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解讀:破解共性難題 激發要素價值
浙江新聞 · 施力維 蔣欣如 李攀 | 發佈時間2022-01-22 08:00:16    

   全國首部公共數據領域的地方性法規來了!1月21日,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3月1日起《條例》將正式施行。

  《條例》裏的公共數據,指的是本省國家機關、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務運營單位,在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産生的數據。2021年2月,浙江全面啟動數字化改革以來,公共數據為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五大系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數字化改革的重大理論和制度成果,《條例》聚焦破解部門間資訊孤島、提升數據品質、賦能基層、保障安全等共性難題,推動浙江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截至2021年底,浙江已歸集了838.5億余條公共數據,總量在全國居前。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管好、用好如此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的數據資源,《條例》給出了具有全國引領性的浙江解法。

  回應社會熱點

  讓數據依法有序流動

  如今,數據就像陽光、空氣和水,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去年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將數據作為新型生産要素,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並列。相較于傳統生産要素,數據不會因使用而減少,可共用、可複製,總量會不斷增加。如何用好這一“新時代的石油”,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從全國來看,剛過去的2021年,有立法人士稱之為我國數據立法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均在去年通過並正式施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分別通過《上海數據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進一步在市域層面,聚焦社會熱點關切,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2021年,也是浙江數字化改革的元年。《條例》較其他數據領域的地方性法規,針對性、可操作性更強。“《條例》更側重於加強公共數據管理,促進公共數據應用創新,保障數字化改革,深化數字浙江建設,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林告訴記者。

  尹林記得,幾乎每一場立法調研座談會上,公共數據的定義都是討論重點。哪些數據應該列入管理範圍?例如,供水、供電、供氣産生的數據,一定程度上折射著企業發展狀況、個人生活情況,是否可以列入公共數據?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中,通信數據對人員查詢管理的積極作用也得到了充分證明,算不算公共數據?最終經過反覆討論,公共數據形成了前述的定義,而通信、鐵路等與個人資訊關聯較緊密的數據,則在應對突發事件條文中進行具體規定,不列入通常的公共數據範圍。

  《條例》把公共數據範圍從行政機關擴大到國家機關,納入了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單位,為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打下基礎。同時,又充分保障了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這為公共數據的依法有序流動奠定了基礎。

  “以共用為原則,不共用為例外”

  在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是浙江數字化改革的一大創舉。此次,《條例》賦予了其法律地位。浙江數字化改革“152”工作體系,其中的“1”指的就是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該平臺是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五大系統的數據底座。

  2021年,通過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間的數據共用,浙江打造了外賣線上平臺、“關鍵小事”智慧速辦應用平臺等一系列重大應用,解決了經濟社會中的許多問題。《條例》進一步明確,要通過建設“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一體化共用開放通道、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一體化數據目錄體系、一體化數據標準體系”,打造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實現公共數據的高效共用。

  《條例》確定了公共數據“以共用為原則,不共用為例外”。對此,余杭區“數智治理中心”分管負責人陳浙峰倍感欣喜。過去,大量公共數據主要歸集在各省級部門中,基層掌握數據不夠完整、準確。如果需要數據,須向省裏各部門申請,流程繁瑣且要層層審批,短則一週,長則一月,“《條例》的出臺,為基層探索數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援。”

  如今,“數智治理中心”通過省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匯聚了省、市兩級各部門的183類2000多萬條回流數據,以及余杭區5.8萬餘個視頻及5G物聯網感測器的實時數據。豐富的數據資源,為基層治理風險預判打下了基礎。陳浙峰介紹,其中的矛盾糾紛智慧預警處置應用,就打通了12345信訪熱線等10多個業務資訊系統,跨層級歸集了省市區三級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該應用搭建了四種類型的數據分析模型,能通過抓取關鍵詞、提示異常數據等,分別預警基層治理的重點事件、人員、行業、區域,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實現了從憑經驗治理向靠數智治理的轉變。

  豐富的公共數據,使群眾和企業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金華市教育部門利用回流到本市的戶籍、婚姻等數據,打造“入學通”應用,將回流數據與教育系統的學區分佈、計劃招生數據進行演算法整合,有效預測未來3年主要公辦小學的入學情況,為家長規劃子女入學提供參考。

  “過去市、縣‘點單’要數據,現在省裏主動‘端菜’給數據。”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説,《條例》還規定了數據回流共用機制,省級公共數據平臺將把一些基層需求大的高頻數據,經分類後批量化、分地域回流各市。

  公共數據開放利用

  實現“兩個效益”同頻共振

  雖然身處傳統養殖業,但省人大代表、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明曙是數據的頂級“發燒友”。過去幾年,他一直努力喚醒“沉睡”的生産數據,讓傳統的工廠變得更“聰明”。隨著《條例》的審議通過,許明曙一個更大的心願有望實現——借助海量公共數據的開放來開發應用,助力生豬養殖産業。

  許明曙認為,如果能將各地生豬養殖的存欄量、出欄量、飼料價格、流通交易價格等數據進行歸集,建立起動態數據庫,就能提前預判行情,指導生産以及交易,能有效避免生産盲目性。“過去,由於缺乏指導性的法律法規,這些數據都散落在政府各部門,公共數據開放不充分、利用率不高。”在許明曙看來,《條例》實施後,明確數據開放的原則、範圍、獲取方式等,將會讓公共數據使用更加規範,最終對經濟社會産生正向作用。

  事實上,改變已經發生。從2020年開始,省大數據局聯合多部門舉行了兩屆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依託省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利用開放的公共數據開發相關應用,助力數字産業化,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融合發展。兩年來,一大批創業創新者從公共數據中挖掘出“寶藏”,催生出應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江山是傳統農業大縣,但每到農忙時,農戶卻常為找不到農機而煩惱,農機手也因不清楚“客戶”在哪而“沒活幹”。為了解決供需資訊不對稱難題,江山市農業農村局委託開發了“滴滴農機”應用,將登記在冊的1400余臺各類大中型農機和1100余名在冊農機手等資訊進行匯總公佈,農戶在APP上發佈需求後,農機手即可線上“搶單”,就和打車一樣方便。

  “我們在設計‘滴滴農機’APP系統時,認為一些公共數據資訊是農戶迫切需要的,對農業發展也是有利的,應當被公開和使用。”江山市農業農村局農機化發展中心主任邱江來説,事實證明,大數據的確帶來了大改變,去年,“滴滴農機”上線以來已成交700多條訂單,農機作業面積達到6800多畝。在得知《條例》審議通過後,邱江來倍感高興,“這為我們更好利用公共數據推動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遵循和依據。”

  公共數據的開放共用,不僅産生了經濟效益,還帶來社會效益。針對當前網際網路眾籌幫扶平臺良莠不齊,受助者資訊不透明的問題,瑞安市基於授信開放的個人信用資訊、公積金資訊等10多項公共數據建模,推出了“愛心幫扶寶”應用。該應用能精準識別申請大病捐助群眾的困難程度和資産情況,做出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評估,最終制訂眾籌金額和措施。這項應用體現了政務公共數據來之於公眾、回歸於公眾、應用於公眾的理念。

  隨著《條例》的審議通過,公共數據的收集和歸集、共用、開放和利用將有章可循,讓公共數據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同頻共振。

來源:浙江新聞    | 撰稿:施力維 蔣欣如 李攀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    | 撰稿:施力維 蔣欣如 李攀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原創
    標簽模板不存在(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