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沿線8省33市90余項非遺項目亮相淮安

發佈時間: 2022-09-13 16:54:14 |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中新網淮安9月10日電 9日晚,江蘇淮安裏運河畔燈火璀璨、歌聲飛揚,一場大運河城市“非遺盛宴”——第五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暨江蘇省首屆淮海戲藝術展演月系列活動啟幕,精彩的戲曲展演輪番登場,大運河沿線8省33市90余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

流光溢彩的運河美景、引人垂涎的運河美食、曲韻悠長的非遺戲曲……美景、美食、美物、美韻一應俱全,可遊、可賞、可品,在流淌千年的大運河之畔,繪就出一幅濃濃的“人間煙火氣”風情畫卷。

開幕式上,一曲經典的淮海戲《借靴》拉開了展演序幕,黃梅戲《第一山》選段、淮劇小戲《芝麻官鑽笆鬥》、京劇《紅娘選段》、歌劇《運河謠》“我們是運河的流水”等經典唱段輪番開唱,集中展現了大運河傳統戲劇項目保護傳承成果。

在另一邊,裏運河岸的禦碼頭運河文化美食街區人聲鼎沸、美食飄香,運河好食薈、運河小吃鋪、倍有“面”兒、淮安好味道、“世界美食之都”雙城記五大版塊匯聚了文樓湯包、秦淮小吃、富春茶點、金華火腿、六安瓜片等大運河沿線非遺美食項目,供市民遊客“一站式”品嘗運河沿線美味。

據了解,此次非遺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江浦區人民政府、淮安市文旅集團承辦,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運河傳情匠心築夢”為主題,突出“沉浸式、場景化、多元化”設計思路。

作為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近年來,淮安主動接軌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江蘇省率先出臺《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條例》,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系統梳理髮掘漕運、河工、西遊、戲曲等特色文化資源,精心謀劃構築大運河“百里畫廊”,加快推進中國水工科技館、板閘遺址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作為大運河沿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淮安將與各兄弟市一道,進一步做好文化遺存保護、推進生態運河建設、加快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李森説,淮安將通過此次活動,鞏固友誼的橋梁,加深大運河沿線的融合交流,薈萃文旅資源,傳承和弘揚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健全合作機制,凝聚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強大合力。

此次展會為期3天,在集中呈現運河沿線城市非遺美食的同時,江蘇省淮海劇團、連雲港市淮海劇團等7個國有淮海劇團共同獻藝,在貫穿整個9月的江蘇省首屆淮海戲藝術展演月系列活動期間,為市民、遊客帶來淮海戲8台大戲、4台小戲摺子戲專場共計12場演出,集中展示各院團新近創排的大型舞臺劇目和優秀經典小戲,共同推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淮海戲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推薦閱讀
關於大運河的“蘇州記憶” 楓橋又有了新篇章 楓橋街道提出通過“四個強化”,即強化規劃引領、強化綜合治理、強化項目建設、強化運河文化驅動,為高新區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精彩蘇州段”貢獻力量。強化項目建設方面,楓橋街道加快推進運河沿線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和楓科創園將依託百度VR賦能中心平臺,打造以智慧製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為主導産業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具體來看,強化規劃引領方面,楓橋街道突出楓橋特色,加強運河沿線統一規劃,目前已建成了和楓科創園、月泊灣等一批重點項目,高標準建成1.4公里運河親水步道。
大運河沿線8省33市90余項非遺項目亮相淮安 徐珊珊攝“作為大運河沿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淮安將與各兄弟市一道,進一步做好文化遺存保護、推進生態運河建設、加快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王昊攝作為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近年來,淮安主動接軌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江蘇省率先出臺《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條例》,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系統梳理髮掘漕運、河工、西遊、戲曲等特色文化資源,精心謀劃構築大運河“百里畫廊”,加快推進中國水工科技館、板閘遺址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據了解,此次非遺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江浦區人民政府、淮安市文旅集團承辦,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運河傳情匠心築夢”為主題,突出“沉浸式、場景化、多元化”設計思路。
揚州:航拍大運河上雲海 從江揚大橋上空航拍,大運河上雲霧繚繞,船隻忽隱忽現,SM廣場、城市廣場等城市高層建築如入仙境。通訊員喬家明記者司新利。
運河十二景成打卡地 此外,多家景區舉辦了中秋主題的民俗體驗活動。小長假期間,瘦西湖景區在“二分明月憶揚州”大型沉浸式夜遊基礎上推出了“明月滿揚州”賞月活動,融入唐韻雅集、中秋拜月和荷燈祈福等主題,以唯美變幻的光影,展現大唐的盛世風采,讓市民、遊客在夜遊過程中感受月亮城的文化魅力。央視《新聞聯播》《共同關注》《東方時空》等欄目多次聚焦揚州夜景和民俗活動,“好地方”文旅影響力再度彰顯。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