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漁民誤捕水中“大熊貓” 平陽首次發現中華鱘身影
發佈時間 | 2022-11-14 08:18:25    

   近日,溫州市平陽縣海西鎮一漁民在鰲江口頭嶼海域作業時,捕獲一條“怪魚”,交由平陽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經專家確認,這條“怪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當即,執法人員組織放生。

  記者在平陽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看到,該魚長約65釐米、重1.5公斤,身體背部呈青褐色,腹部為白色,兩側魚鰓較大,魚唇部有須。

  “漁民剛剛捕獲時,船老大便喊船上人員共同鑒別‘怪魚’。大家表示從未見過,猜測極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於是,船老大立即把船開回碼頭聯繫了我們。”平陽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工作人員林天宣告訴記者,他們從漁民手上接過魚時,就發現這是條中華鱘,在請相關專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檢測,確認體表沒有受傷,而且身體比較健康後,採取了換水、增氧等措施救助,並組織放生。

  當天17時正值漲潮期間,執法人員帶著中華鱘來到下廠漁港碼頭,將其放生。

  據了解,中華鱘是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現今僅在我國長江流域尚有分佈,其他江河中均已絕跡,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這也是平陽縣首次發現中華鱘的身影。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