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長三角2萬億之城,下一個是誰
發佈時間 | 2023-01-19 09:22:55    

   近期,成都成為全國第7個“2萬億城市”,關於城市“萬億俱樂部”的話題,再次被掀起。

  在長三角這片活力四射的土地上,誰在進擊2萬億之城?誰又是衝擊萬億之城的後備軍?

  向著2萬億之城進擊

  2022年,長三角地區沒有新晉2萬億之城。

  目前,進入這一門檻的分別是上海(4.45萬億元),以及蘇州(2.4萬億元),傲然領跑長三角眾多城市。

  那麼成都之後,長三角的土地上,誰是下一個2萬億之城的有力競爭者?從目前的GDP總量看,杭州、南京、寧波有望衝擊。

  根據官方的相關預測數據,2022年杭州GDP為18736.79億,距離2萬億還差一大口氣。如若2023年GDP增長能保持在6.7%左右,則跨入“2萬億俱樂部”,近在眼前。

  從發展潛力看,杭州目前的經濟發展策略是軟硬兩手抓,對衝擊2萬億而言,可謂雙線發力。

  數字經濟很給力。2021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達到4905億元,佔全省的58.8%,佔GDP的27.1%;數字經濟領域營業收入千億級企業達到3家,百億級企業從2018年的13家增加到20家,大企業大集團優勢凸顯。

  工業基礎也不俗。這幾年,杭州深入實施“新製造業計劃”,2021年,規上工業增加值4100億元,高端製造勢頭良好,規上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828億元、2062億元和1851億元,年均增長10.7%、11.2%和12.0%。這些都是杭州衝刺“2萬億俱樂部”的資本。

  南京還需要一點時間。2021年南京的GDP為1.64萬億元,根據2022年預計2%的增長,經濟總量大約在1.67萬億元左右。

  南京對於2萬億之城的目標,早在2021年省兩會上就有表示——未來五年,要從長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特大城市”走向“超大城市”,成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

  參照蘇州和成都,從1.7萬億元邁上2萬億的新臺階,都只用了3年時間,南京或許有望在2025年實現這一目標。

  寧波2022年GDP為1.56萬億元,雖然總量跟杭州和南京比,還有些差距,不過從名義增速6.85%看,發展相當穩健。

  寧波這幾年發展是較快的,一個參照係就是座次鄰居天津——2021年寧波GDP全國排名第12位,就在天津之後,兩者GDP相差1000多億元。

  2022年天津GDP為1.6萬億元,這一差距進一步縮小到400億元,這不僅得益於寧波紮實的製造業基礎,還有寧波舟山港這一世界大港的拉動。

  事實上,和南京一樣,寧波也明確提出過2萬億之城的目標,不過野心更大。

  在《寧波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動計劃(2021-2025)》的官方文件中,寧波不僅提出要在2025年GDP突破2萬億元大關,還要進入全國前十。

  三座城,各有各的優勢。誰先成為2萬億之城,讓我們拭目以待。

  誰在突破萬億之城

  大廈不是一日建成的。2萬億之城的第一步,是要成為萬億之城。

  放眼長三角地區,杭州、南京、合肥、蘇州、無錫等省會及強市,均已邁過萬億元GDP的臺階,接下來要培育一批萬億元城市後備軍,地級市有看點。

  2022年,雖然長三角地區暫無新晉萬億之城,不過,幾座城市衝刺在即。

  常州,2022年預計實現GDP約9500億元,今年成為萬億之城已毫無懸念。從增速看,7.86%的名義增速,表現也相當出色。

  常州位於蘇錫常都市圈,2021年這一都市圈的GDP達到了4.6萬億左右,實力不可小覷。不過,礙于蘇州和無錫這倆鄰居太過強大,常州的存在度不高。

  這幾年的突圍,常州靠的是新能源等強勢製造業。

  你能想像嗎,當下常州擁有理想、比亞迪等4家整車生産企業,新能源整車産量佔江蘇全省的一半;動力電池産銷量居全國第一,獨佔全國的五分之一……

  預計到2025年,常州的新能源領域有望形成萬億級産業規模,也難怪一向低調的常州,喊出了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標。

  徐州,也在衝刺萬億之城。2022年8400億元的經濟總量,和常州比步子似乎慢了一些。不過,徐州也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間躋身萬億級城市行列。

  徐州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是公認的蘇北地區第一大經濟城市,坐擁淮海地區,又是我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發展潛力巨大。不過作為老工業城市轉型代表,産業轉型升級依然迫切。

  因此,徐州結合自身特點,打出了兩張“牌”:“産業強市”和“區域中心”。

  溫州,2022年的GDP是8000億元,緊跟其後。在浙江,溫州一直在杭州和寧波之後,排名第三。

  不過,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支援溫州提升“全省第三極”功能,這意味著溫州要跨步挑起大梁,成為萬億之城更是應有之義。

  有趣的是,溫州雖然經濟總量較上述城市少了一些,不過964.5萬人的人口數量,竟然比南京(942.3萬人)還要多一些。這些人口中蘊藏的巨大經濟價值,未來或許還能再釋放一些,助其衝刺萬億之城。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鄭亞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