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運河泊來古驛城闊步邁向新征程——訪泊頭市委書記張榮霞

發佈時間: 2022-08-29 16:49:06 | 來源: 河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運河泊來古驛城闊步邁向新征程——訪泊頭市委書記張榮霞

以水為勝,以河生地,以航達裕,民有其富,城有其馨,是為泊頭。流淌千年的大運河在泊頭境內蜿蜒36.3公里,為泊頭帶來了旖旎的自然風光,孕育了燦爛的運河文化,哺育著兩岸的58萬人民。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日前,泊頭市委書記張榮霞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泊頭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傳承,聚焦協同發展,實施“一軸、兩區、三園、四片”工程,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讓大運河文化帶更加流光溢彩、造福人民。

保護好大運河涵養千年的原始生態,打造高顏值的生態長廊。按照“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風貌統一”的原則,以大運河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區創建為統領,實施運河堤頂路提質提效、沿線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強力推進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拆遷拆違等重點任務,全面做好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凈化工作,高標準建設運河沿線22個省級美麗鄉村,全力打造“水綠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環境,形成運河與城市自然和諧、融合共生的精彩畫卷。

傳承好大運河悠久豐厚的歷史文脈,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長廊。深入挖掘35項沿岸文物、14處歷史遺跡、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全面實施清真寺修繕和石赑屃挑水壩文物勘探復位項目,精心創作“大運河文化三部曲”和《城工風雲》京劇劇本,加快鑄造技藝核心展示園、非遺文化傳習所、泊頭歷史文化展館建設,讓以運河漕運為代表的古驛文化、以城工部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鑄造和火柴為代表的近現代民族工業文化重新煥發光彩,講好泊頭故事、傳播泊頭聲音,真正讓運河文化活起來、傳下去、火起來。

利用好大運河獨具特色的文旅資源,打造高水準的旅遊長廊。以大運河生態公園獲評省“水利風景區”為契機,持續推進大運河·十里香4A級工業旅遊景區和紫斑牡丹觀光園、梨文化觀光園、桑葚文化展館建設。重點打造鑄造、釀酒、火柴等傳統技藝參觀線路,鴨梨、桑葚等特色農業體驗觀光線路,六合拳、三癡齋泥塑等非遺遊購娛線路,楊家燒餅、交河煎餅等美食品嘗線路,推動形成集文化體驗、生態觀光、田園休閒等功能于一體的文農旅深度融合新格局,讓群眾享受到高品質的文旅紅利,為泊頭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推薦閱讀
平陸運河開工建設 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本報欽州8月28日電(記者龐革平、鄭壹)28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圖為平陸運河出海口附近的茅尾海龍門大橋段水域。平陸運河起點為廣西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廣西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約135公里。
運河泊來古驛城闊步邁向新征程 以大運河生態公園獲評省“水利風景區”為契機,持續推進大運河·十里香4A級工業旅遊景區和紫斑牡丹觀光園、梨文化觀光園、桑葚文化展館建設。流淌千年的大運河在泊頭境內蜿蜒36.3公里,為泊頭帶來了旖旎的自然風光,孕育了燦爛的運河文化,哺育著兩岸的58萬人民。傳承好大運河悠久豐厚的歷史文脈,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長廊。
看“運河十二景”如何進一步打造 “在揚州‘運河十二景’建設工作中,將貫徹落實《揚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突出‘運河十二景’品牌統攬作用,圍繞兩湖(瘦西湖、北湖濕地),兩城(明清古城、盂城驛),兩水工(運河三灣、七河八島),三古鎮(茱萸灣、邵伯古鎮、瓜洲古渡),三人文高地(平山堂、雙寧古韻、高旻禪寺)建設,全面展示大運河揚州段精華,通過重點項目整合、重大活動提升和品牌宣推聯動,繪就魅力揚州的動人畫卷。七河八島進一步規劃整合七河八島“原生態、真自然”的旅遊資源,打造提升鳳凰島生態濕地旅遊度假區,規劃建設特色民宿集群、水上運動基地等項目。“為統籌推進揚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全面打響揚州‘運河十二景’品牌,持續擦亮‘運河原點城市’名片,打造文旅共興的‘好地方’,率先形成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揚州樣板’,揚州市著手制定這一方案。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德州機遇” 黃河有北流、東流之分,北流衝斷運河,東流則成為運河之減河,運河航運功能受到極大影響。隋大業八年(612),隋煬帝征伐高麗,當時徵兵113萬,號稱200萬,發動運送糧草民工200萬,龐大人流物流,均由大運河承擔,足見航運能力。毗鄰德州城的南運河河道先後四次西移明清衛運河段河道沿襲了元代,而毗鄰德州城的南運河河道先後進行了四次西移。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