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傍晚,上觀新聞、澎湃新聞聯合採訪報道組采寫的《五問阿裏獻血事件真相,還原上海女子車禍救治全過程》,在各大媒體平臺傳播。
此前,阿裏獻血事件受到特權質疑,雖然當事人和相關醫療機構出面解釋,但未能打消疑慮。此次上觀和澎湃的聯合調查,是一次較為全面的資訊回溯。就資訊本身品質而言,其全面梳理整個事件發酵鏈條,對關鍵事實多方求證,甚至細化到記者查看涉事人的微信轉賬記錄這個程度。當然,不少人還是覺得有關“小姑姑”身份的資訊不夠解渴,一些人還繼續著“反正你説什麼我都不信”的態度,但是平心而論,這樣的一個“還原”還是相當難得的。
一場慘烈的車禍,一條被搶救回來的人命,眾多參與救援的人和機構,卻因當事人發在社交賬戶上的一條事後感慨,而引來驚訝、不解、質疑甚至漫天的嫉妒、仇恨、辱罵。其演變過程令人唏噓感慨,回過頭來看整起事件,有四點思考——
其一,敬畏。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失去對生命的基本敬畏。現在看來,在懷疑聲中,不少人似乎已經忘記了,在此事中,一條生命救回來了,一對父母留住了女兒,一位丈夫留住了妻子,一個家庭哪怕遭受重創也拼盡全力維持完整。因為懷疑,一些人或是咒罵女子“怎麼不去死”“就不該救你”,或是沉浸在“陰謀論”中,用猜測傷及無辜。輿論的習慣性質疑,有著複雜的背景,也有著以往負面事件留下的陰影。就此次事件而言,它還與涉事人自身的誇張性發言和事件本身的複雜情節有關。但是,哪怕懷疑可以理解,質疑也是權利,這些是不是都應該守住基本的人性良善?無論當事人是哪人,什麼職業,經濟條件如何,任何人的生命獲救都值得基本的敬畏。
其二,遺憾。生命值得敬畏,但後續發展令人遺憾。“所有公務人員獻血”“百萬包機轉院”“警車開道”等表述或情節,作為親人間的鼓勵和交流,可以理解。但是,放置在不了解詳情的網際網路輿論場,確實很容易迎合普通網民關於特權的想像。“朋友圈也是輿論場”,或許是此次事件中最值得普通人警惕和記取的一幕。置身數字時代,傳播的“私人性”和“公共性”邊界逐漸模糊,一些發佈在個人社交媒體的敏感、爭議言論,同樣有演變成公共事件的風險。社交媒體平臺已很難有真正的“小透明”和“自留地”。警惕人際傳播的“次生效應”,這是網路時代每個人都要補上的一課。
其三,欣慰。實際上,阿裏獻血事件在輿論場發酵已有時日。雖然表面上看官方沒有發佈正式通告予以回應,但從此次報道看相關方面並沒有指望著層出不窮的新熱點蓋過疑點,然後悄然“隱入塵煙”。相對特別的是,此次對輿論的回應採取的是媒體聯合採訪調查的“第三者”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借助調查採訪有利於提供更詳細的資訊,另一方面也因其“第三方”特質,為資訊的權威性提供多樣化選擇。相對於目前各地面對輿情時更多采取的一紙通告方式,媒體聯合調查的方式、媒體在化解公眾疑慮方面的角色還有較大挖掘空間。
其四,期待。輿論經過一波又一波峰谷交替,最終總會慢慢歸於和緩。風波落幕之後,希望事件中出於好心、救人一命的愛心人士,不再因為質疑而受到傷害,而心懷善意的更多人,也不要被這場風波嚇退,未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還願出手相助。也期待,因此次救援的特殊性,能引起更多偏遠地區災難事故救援機制上健全優化和創新探索。比如,一些地廣人稀地區,如果能建立常態化的社會合力救助機制,並向每一個普通公眾公開,那將不失為此次事件的一個正向發展,令更多的普通人受益。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評論員 劉曉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