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湖州 新聞詳情 A- A+
萬人空巷“軋蠶花”之後,民俗節慶如何不只“鬧一陣”?
發佈時間:2023-04-07 09:58:40    

   清明到,蠶花鬧。

  湖州、嘉興交界的南潯、德清、桐鄉一帶,是老底子“蠶桑興旺”的絲綢之府。這個清明節,因疫情沉寂三年的蠶花節再次歸來,特別是京杭大運河畔的南潯含山又熱鬧起來了。

  數萬蠶農背著蠶種包涌上含山,祭拜蠶神,祈禱蠶桑豐收。在當地,這一民俗叫“軋蠶花”,自古以來是民間自發的重要農事活動,演變成政府組織的節慶旅遊活動也已整整30年。

  民俗是活化的歷史。那麼,像“軋蠶花”這樣的傳統民俗節慶,都經歷了怎樣的變遷?我們又該如何重拾節日裏的儀式感,在“變”與“不變”中傳承與發展?

  一

  先來説説民俗節慶的形成。

  人類的繁衍,總是和物質生産緊密相關。因為生活環境以及地理條件的不同,生長在各個地方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産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的文化事項。《漢書·王吉傳》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之説,即以“水土”“天氣”“地形”等因素作為判別的坐標。

  千百年來,當人們逐漸形成與自然環境及生産生活相適應的民俗,慢慢便有了相對固定的日期和儀式,進而成為自發組織的節慶活動。春節、端午、中秋都由此而來。當然,還有不少節慶,極富地方特色,像雲南潑水節、賓陽炮龍節、福建媽祖節……

  在江南一帶,尤其是杭嘉湖平原,種桑養蠶是頭等大事。“蠶寶寶”特別難養,蠶農們便有了蠶神崇拜之舉。民間,更是賦予了很多美麗的傳説。

  相傳,清明節這一天,“蠶花娘娘”化作村姑踏遍了含山,留下了蠶花喜氣。蠶農們奔相走告,誰要是腳踏含山,把蠶花喜氣帶回家,可得到“蠶花廿四分”,意為雙倍的好收成。由此,我們也不難想像“吾鄉清明儼成案,士女競遊山塘畔”的“鬧猛”(當地方言,意為熱鬧)場景。

  于蠶農而言,“蠶花娘娘”是他們的“偶像”,是當地民眾的共同信仰。即便家中條件並不寬裕,蠶婦們也會買上一朵戴蠶花(一種手工絹花)在頭上,這是對“蠶花娘娘”的敬意。

  當然,有關祈求蠶桑豐收的民俗活動,遠不止“軋蠶花”這一種。桐鄉烏鎮的香市、芝村的龍蠶會、新市的蠶花廟會,都是蠶農創造的、共用的、傳承的民俗節慶活動。

  無論哪一種,都浸潤著人們質樸的情感、信念。大家在歡度節慶的過程中,獲得了歡愉與希望,也讓務實的鄉村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我們便能理解,民俗節慶,依附人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産生。

  二

  民俗節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農耕時代的人們,以大地為根基,遵照古老的農曆來安排農事,春播秋收,夏長冬藏。但隨著文明不斷向前發展,人們慢慢脫離“農耕節奏”,依附其上的民俗活動也隨之改變。

  曾盛極一時的蠶桑産業,在20世紀90年開始出現蕭條景象,種桑養蠶的人越來越少。自然,蠶農寄託在“軋蠶花”中的信仰,也慢慢變淡了。

  1993年,南潯當地政府把含山“軋蠶花”命名為“含山蠶花節”。自此,這項民俗活動轉變為政府主導的“民俗節慶”。

  進入新時代,傳統節慶自然也需要創新的時代表達。這些年,含山蠶花節在保留傳統民俗活動項目的同時,與湖筆文化、美食文化、旅遊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像今年,當地結合親子、露營等流行元素,推出一系列適合年輕群體打卡的活動。

  從最初的祭祀,發展到有文旅、貿易等功能的節慶,不止含山蠶花節。像西雙版納潑水節,這個頗具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就是由傳統的宗教活動演變成了今天的“東方狂歡節”。節慶期間,當地將趕擺、放孔明燈、潑水祝福融入其中。

  顯然,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中,民俗節慶的內容一直處於變化的狀態。但還是有很多元素是不變的。如民眾仍是主角,活動的參與感、互動性仍是重點;又如相同的文化和情感仍是紐帶,每一場節慶都是集體情感的共鳴。

  想來,民俗節慶的“傳統”與“現代”無論如何碰撞,它們改變的只是形式,承載民眾對美好生活期盼這一點,始終未曾改變。

  三

  民俗節慶,大部分都是農耕社會的産物,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它們該如何重放光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而農村,就是民俗節慶的根脈所在地。

  如果細細觀察這些年全國各地較為成功的民俗節慶活動,往往都伴隨著特定的文化表演、特色技藝、地域飲食等內容,它們為民俗節慶旅遊發展提供了天然的素材,並逐步轉化為供遊客參與體驗的文旅項目,如潑水節、火把節、歌圩節。還有不少地方的民俗節慶,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為基礎,實現節慶與産業的共融共促。

  蠶花節引入年輕元素

  但有一個痛點普遍存在,不少民俗節慶活動“鬧一陣,冷一年”。如何讓優秀傳統民俗持續釋放吸引力,成為助推旅遊的“強磁場”?做好結合文章、豐富旅遊業態是關鍵。含山“軋蠶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當地打出“農業+旅遊”“鄉村+文化”兩張牌,不斷完善蠶桑文化發展必備的硬體空間,發展觀光旅遊、禪意研學、戶外拓展,不斷豐富文旅業態,逐步形成老少咸宜、四季可遊的效應。

  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當下不少民俗節慶讓年輕人“無感”。如何抓住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回流鄉村,以及鄉村旅遊蓬勃興起的機遇,對傳統民俗進行創新性表達,找到年輕人的共情點,是時代給出的一道必答題。

  答好這道必答題,不僅能創造更多“詩與遠方”,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招。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吳麗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