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窗口建設 新聞詳情
浙江八大水系統一禁漁成效如何 跟著專家"捕魚"去
發佈時間 | 2022-12-09 09:08:16    

   正值豐收季,浙江漁民們的網中驚喜連連。我們從溫州市漁業部門了解到:今年開漁以來,甌江入海口附近,“鳳尾魚”和“刀魚”産量明顯增多,不少漁民的月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翻了好幾倍。

  這著實是一個好消息。當地漁民所捕獲的,正是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名貴經濟魚類——鳳鱭和刀鱭。此前常年高強度的捕撈已使這些魚類産量逐年銳減。2022年,浙江首度實施錢塘江、甌江、椒江、甬江、苕溪、運河、飛雲江、鰲江八大水系統一禁漁。這個秋冬,洄遊于近海與江河之間的名貴經濟魚類終於多了起來。

  這是否意味著,我省八大水系近岸海域水生生物資源正迎來恢復向好的“春天”?近日,我們與省海洋水産養殖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在讀研究生們一起,登上漁船,在近海進行了一次專業的拖網採樣調查。

  清點器材

  瓶瓶罐罐講究多

  大清早,我們驅車從溫州洞頭市區來到東沙漁港,調查船已停泊在碼頭等候。早晨8時,團隊集結完畢。我們與省海洋水産養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偉成隊長一起登船。船艙內,分屬漁業資源、海洋生態、海洋牧場研究方向的三位中級工程師範青松、張華偉、秦松正組織學生們清點各式器材,我們也加入其中。

  採泥器、流量計、量筒、透明度盤、鉛錘、水質分析儀……還有酒精和甲醛。第一次見到這些專業檢測儀器,我們充滿了好奇,一邊幫忙整理,一邊拿起打量,時不時向身邊的調查隊員提問。

  “甲醛的瓶蓋要擰緊了,不要弄松,小心它揮發出來哦!”研三大學生章欣怡提醒我們。這是為浮游動植物準備的“固定劑”,取樣後用上甲醛,能更好地保存它們的外觀以防變形。而酒精則是為相對大型的底棲生物準備的。

  邊上的一個泡沫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研二學生李尚清動作小心,正打包一種白色的半透明固狀物並放到箱子裏。“等下拖網以後的漁獲物,就放在這裡速凍。”他打開袋子讓我們迅速看了一眼:裏頭是乾冰塊,慢慢氣化的它們正吸收大量熱量,讓這裡變成了一個簡易冷凍庫。

  另一側,幾個藍色的塑膠筐層層疊起,每一隻筐裏都放滿了空的瓶瓶罐罐。取出一個瓶子仔細觀察,我們注意到瓶壁上用記號筆寫上了“OJ08”的字樣。

  “這是存放各種底棲生物樣本的瓶子,上面寫著的是採樣點的編號。”秦松過來解釋,“你看,OJ08,代表著本次甌江口調查的8號採樣點。”

  “總共有多少個採樣點?”“數數瓶子的編號,你就知道了。”他賣了個關子。我們仔細打量了一圈筐中瓶子,發現標記從OJ01至OJ11不等:“所以,我們這趟調查一共要去11個站點採樣,對不對?”秦松笑著點了點頭,拿出手機給我們秀出了一張採樣地圖,在甌江口以東,11個採樣點圍繞著洞頭本島及周邊的靈昆島、大門島、鹿西島分佈。

  點位選擇上有什麼講究?秦松又調出另一張海圖為我們講解:“你看,甌江入海口分為南口和北口,我們的點位就分南北兩路,按照水深梯度依次從西向東排開。”他的手指向海圖上的等深線,“越往東越靠外海,水深就越深。”

  在最東邊的幾個點位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調查的首站——位於洞頭本島和鹿西島之間的OJ04號採樣點。

  “東西都點清楚了吧?行,老顏,我們出發嘞!”早晨8時30分,劉隊向駕駛艙方向吆喝了一聲。船老大顏厥樽啟動馬達,駕船向6海裏之外的目的地進發。

  採集樣本

  大風大浪視等閒

  來自西太平洋的風,呼呼地吹在臉上。甲板上不宜久留。劉隊帶著我們來到駕駛艙背後的房間。

  此時,范青松、張華偉和秦松已半躺在沙發上。經常出海調查的他們早已學會如何與大海相處——在風浪顛簸中靜坐養神,就不容易暈船。學生們也都找到位置坐了下來。

  第一次出海捕魚,我有點興奮,於是起身去駕駛艙找船老大攀談。章欣怡見狀,熱心地遞過來幾張暈船貼,示意我貼在耳後和肚臍。“謝謝,你不貼嗎?”“習慣了。”她笑説,“剛才劉隊查了天氣,今天風浪不算大,還沒到3級,以前跟著他們出海學習時,9級風我都經歷過啦,除了船老大,所有人都吐得東倒西歪!”

  這樣想來,在海上工作著實不容易。正在感嘆時,船老大顏厥樽加入了我們的聊天。他告訴我們,近海休閒漁業最近幾年快速發展,調查隊租用的這條漁船就是一條休閒漁船。自己與許多休閒漁船的船老大一樣,年輕時都是身經百戰的遠洋漁業船員和水手,現在年紀大了,便轉産轉業進入休閒漁業公司,留在近海改吃“旅遊飯”。

  “大海有可怕的一面,但也有可愛的時候。”他説,遠洋也好,近海也罷,不論何時,每當漁網收起來的那一刻,都是接收大海饋贈的幸福時刻。他之所以積極支援科研調查工作,正是因為深知只有保護好大海、保護好海裏的生態和生物資源,這種幸福才能長長久久。

  船老大的一番話,讓我們頗受感動。的確,綠水青山、碧海汪洋,皆是金山銀山。生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浙江漁民的心中正不斷“落地生根”。

  “到了,到了,準備採樣!”船行40分鐘後,劉隊的聲音傳來。我們跟著調查團成員一起,拿上設備,疾步來到船尾的甲板區,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這一邊,秦松先後用繩子綁住兩種不同類別的採水器,分別採集表層和底層的海水水樣,倒入水樣桶中,用儀器初步讀出水溫、鹽度、溶解氧、透明度和PH值等指標;那一側,范青松用機械臂架起兩個不大不小的網兜緩緩沉入海水之中,不一會兒再勻速緩慢將其升起。

  “看上去,好像什麼都沒有啊?”我們湊到網兜前上下打探。“這個是捕撈浮游生物的網兜,當然看不到,我們會把它們沖洗到瓶子裏,拿回實驗室用顯微鏡查看鑒定。”范青松解釋。

  “一,二,三,用力,起!”甲板最末端傳來張華偉的聲音,我們聞聲前去。原來,他已組織兩名船員,將盛滿海底泥土的鋼制採泥器拉了上來,打開的一瞬間,泥巴傾斜而下,一隻小蝦蛄赫然躺在其上。章欣怡迅速打開已放好酒精的樣本瓶,將其裝入“固定”。緊接著,他們用套篩過濾出泥裏的各類活物,一一用鑷子夾入瓶中。

  天空正下著淅瀝瀝的小雨,調查船上的我們套著雨披在風雨中忙碌不停,全然忘記了寒冷。終於到了此行最為期待的環節——拖網捕撈,評估近海漁業資源。與船員們一道將網囊奮力拋向大海時,我忍不住暗自許願:希望真能遇到備受漁民喜愛的鳳鱭與刀鱭。

  拖網捕撈

  意外收穫大黃魚

  轟轟馬達聲中,調查船再度開動。

  絞車滾動,綁有浮子的網繩在眼前逐漸拉長。我們在劉隊長的描述下,想像著水面之下的場景:一張底拖網在船後緩緩張開,所經之處,將各類魚蝦蟹統統收入其中。

  勻速拖網半小時後,調查隊示意船員們反方向轉動絞車,開始起網。漁獲終於要登場了。

  我們瞪大眼睛,望著不斷露出水面的網身:幾條圓頭長身、體色泛黃的棘頭梅童魚半挂著,不遠處還困著一隻碩大的梭子蟹,還有各種海蝦。

  好戲還在後頭。絞車滾速逐漸加快,我們也加入了船尾拉網的隊伍。眾人矚目之下,積聚漁獲物的網囊終於浮現水面,大夥兒用力將它拖上甲板。只見海底淤泥將大大小小的魚蝦蟹圍成了一團。一股腦兒倒入筐中,調查隊員們隨即拉來水管沖洗。

  各式漁獲逐漸露出了真面目:一隻圓頭圓腦的曼氏無針烏賊,手一碰就噴出一大片墨汁;數十條棘頭梅童魚中,混著三條泛著銀光、體態細長的魚兒,這就是刀鱭和鳳鱭。冬季,完成繁殖的它們從江河洄遊至近海深處越冬。

  忽然,輕微的咕咕聲在魚群中響起,一抹獨特的亮黃在海水的沖刷下顯露出來,“是大黃魚!”調查隊員驚呼聲中,我抓起這條漂亮的魚兒細瞧,手指瞬間感受到陣陣震動,咕咕聲再度傳來。會叫的它成了此行的意外收穫。

  劉隊將它的胸鰭折向頭部,長度能夠到嘴;張開魚嘴,露出一條紅色的唇線。經驗豐富的他做出判斷:“這不是從養殖戶的網箱裏逃出的,這是一條野生大黃魚!”

  回到研究所的實驗基地,張華偉帶著我們將冰凍的漁獲物一一分類、計數、稱重、記錄:大鮸魚3條,896.06克;棘頭梅童魚55條,794.59克;口蝦蛄28隻,557.49克,三疣梭子蟹39隻,961.05克……

  “從這次拖網結果初步判斷,近海漁業資源結構在往好的方向變化,高經濟價值的魚類有所增多,與以往調查中普遍的小型化、低值化不同,這次漁獲物的質和量,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一旁的劉隊總結道。

  一段時間過去,好消息傳來——經過11個點的採樣和分析,本次調查結果出爐:共發現游泳動物42種,較去年增加6種;其中,刀鱭、棘頭梅童魚、大黃魚、鮸等關鍵指示性物種和重要經濟物種的資源量較去年均有增加;總體來看,甌江口漁業資源生物量呈上升趨勢,近海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明顯增高。

  省農業農村廳漁業發展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八大水系中,溫州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個入海河口。浙江統一實施八大水系禁漁期制度,海陸聯動開展禁漁休漁,組織開展土著物種放流等一系列河口漁業資源養護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省裏已把首個河口漁業資源養護暨生物多樣性保護綜合改革試點放在溫州,我們會繼續努力,給沿海各地做好表率。”溫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雄透露,此次調查結果將被錄入正在建設的八大水系及近岸海域水生生物本底資源數據庫,成為浙江繪製近岸海域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分佈區圖、制定珍稀瀕危水生物種名錄、構建八大水系及近岸海域禁漁效果和生態系統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的有力參考。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來逸晨 通訊員 唐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