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這趟“班車”開往教育公平 湖州“優教共用”推動教育資源均等化
發佈時間 | 2022-11-14 08:08:18    

   近日,湖州14位初中教研員來到安吉縣梅溪中學開講示範課,給這裡的孩子們帶去了精彩的課程,也為教師們打開教學新思路,吸引了全縣15所“教共體”學校95位教師現場觀摩。這是湖州“優教共用”班車最近開展的一次活動。記者從湖州市教育局獲悉,該市通過“優教共用”班車加速優質師資力量輻射鄉村學校,不斷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共用。目前已有192所學校(校區)加入“教共體”,239名優質城鎮學校教師交流到薄弱鄉村學校,22萬餘名義務段學生共用優質教育資源,佔全市義務段學生總人數的83.2%。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教共用”班車,是湖州推出的模擬公交車運作模式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差距的一種工作機制。在“教共體”建設中,承擔主體責任的市教育局擔任“司機”,載著“乘客”——全市216所義務段學校的師生,努力駛向一個個“公交站點”,也就是建設方案排定的一個個目標任務,並在2025年抵達“全市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全面實現”的“終點站”。

  近日,吳興區織裏鎮吳興實驗小學的一堂科學課上,剛從湖州百年名校愛山小學交流過來的何建紅老師,帶著學生製作“水鐘”,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掌握科學原理。“我教書20年了,曾在原來學校任科學教研組組長,到了這裡也一樣,不僅上課,還幫著帶年輕老師。”何建紅説,她將在吳興實驗小學幫扶帶教一年,儘自己所能幫助提升教學品質。

  “班車”運作中明確,優質城鎮學校每年至少派出一名骨幹教師和若干名優秀教師到薄弱鄉村學校任教,數量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0%。同時,鄉村學校的教師也可以到城鎮學校交流任教,加快進步。

  除了教師交流,“班車”還推動“教共體”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跨時空共用。地處三省交界的長興縣煤山中學與縣城的長興縣實驗中學是結對學校。每兩周,兩校都會選一個班開展同步課堂,共上一天課,涵蓋全部學科。長興縣實驗中學的老師通過網際網路同時給兩個班的學生上課,煤山中學的老師旁聽。課後,兩校老師圍繞課堂細節展開交流研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截至10月底,今年湖州市“教共體”間已開展同步課堂2429節。

  美術、音樂等專業老師緊缺是鄉村學校面臨的另一個普遍難題。目前,湖州“教共體”正在德清探索破解之道。該縣55名優秀美術老師組成“雲上教研組”,與鄉村學校的美術“兼職教師”結對。上課時,專業老師通過網路直播講解理論知識,“兼職教師”現場協助實踐指導。德清鄉村學校已有108個班級、4000多名學生享受到這種“雙師配合”的教學模式。

  “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中,教育資源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一環。”湖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班車”開得又快又穩,湖州專門出臺激勵政策,鼓勵師資流動、優化。如教師從城區學校流動到鄉村學校任教,視同農村學校任教經歷,發放高於省均的津貼、補貼;對“教共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優先考慮等。日前剛出爐的湖州市首批50名基層教學能手中,就有12人是從城鎮學校交流到鄉村學校任教的老師。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徐坊 通訊員 邵斌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