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通南北,貫古今,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大運河是寶貴的文化遺産和優秀傳統文化“活化”之河。
大運河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它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延展空間、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繁榮,也拓展了文化交流。
伴隨著大運河廊坊段、北京段同步實現旅遊通航,在這個夏天,大運河的話題再次陡然升溫……
大運河河北段河道總長約530余公里,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及雄安新區等地。河北段傳承、保護的怎麼樣了?文化帶建設有哪些新進展?近期,人民網深入廊坊、滄州、衡水等多地進行探訪,為您帶來“千年運河華彩蝶變”系列報道。
大運河滄州段生態環境修復區一角。滄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藍天白雲掩映下,水面光影閃爍,飛鳥悠然掠過……夏日時節,行走在大運河廊坊段,運河兩岸一派生機盎然,憑欄遠眺,兩岸美景盡收眼底。
不止是廊坊,在滄州、衡水等大運河流經之地,昔日運河兩岸都變了模樣。
“堤頂路貫通、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公園規劃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河北省發改委社會處處長馬寧介紹説,河北正全力打造以大運河為承載、文化旅遊為主線的大運河景觀帶。
在運河沿線,鄉村風光與特色産業相串聯,正勾畫出一幅獨具魅力的生態美景。
文旅融合激發運河沿岸發展活力
仲夏時節的獅城,運河碧波盪漾,兩岸草色青青……高空俯瞰下的運河沿線正因隨處可見的施工場景而呈現出別樣的活力。
“備受關注的南川樓片區改造正加緊施工,再加上復建中的南川樓、朗吟樓,還有保留的部分老建築,這將構築起南川樓廣場的基本文化格局。”滄州市大運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川樓片區將成為大運河滄州段沿線充滿文化底蘊的商業街區。
據介紹,2021年以來,滄州市實施了包含南川樓、朗吟樓項目在內的大運河沿線21項重點工程。“我們以‘千里通波,大美運河’為主題,以‘一帶(運河風光帶)、三區(城市展園區、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為空間結構,通過項目建設,努力將運河沿線打造成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新高地。”滄州市大運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歷史上的大運河,曾有著“漁唱樵謳聽不辨,人聲半在水聲中”的繁華,也給滄州留下眾多文化景點和歷史遺存。現在,滄州正通過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將沿線文旅資源穿珠成鏈,推進“運河+文化+旅遊”新模式,打造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的“鏈條”。
在吳橋縣,依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優化人居環境,構建“運河明珠、魅力吳橋”旅遊體系,吸引越來越多的遊人,慕名到吳橋觀運河、賞雜技。
在東光縣,東光氧生園森林公園環境優美,步入林中,綠蔭環繞,空氣清新,這個集運動休閒、自然景觀和森林保健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型公園,越來越成為東光人休閒的首選地……
如今,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在運河沿岸2公里範圍內,滿眼皆是綠色,被或大或小的生態休閒公園、遊園點綴著,大運河正顯露出勃勃生機。
沿岸特色小鎮串起一幅壯美生態畫卷
在大運河吳橋段東岸,一片花海煞是惹眼,下了河堤,便到了吳橋縣運河田園小鎮。
麗日晴空下,朵朵嬌艷的玫瑰俏立枝頭,白的純潔,粉的優雅,紅的熱烈,光艷四溢。繼續往前,牡丹、芍藥芳顏盡展。微風拂來,淡淡花香沁入心脾,人在田間走,猶在畫中游。
除了花海,瓜果、梨、桃等也進入了採摘期,在吳橋縣運河田園小鎮“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節假日,攜親朋好友到小鎮遊玩已成為當地城市居民的新選擇。
近日,當地居民在河北省滄縣運河堤頂觀光路上騎行。人民網袁志廣攝
“現在運河兩岸的特色小鎮可是有不少。”馬寧介紹説,河北各地深入挖掘運河的文化內涵,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牽引,正在推進南霞口大運河康養小鎮、青縣紅木小鎮等多個特色小鎮建設。
眼下,在滄州南皮縣,張之洞文旅小鎮正在改造提升。伴隨張之洞紀念館、張之洞墓等倣古建築的開工建設,古老村鎮更顯文化底蘊;在滄縣興濟運河美食小鎮,古香古色的店舖鱗次櫛比……而在邯鄲、邢臺,大運河沿岸的糧畫小鎮、彭艾小鎮、黃瓜小鎮、雜糧小鎮和鵲橋小鎮等特色小鎮正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
據介紹,眾多特色小鎮和各地重點打造的森林公園、遺址公園等景觀節點,正向遊人展開一幅幅壯美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