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定調 浙江怎麼謀怎麼幹
發佈時間 | 2022-12-20 08:28:57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12月19日,浙江召開省委十五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判斷當下經濟形勢,定調明年政策走向,這個最權威的風向標下,浙江各個經濟領域都在謀劃什麼“大動作”?記者在採訪相關廳局中發現,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關鍵詞句,已經出現在明年的工作謀劃中。

  關鍵句:“啟動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高潮”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拉動啟動快、見效大;其中,重大項目建設,更是推動投資增長的重要支撐。

  今年,浙江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走出了非同一般的進度。以往,重大項目會在年初和年中各舉辦一次,但今年加了一場——11月,全省穩進提質金融工具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涉及72個項目、4538億總投資。三場重大項目總投資達18544億元,這些有效投資燃起了各地抓搶項目的激情。

  新的一年,浙江的投資方向在哪?“堅持‘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記者從浙江省發改委獲悉,2023年他們將突出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415X” 産業集群、三大科創高地、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等,謀實一批重大産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民生項目。

  重大項目依然是浙江的重頭戲。明年浙江將篩選一批跨區域跨流域跨週期、投資規模大、多年想幹而未幹成的重大項目,以及具有標誌性、引領性的四大萬億産業的重大項目,力爭2023年開工建設。重大項目謀劃思路上,也有一些變化,比如從注重量的擴張向量質並舉轉變,從獨立建設向跨區域統籌部署轉變,從單一功能向多價值複合支撐轉變等,推動投資高品質發展。

  強化民間投資,也是擴大有效投資思路之一。記者了解到,浙江將用好重大項目推介、拓寬投融資渠道、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等促進民間資本投資的相關舉措,支援鼓勵民間投資項目參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領域REITs試點等,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合理增長。

  關鍵句:“以山海協作工程和‘千萬工程’實施20週年為新起點,持續提高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水準”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也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浙江把“先手棋”落在了山區26縣,而且步子邁得很密:

  今年10月,浙江同意整合設立浙江鹿城經濟開發區、浙江樂清灣臨港經濟開發區等,至此浙江山區26縣實現開發區全覆蓋;持續深化推進山海協作工程和“一縣一策”,前三季度,山區26縣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高於全省0.7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於全省3.8個百分點,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

  據了解,“山區26縣”依然是明年的聚焦點——全力推進山區26縣高品質發展是浙江打造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標誌性成果的重點。

  “山海協作”將會不斷深入,浙江將聚焦平臺共建、産業共興、項目共引,加快推動“産業飛地”“科創飛地”“消薄飛地”高品質落地生效。

  “一縣一策” 將會迭代完善。過去一年,山區26縣因地制宜發展“一縣一業”特色主導産業,形成了永嘉縣泵閥産業、淳安水飲料産業、天臺縣汽車零部件産業、武義五金産業等百億産業。2023年浙江將加快步子,爭取形成15個以上百億級規模的“一縣一業”。

  此外,浙江將補齊山區26縣交通基礎設施、優質公共服務等短板,推動走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關鍵句:“大力拓市場搶訂單引外資,進一步擴大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

  穩外貿穩外資,浙江今年格外拼。

  12月4日,嘉興一支96人組成的“搶單團”包機趕往日本。

  12月初,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以後,浙江立馬通過包機、拼機、航班等模式組織1萬家企業赴境外參與經貿活動,這一拼經濟搶訂單的消息登上了熱搜。事實上,在此之前,浙江就已派大批人馬出海穩訂單,29班商務包機、34條定期航線、1780多人,帶回了超26億美元的進出口合同和意向合約。

  2023年外貿如何穩?浙江已有了謀劃。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穩外貿,第一件事就是穩訂單。明年他們將制定出臺新一輪穩外貿政策,加大重點展會線下參展、外貿金融體系建設、外貿龍頭企業培育等的支援力度。

  “千團萬企拓市場抓訂單”行動將更加熱鬧。明年,通過分階段、分國別、分行業,省市縣三級政府和企業團組都將紛紛出海拓市場。“兩穩一促”攻堅專班、出口專班也將做好保障工作,助力企業抓搶訂單。

  在今年的進博會和首屆數字貿易博覽會上,一系列大項目的簽約分外亮眼。像這樣在展會上配套投促活動,正成為浙江招引外資的“標配”。新的一年,浙江除了繼續利用好展會溢出效應外,將在重點製造業領域舉辦各類推介會。

  與各領域知名基金聯手,也是浙江招引高新技術項目的途徑之一。2023年,浙江將加強政府産業基金與社會資本聯動,除了建立完善的基金招商夥伴體系、基金服務平臺和投資顧問團隊外,還將舉辦基金投資論壇、建立基金項目清單。

  關鍵句:“促進製造業穩健運作、結構優化”

  今年浙江的工業經濟,可謂頂風前行,“三重壓力”之下又疊加疫情散發、高溫缺電、颱風影響“三大變數”。

  對此,浙江先後出臺了“5+4”政策、減負強企45條、減負紓困27條等5批政策,同時實施暢通産業鏈供應鏈的“十鏈百場萬企”活動和精準破解企業難題的“萬名幹部助萬企”活動,不遺餘力減輕企業負擔,夯實工業“壓艙石”。今年1-11月,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997億元,同比增長5.0%,持續領先全國。

  新的一年,工業“挑大梁”築牢經濟“壓艙石”,浙江怎麼幹?一句話:實施逆週期調節,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穩進提質。

  記者從浙江省經信廳了解到,浙江將通過打造“工業智治”重大應用,梳理全省逆週期調節政策池,超前謀劃儲備一批增量政策;制定好新一輪減負降本政策,力爭全年減負2000億元。同時,全力培育優質企業。通過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更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及更多雄鷹企業、世界500強企業。

  穩投資促技改,盯住“重、大、新、急”集中發力。搶抓新發展機遇,實施“三大千億”投資工程。實施千億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工程,總投資10億元以上製造業重大項目600項以上,年度投資1650億元;實施千億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工程,年度投資1800億元;實施千億數字經濟重大項目投資工程,實施項目150項以上,年度投資1000億元。

  全力建設“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通過新一輪製造業“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攻堅行動,為産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多空間。推動製造業走集群發展之路,開展省級特色産業集群核心區、協同區和“新星”産業群創建。深化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提升工程,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

  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實施軟體和資訊服務業攀高升級行動計劃、新一輪5G應用三年行動計劃和數字經濟産業平臺提升行動,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

  關鍵句:“讓市場主體預期更穩、信心更足、活力更強”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過去幾天,全國範圍內,就有多地“一把手”或是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或是到企業調研,聽取意見建議,為企業提振信心。

  12月13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就在杭州調研新形勢下提信心、抓機遇、拓市場、促開放並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他提到,要探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制度和機制,真正把企業家當自己人,在情感上做到真心,在交往上做到公心,在制度上做到安心。

  民營經濟是浙江的金名片,今年來,為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浙江先後出臺四輪穩進提質政策。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完成減負金額3188億元(不含緩稅),提前超額完成年度3000億元的減負目標任務。

  新的一年,“把企業家當自己人”,浙江將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全面優化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等五大環境,激發經濟的內生動力。

  據了解,浙江將圍繞“企業辦事無憂、政府無事不擾”,進一步深化相關改革,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確保政策直達各類主體。嚴格規範行政行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用法治為各類主體保駕護航,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等。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更要持續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竭盡全力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困難,讓企業安心發展。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鄭亞麗 夏丹 拜喆喆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