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小程式正式上線

發佈時間: 2022-09-20 16:04:50 | 來源: 瀟湘晨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為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文旅行業新形態的誕生,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下稱“運博會”)將於9月22日-9月25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屆時向社會與公眾全面開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運博會秉承著強化“融合、創新、共用”的理念,以科技+文旅融合為主旨,打造線上+線下的綜合觀展體驗。

目前,觀眾可通過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第四屆大運河文化博覽會)或登錄線上運博會小程式,了解運博會相關訊息。線上運博會小程式通過3D數字化的視覺呈現,打造“大運河元宇宙”概念,將六大展覽區串聯交融呈現給觀眾。觀眾可雲遊博覽會,足不出戶體驗文旅産品,品味運河文化。

打造數字運博,雲觀運河風采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趨勢下,本屆運博會採用多項數字技術,將線下展會及展商的內容搬到了線上呈現。用戶進入線上運博會小程式即可看到3D視覺呈現的“大運河元宇宙”主題概念頁面,運河水緩緩流淌,六大展館分置兩側。進入3D展廳,用戶可通過操控按鈕360°沉浸式參觀各運河城市的展廳。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則以《千里江山圖》青山綠水為設計靈感,各城市標誌性建築為內容,藝術化還原了大運河沿線風貌。運河城市從形象、資源、産品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城市的文明歷程與文旅特色。

一站式交流交易平臺,線上線下相輔相成

線上運博會為多方打造了一站式交流交易平臺,無論是展商、買家還是觀眾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參與其中,較大提升了溝通效率。展商可通過小程式的配套服務,多層級、全方位將項目和産品展示給買家和觀眾。展商或買家也可通過相關功能聯繫和匹配到對方,形成一對一的洽談合作。展商展會期間,展商還可線上報名參加專業買家交流會,線下與近百家買家組成的專業買家團面對面溝通。平臺還將為展商線上引流,觀眾和買家可直接前往展商自有店舖進行瀏覽。同時平臺也支援對企業和對消費者的線上交易,用戶可直接線上下單購買。

沉浸式雲上直播,展商展品全揭秘

本屆線上運博會開通了官方直播頻道,展會期間每天超10小時不間斷直播,由專業導遊引導逛遍六大展覽,數百家展商現場分享,沉浸式觀展體驗猶如身臨其境。官方主題直播間限時開播,海量商品種草觀眾。興趣直播預告大放送,展商與觀眾零距離接觸。

大運河文化多元呈現,“破圈”傳播旨在未來

讓運河流淌,讓文化流動。線上運博會不僅是展商展示風采的平臺,更是各方交流溝通的載體。多元化多載體的內容輸出、虛擬現實數字技術的呈現、國潮元素的植入都將匯集于本屆線上運博會。網路熱點話題打造及“破圈”文化傳播,線上運博會將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讓大運河文化得以傳承。


推薦閱讀
京杭運河(常州段)實現移動5G網路全覆蓋 測試數據顯示,古運河航道、岸邊5G下載速率均達到680Mbps以上。網路覆蓋完成後,移動工作人員在古運河水陸兩線都進行了速率測試。據悉,京杭運河(常州段)及周邊已實現移動5G全覆蓋,為綜合整治工程建設築建了網路基礎。
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小程式正式上線 線上運博會小程式通過3D數字化的視覺呈現,打造“大運河元宇宙”概念,將六大展覽區串聯交融呈現給觀眾。打造數字運博,雲觀運河風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趨勢下,本屆運博會採用多項數字技術,將線下展會及展商的內容搬到了線上呈現。一站式交流交易平臺,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線上運博會為多方打造了一站式交流交易平臺,無論是展商、買家還是觀眾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參與其中,較大提升了溝通效率。
德州“南運河”的源頭 京杭運河被黃河衝斷後,德州段運河就基本恢復了原態,它的源頭也恢復到了原來的地方,因而今天南運河的主要源頭呈現了以下二處:第一為漳河:漳河源頭有兩處,第一個源頭在山西省平樂縣南少山,並分為東西兩源,東源在昔陽縣漳槽村附近。這一段運河它于清咸豐五年(1855)就與黃河斷開了,它的源頭再也與黃河無關了。從那時起,德州城西的這段運河裏,就再也沒有流過黃河裏的水,它與黃河沒有任何關係了。
中國大運河沿線近40古鎮聯手打造“新時代大運河共富帶” 作為中國大運河古鎮聯盟的發起地,大運河(臨平段)長約40公里。新時代下,大運河沿岸古鎮該如何接續傳承其蘊藏的寶貴遺産,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聯盟成員將以“大運河”為紐帶,圍繞共護文化遺産、共創古鎮價值、共擴古鎮影響、共築合作繁榮、共謀發展思路、共用發展經驗、共促聯盟發展七大方面,攜手共促大運河沿線古鎮的繁榮與發展。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