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山花綻放,草木生香。當“遠望星空平臺”空靈的音樂響起,身著藍印花布、植物染色等非遺服飾的模特們翩躚林間小路中。他們以天地為格局,以山林為秀場,用最質樸的方式,述説著非遺傳承的印記,展現出獨有的深山文明與記憶。
這是4月12日-14日中國詩人走進“林棲三十六院”暨自然寫作研究中心掛牌的開場秀現場。
“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詩刊》社主編李少君引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拉開了人如何詩意棲居、文化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等詩學話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原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杜飛進等嘉賓在致辭中表示,要更多從傳統從非遺中尋找中國文化自信的源頭,要把文藝作品的根,深扎于大地。
本次活動以“文化賦能新農村”為主題,由《詩刊》社和東陽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詩歌網和東陽市文廣旅局主辦。活動由《詩刊》社主編助理、中國詩歌網總編輯金石開主持。湖南省作協副主席、詩創委主任胡丘陵,河南省作協副主席、《莽原》雜誌副主編張曉雪,北京戲劇學院副教授、表演藝術家孫淑玲,《上海詩人》副主編孫思,山西文學院副院長、黃河專刊執行主編王國偉等全國知名詩人、作家,流連于東陽市三單鄉林棲三十六院、聖門潭藝術村等古村落。
三單,東陽市的隱世秘境,被譽為“小西藏”。在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上,生活著勤勤懇懇的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有著幾百年曆史的藍印花布文化代代相傳。而林棲三十六院就位於這葉罅光影和蟲鳴鳥叫中,集結36行、36坊、36院,重新喚醒沉睡大山的藍印花布基因,遺世而獨立,自由而浪漫,是靈感與思想的匯聚之地。
活動中,《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親自為林棲三十六院授牌“自然寫作研究中心”。一直倡導“自然寫作主義”的他希望通過中心的設立,能為新時代的文學創作建立一個創作、研究高地。期望詩人們通過自然主義之曉達與個體生命之體驗,喚醒詩人們的靈感,創作出一批與時代同行的好作品。
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林棲三十六院CEO林棲在會上表示,他們將以“自然寫作研究中心”掛牌為契機,旗幟鮮明地推動新自然主義寫作,推動新時代文藝創作。他們將“建一個全國詩人圖書館,一個以自然寫作為宗旨的鄉村詩社,通過以品牌為基礎、以詩歌作為生産力,賦能鄉村振興,打造未來鄉村新案例”。活動中,來自新疆的著名詩人張映姝榮幸獲得了首批“藍印詩人”證書。
”自然寫作創研中心”主任,杭州新湖畔詩群負責人許春夏告訴記者:“我們鍾情于水,更應專注于泉。我們一方面要學習西方哲學的精髓,另一方面更不應忘記中國傳統詩歌本身就是哲學,像馬面裙更值得我們傾心”。
參與此次活動的我省作家、詩人有:孫昌建、盧文麗、李潯、江離、盧山、潘江濤、張于榮、東方浩、崔岩、董利榮、盧艷艷、崔子川、許春波、北魚、尤佑、張小末、沈秋偉、龔艷、趙國瑛、莫莫、汪建軍、李鶴影、小滿等百餘人。
來源:中國網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