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湖州 新聞詳情 A- A+
事關“一號改革工程”,湖州又有大動作
發佈時間:2023-11-01 14:18:31    

   10月下旬,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對外印發《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緊接著10月31日上午,2023湖州民營企業家暨浙商數字周開幕。

  在發展民營經濟、打造營商環境這件事上,湖州向來抓得緊、看得重。

  湖州作為一座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城市,提出打造“企業最有感”營商環境,讓企業可感可及,2022年度湖州營商環境“無感監測”綜合指數居浙江第2位。

  抓住企業家這個“牛鼻子”

  營商環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生産力,決定著一個地區的競爭力。

  在湖州,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稅收和出口、90%以上的就業崗位。平均每7個湖州人裏就有1個老闆,23個湖州人裏就有一個人創辦企業。

  如何讓企業家們最大化感受到創業的良好氛圍?

  湖州提出打造“企業最有感”營商環境,將“我要怎麼做”的思路,轉變為“企業想要我怎麼做”“市場需要我做什麼”,努力讓民營經濟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芒。

  “每年給民營企業家過節是湖州一個創舉,去年是第1屆,今年是第2屆,以後還將持續辦下去。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出尊崇企業家、禮敬企業家、褒獎企業家的強烈信號。”湖州市委書記陳浩在開幕式上表示。

  什麼才是“企業最有感”?湖州也給出參考答案。

  要讓企業家在湖州創業最有獲得感,通過營造尊商親商安商的氛圍,做到真正理解、尊重和禮遇企業家,讓每一位深耕湖州、幹事創業的企業家都能成為湖州改革發展的“座上賓”;

  在湖州辦事最有體驗感,通過時時刻刻處處為企業著想,提供增值超值的政務服務,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讓企業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在湖州創新最有活力感,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結合,構建高質高效的生態圈層,融通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為企業發展打開全新空間。

  在湖州發展最有安全感,通過強化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確保企業正常經營不被干擾、守法經營不被處罰、正當權益得到保障。

  在湖州生活最有歸屬感,通過完善生産生活配套設施,讓企業家既能大展才華、逐夢圓夢,又能安居樂業、舒心生活。

  “在全國上下都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湖州抓住了企業家這個‘牛鼻子’。”著名媒體人、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説。

  在他看來,企業家像是一種植物,在好的環境裏,生長速度會比較快,反之可能會因外部環境等因素而變得不活躍,“湖州花大力氣打造‘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正是比其他地方更加深刻地洞察到了企業家的特質”。

  讓每個載體都具體可感

  “企業最有感”,不是空對空的口號。

  湖州市委主要領導曾講過,“企業最有感”有五個特性:

  一是具體的,二是形式和內容並舉的,三是無感的(通過政府的“無感”服務,不斷增強企業的“有感”體驗),四是全方位全過程的,五是有回報的。

  沒有內容的形式,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形式。在湖州,“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金名片。

  自2022年6月8日起,湖州創設了週三“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常態化工作機制。每週三,懇談會都會如約而至。市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輪流主持,市縣聯動同步開展,企業“報名+點名”參與,問題當場交辦,兩周內給反饋。

  截至10月25日,全市已聯動召開週三“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62期483場(其中市級62場、區縣421場),參會企業家3731位(其中市級726位、區縣3005位),收集交辦問題4881個(其中市級1024個、區縣3857個),滿意率99.36%。

  可以説,“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這樣一個載體,不光是具體的,也是形式和內容並舉的,更是全方位全過程的。

  面對面的交流、解決問題,不光讓“企業最有感”,也能給予企業家更穩定的預期。

  除了“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湖州還創新推出“12345營商環境投訴專線”“創業會客廳”“浙商企業健康體檢”等載體,讓“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真正具體可感。

  營商環境好,企業發展就好,政府和城市的形象也會“水漲船高”。

  2022年度,湖州營商環境“無感監測”綜合指數居浙江第2位,每週三“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獲評“創新中國”工商聯(商會)工作最佳案例、是全省地級市唯一。

  如今,湖州已經建立起“1236”營商環境工作體系,通過具體的載體,打造“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

  其中“1”就是設立“湖州民營企業家節”;“2”就是建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和“營商環境月評議”兩大載體;“3”就是確立企業有感、政府有為、協同有力三個主攻方向;“6”就是紮實推進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工作保障等六大重點任務。

  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專題試點城市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浙江提出的三個“一號工程”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具有牽一髮動全身的戰略地位。

  對湖州來説,優化營商環境,是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

  從去年首設“湖州民營企業家節”、首創邀請企業家為政府部門打分頒獎,再到今年10月9日發佈《湖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湖州的初心一直沒變:為廣大企業家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

  湖州深知,市場經濟的本質是“候鳥經濟”,哪兒氣候好,要素就往哪兒跑。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全面提升高端要素的吸附力,讓“流量”變成“留量”,更好地厚植發展優勢、搶佔未來先機。

  瞄準辦事便捷“增值化”,湖州讓政務服務更有感。

  “政策一鍵兌”服務平臺實現惠企資金直達快享,累計兌付116.4億元、惠及企業7000余家。比如永興特材公司,獲評“金象金牛”企業後,無需再申報即獲100萬元財政獎勵;中躍化纖公司纖維智慧加工項目1000萬元財政補助5個工作日到賬。

  瞄準要素保障“蓄水池”,湖州讓投資落地更有感。

  一直以來,湖州全市“一盤棋”,統籌環境資源、土地、資金等要素,重點保障大好高項目,變“項目等指標”為“指標引項目”。

  同時大力培育八大新興産業鏈,融通供應鏈、做強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打造“遷不走”的産業生態,為企業打造高標準的營商環境“硬支撐”。

  營商環境好,企業投資更放心。前三季度,湖州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7%,增速今年首次突破兩位數,快於全省2.2個百分點。

  這啟示湖州:抓營商環境,做實了是生産力,做久了才是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止境。如今,湖州已有新謀劃——以“157N”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專題試點城市。

  其中,“1”是指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牽引抓手,推進“民營經濟32條”融合落地,引領撬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這一主線任務;“5”是指系統優化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生態環境、人文環境;“7”是指在湖州市打造7個區域特色營商環境;“N”是指推動各專項行動落地落實。

  營商環境向陽開,政企同心向未來。我們期待,在“企業最有感”營商環境下,湖州開創出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鄭亞麗 葉詩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