行剎車避障。整個過程順利、流暢。

  無人駕駛車輛能夠做出如此迅速精確的判斷,得益於“智慧的路”建設。

  為了落實《浙江省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並推動智慧網聯汽車與地理資訊産業的共同發展,建設全國首個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德清重點發展地理資訊産業,已啟動包括下仁公路在內的道路進行智慧化改造。通過在下仁公路安裝各類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智慧化設備,構建專用的智慧網,下仁公路開始逐步展現智慧交通的魅力:與普通路相比,該公路“擁有”車路雲協同的感知能力,能夠幫助實現對道路情況的實時監控和快速反應,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安全保障,讓路段達到“車路協同”。

  融合——山水人文促振興

  防風祠、防風廣場、防風神街……充滿歷史文化色彩的下仁公路下渚湖街道二都村二都小鎮每天迎接著南來北往的遊客來這探尋防風傳説。

  防風古國的傳説,歷來都是二都小鎮的靈魂。古往今來,防風傳説已演繹為防風文化而被世代傳承下來。下仁公路作為通往下渚湖街道的主要通道,自然也成為“防風文化”的“宣傳員”。近9公里長的防風濕地觀光帶,有9個節點,展示了不同的防風文化。比如楊家山的節點,摩崖石刻“地裂防風國,天開下渚湖”;防風祠這個重要節點連同路邊的二都村被打造成防風小鎮,其北面是近2000平方米的防風廣場,廣場邊有一個大祭臺,許多遊客喜歡在這裡合影留念。

  “以前防風治水的故事聽過,今天帶小朋友來現場感受下別樣的民俗。”來自德清武康的劉女士感慨地説,從進入下仁公路到小鎮的每一處文化展示都讓她印象深刻。

  農村公路是社會的毛細血管,是基層群眾出行、運輸獲得感最直接的來源。近年來,德清交通部門充分將道路建設整治與沿線防風文化、濕地水鄉、烘豆茶、瓷文化等元素交織融合,以二都小鎮為中心,清風沿河、防風古國、鄉村振興館、農漁文化陣地等各文化節點猶如明珠般串聯在這條文化線上,通過“美麗+交通經濟”,構建出“一鎮串五珠”的文旅新格局,讓下仁公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振興路,全面帶動公路沿線環境美、人文美和産業美。

  除串聯起二都小鎮、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之外,下仁公路還成功吸引開元森泊、昇華度假村、天際森谷山野度假區等項目落戶下渚湖,給下渚湖的旅遊發展帶來勃勃生機。目前,公路周邊已經聚集了多種業態,包括眾多的民宿、休閒咖啡吧和夜市等,吸引了大量的生態研學團隊和觀光遊客。2022年累計接待“生態研學”“生態旅遊”遊客量達150萬人次。

  “以前週末只有三四桌客人,現在至少10幾桌,甚至能到30桌。”即使不是週末,步行、騎行或是自駕來二都村的遊客也不少,停車場內停滿了來自各地的車輛,這樣的火爆場景是村民周菊琴始料未及的。

  “要感謝門口這條下仁公路,讓我們住在這裡的人越來越幸福,也讓我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周菊琴眉開眼笑地説。

  鋪下的是路,看到的是景,通達的是富。下仁公路推動沿線鄉村、景區、産業串珠成鏈、聚合發展,為農村送去人氣、財氣,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發家致富。同時得益於沿線行政村公交站點一公里覆蓋、電子站牌全覆蓋及公共自行車網點全覆蓋,群眾出行也更加便利。詩畫文旅與交通發展唱響共榮共生、鄉村振興的協奏曲。

  下一步,德清縣將緊密圍繞《高品質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方案》,並結合爭創國家級5A級景區的目標,將下仁公路打造成為“兩山”理念與高品質發展的“聯通路”,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引領村民邁向富裕的“富民路”,成為服務區域發展、趕超時代步伐的“先行路”。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陳心意 陳原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