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日常用藥就快斷了,發愁。”“去醫院取藥,會不會交叉感染?”“不小心陽了,沒法按原計劃復診怎麼辦?”疫情期間,許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需要長期服藥的老年人,外出買藥不那麼方便。
70歲的高血壓患者陳大伯本打算“停藥扛一扛”,沒想到原已控制正常的血壓一下子又躥上來。和他有一樣想法的慢性病患者不少,但盲目停藥可能導致舊病復發。
12月20日,記者從省醫保局了解到,為方便患者線上就醫,近日我省緊急推出“患者線上就醫、藥品線下配送、醫保線上支付”就醫新模式,優先將治療發熱、咳嗽等醫藥費用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12種慢性病治療費用納入“網際網路+醫保”直接結算範圍。通過電子處方網上流轉的形式,高血壓、糖尿病等12種常見慢性病配藥量可達12周,並提供藥品配送到家服務。
手機上配藥送到府
家住杭州市上塘路的62歲楊大媽因為患有高血壓,每天都需要按時服藥。她平時吃的降壓藥很常見,去離家最近的浙江省人民醫院拿藥走路不到15分鐘,用藥向來不是問題。不過,最近隨著醫院人流量加大,排隊開藥成了老人的一樁煩心事,“人太多,擔心會被感染,可是再不去就要斷藥了。”
在子女的幫助下,楊大媽嘗試通過手機上的網際網路醫院開藥:在支付寶上搜索“浙江省人民醫院”,打開網際網路醫院小程式,選擇“線上問診”,按提示資訊操作,醫師開方後選擇“網際網路+醫保支付”,就完成了醫保線上配藥支付,用時不到10分鐘。接下來,藥品配送到府。她很高興:“連家門都不用出,手機上點點就行,太方便了。”
省人民醫院醫保辦主任朱桂英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來諮詢網上配藥的患者很多,醫院結合實際情況,在原基礎上又增加了183種藥品,目前基本上能夠滿足各臨床科室網上開藥需求。“對於一些需要定期去醫院配藥的慢性病患者來説,我們建議減少去醫院線下就診的次數,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對發熱、咳嗽人群,也提倡線上就醫。”她説。據了解,除了支付寶,患者還可通過各醫院微信小程式入口進入相應的網際網路醫院。
12月8日,省醫保局會同省衛健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醫保”發展的通知》,對發熱、咳嗽和高血壓、糖尿病等12種常見慢性病,先行開展網際網路診療加醫保結算。
“只要是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提出申請,就可以納入‘網際網路+醫保’定點。”省醫保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徐偉偉介紹,為了擴大線上就醫配藥可以報銷的醫院、藥店範圍,省醫保局要求各地及時將納入省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監管並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網際網路+醫保”定點範圍。
截至12月20日,全省開展“網際網路+醫保”的定點醫療機構共23家,累計結算83204人次。有意向進入“網際網路+醫保”的定點醫療機構1123家、定點零售藥店2849家,預計12月底能夠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業務的定點醫院可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
村口“雲藥店”可取網購藥
“網際網路+醫保”服務正在全省推廣。
“我們鼓勵基層醫療機構開通網際網路醫保結算。”徐偉偉説,按照自願原則,醫療機構可與所在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簽訂“網際網路+醫保”補充協議,升級資訊系統、優化結算流程,方便群眾就醫購藥。
在諸暨市楓源村衛生室,擺放著一個特殊的藥櫃。附近村民可以在支付寶的“浙藥易購”小程式上憑外配處方購買處方藥,或者直接購買非處方藥,並通過醫保支付藥品費用;藥品可以到附近藥店自取,也可以在這個“雲藥店”的智慧藥櫃上自助取藥。
“網際網路平臺大大延伸了藥店的服務能力。”諸暨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利用藥店點多面廣、離群眾近的優勢,明年“浙藥易購”雲藥店將在全市推廣應用。
在溫州,首批5家“網際網路+醫保”定點醫院于12月15日上線運作。“以前,我們市裏的幾家網際網路醫院只支援自費服務,醫保無法報銷,許多群眾習慣線下就醫,雖然多走點路,但是能少付點錢。”溫州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説,現在,有了醫保支付,大家使用網際網路醫院的積極性明顯變高了。
上線僅3天,首批定點醫院就診近1200人次,結算醫保費用10.14萬元。接下來,溫州還將在12月底前推動第二批符合資質要求的定點醫院納入“網際網路+醫保”,爭取每縣有一家“網際網路+醫保”定點醫院。
醫保基金安全,也是各地群眾關心的問題。對此,我省明確要求定點醫藥機構為患者建立和妥善保存電子病歷、線上電子處方、購藥記錄等資訊,做到診療、處方、交易、配送全程可追溯。“我們將配套建立線上處方審核制度、醫療服務行為監管機制,保障診療、用藥合理性,推廣視頻識別、生物特徵識別等技術,建立省級集中統一的智慧監管系統,防止虛構醫療服務。”省醫保局基金監管處處長任建軍説。
看病辦事少排隊
去醫院就診的患者,就醫的時間有時會因為排隊做檢查被拉長,從開始排隊到出結果需要半天甚至更久。如今,這種煩惱少了。
“今天就不用重復檢查了。”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的一間診室裏,泌尿外科醫生徐智慧在系統裏調取了患者洪女士前一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的檢查記錄,互認了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檢查,解決了她以往在其他醫院就診需要重新檢查的麻煩。洪女士估算了一下,自己省下了近一個小時的等候時間。
疫情新形勢下,推動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對患者來説,可以少跑醫院,節省時間和開銷,減少人群聚集和感染風險;對醫療機構來説,則可以提高醫療衛生資源利用效率。
記者了解到,“浙醫互認”應用已在全省實現了醫學檢驗檢查結果的互認共用,但由於醫院績效評價機制等制度不健全,部分醫院存在顧慮,推動互認共用仍有提升空間。
“為了調動醫院的積極性,我們已經出臺了支援‘浙醫互認’的配套政策,推動定點醫療機構間影像檢查和檢驗數據結果線上共用互認。”徐偉偉表示,各級醫保部門不會因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導致費用下降,而調減當年區域總額預算和單個醫療機構預算總額。
此外,為減少群眾在醫保辦事大廳排隊現象,全省醫保部門已經實現醫保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全覆蓋。以最常見的醫療發票報銷為例,群眾可以在“浙裏辦”APP上通過上傳醫療電子票據、門診病歷等材料,全程線上完成醫療發票報銷申辦。這一事項也支援委託代辦,一老一小不會用手機的,可通過親屬線上代辦模式申請,減少排隊等候。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鄭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