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2022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出爐 杭州首超廣州
發佈時間 | 2022-11-27 09:30:09    

  工信部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直屬機構賽迪顧問日前發佈“2022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其中浙江省有8個城市入圍,依次為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金華、台州、湖州。這是賽迪顧問連續第六年發佈該榜單,榜單劃分出“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大線級,全面科學反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程及階段特徵。

  11月25日,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産業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杭州首超廣州,一線地位穩固,同時作為浙江數字經濟核心城市引領作用凸顯,未來杭甬“雙城記”也更值得期待。

  浙江數字經濟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2022年是浙江省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的開局之年。

  賽迪顧問發佈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回望過去五年,浙江省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數字經濟量質齊升、迭創佳績,數字經濟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2021年,浙江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較2016年實現翻番,全省規上電子資訊製造業營業收入、軟體業務收入穩居全國第三、第四位,數字治理、數字社會領域一批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探索,並向全國推廣。

  從“2022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來看,浙江省入圍“百強榜”城市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入圍城市佔全省城市比重達72.7%,位居全國第三;入圍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DI)均值達到37.5分,超全國平均水準,在長三角三省中位於首位。數字經濟在全省國民經濟中引領性作用凸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已成為浙江省“金名片”。

image.png

  杭州首超廣州,穩居數字經濟一線

  報告顯示,從浙江省內城市數字經濟發展來看,整體呈現了階梯形上升發展態勢。杭州作為省會城市屬數字經濟一線,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大幅領先全省;寧波位列數字經濟新一線,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及創新潛力;溫州、紹興、嘉興、金華四城市均位居數字經濟二線,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現。

  2022浙江省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image.png

  杭州首超廣州,杭甬“雙城記”值得期待。杭州作為浙江數字經濟核心城市,引領作用凸顯,連續多年居數字經濟一線城市,今年首次超越廣州,位居全國第四位。

  “位次趕超的背後,是數字創新的不斷加碼。”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産業研究中心告訴天目新聞記者,一方面,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展始終保持超前,電子商務、資訊軟體、數字內容等産業不斷做強做優,並且近年來獲得了一系列國家級稱號,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等,為全省乃至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探路先行。另一方面,數字治理形成了眾多創新實踐,並成為全國典型樣板,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首創健康碼、構建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以“城市大腦”探索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等。

  此外,寧波作為第二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數字經濟實力不容小覷,與杭州做好數字産業聯動、唱好杭甬“雙城記”,將是浙江省培育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動力。

  將創新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底色

  針對浙江省數字經濟進一步高品質發展,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産業研究中心也給出幾點建議。

  一是深度把握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在“百強榜”中,長三角獨攬25席,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數字經濟綜合體,浙江省應通過跨省域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主動融入區域數字産業大迴圈、以數字手段打通便民利企服務壁壘,打造長三角數字經濟創新主陣地。

  二是推動各城市探索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路徑。整體來看,浙江省數字經濟實力位於全國第一方陣,但省內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尚不均衡,數字經濟二線、三線城市雖已有一定發展基礎,但層次躍升動力尚不突出,各城市應立足自身優勢賽道,梳理更為清晰的上升路徑,以推動生態資源導入,建立數字經濟競爭力“護城河”;未入榜城市則應加快統籌謀劃,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構建適宜自身的數字經濟産業體系,築牢高品質發展基礎。

  三是將創新作為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底色。浙江省創新要素資源眾多、民營經濟活躍,擁有數字經濟創新的優渥土壤,應重點發揮自身新模式新業態策源優勢。一方面,依託企業、高校力量,加快前沿性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另一方面,為企業模式創新建立更加包容審慎的發展環境,助力誕生更多創新型産品、服務與商業模式,樹牢創新策源地“金字招牌”。

  四是探索彌合“數字鴻溝”推進現代化共同富裕。一方面,推動省內城市數字經濟協調、均衡發展,以杭州、寧波等領先城市外溢數字創新能力,平衡省內城市間數字要素資源,輻射帶動全域城市數字經濟水準提升。另一方面,在注重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的同時,擴大數字經濟就業創業機會,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包括縱深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字技術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著力發展智慧農業與農村電商等,彌合城鄉間“數字鴻溝”。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劉晨茵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