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佈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專項辦案典型案例
保護流動的文化,古運河重展新顏
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充分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勇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大運河沿線8省(市)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用法律手段保護運河公益。6月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世界運河之都”江蘇揚州召開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論壇,共話運河公益保護之策,會上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向大家介紹了發佈的13件典型案例,在大運河公益保護中具有典型意義和借鑒價值。
保護運河生態,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這批典型案例涉及多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揚州考察時指出,要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檢察機關主動融入國家大局,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為引領,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辦案優勢,保護運河生態環境。
2012年以來,江蘇省沛縣三家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違法在京杭大運河南四湖段湖西大堤建設三座碼頭用於生産經營,佔地面積4.92萬平方米,年吞吐量超過500萬噸。碼頭沒有任何環境保護設施,長期堆積大量沙石、煤炭等物資,生産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嚴重影響運河生態環境、行洪安全和航運安全。
2020年7月10日,沛縣檢察院在對京杭大運河進行巡查時發現該案線索,依法立案調查,並向相關部門發送檢察建議,依託“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召開聯席會議進行磋商,共同研究制訂拆除方案。
同年7月27日,沛縣檢察院協助縣政府組織水務、生態環境、公安、城管等部門,配合南四湖下級湖管理局將三座違建碼頭徹底拆除。同時,檢察機關督促違建碼頭所在地鎮政府,在碼頭原址覆土復綠,栽種樹木6000余株,防止違建碼頭反彈,有效修復生態環境。
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檢察機關嚴厲打擊環境污染刑事犯罪的同時,充分利用公益訴訟制度優勢,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益與促進企業發展相統一。
在浙江省湖州市檢察院訴某公司環境污染民事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寓服務於辦案,在案件判決生效後,主動對接涉案企業,聯繫專家對涉案企業排污設備改造進行科學指導,幫助企業改造污水處理設備,從源頭遏制污染大運河生態環境事件的再次發生,將公益保護與促進企業發展、經濟發展齊頭並進。
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産,服務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揚州,是運河起點古邗溝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境內運河全長125公里,擁有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遺産河段6個,遺産點1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
揚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戴飛介紹,近年來,揚州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檢察為切入點,圍繞大運河保護立案6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9件,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3次,為護航大運河綠色發展積極打造揚州檢察特色品牌。
謝馥春舊址在2020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是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典型代表。因其緊鄰揚州東關街景點,每日有大量旅遊生活垃圾在謝馥春舊址和東關古渡附近轉机站堆積。因管理不善,轉机站內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混雜,環境臟亂差,臭氣熏天,嚴重影響了謝馥春舊址及運河古渡的文化遺産價值。
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通過向相關部門發送檢察建議,督促履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職責,開展立體整治,恢復了謝馥春舊址及運河古渡周邊環境。
廣陵區檢察院在辦理該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實地走訪轄區大運河沿線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76處,繪製“大運河文物保護線路圖”,該線路圖對176處文物進行明確標明,為檢察機關按圖索驥式的地毯式巡查提供方便。針對發現的大運河周邊國家級文物普哈丁墓園內堆放建築材料、小虹橋等古橋橋梁損毀、普照寺存在主體垮塌風險、賈氏鹽商遊客步道年久失修等問題,向區民政局、屬地街道等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積極推動大運河沿岸文物和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
本次發佈的13件典型案例中,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就有7件。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監督履職,還對安徽省濉溪縣大運河淮北段遺址等一批有重大社會影響和歷史價值的文物、文化遺跡進行保護,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不僅僅是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這批典型案例還涉及多個“等”外探索領域。比如生物安全領域。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檢察院針對外來生物福壽螺破壞水系生態環境的情況開展行政公益訴訟。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累計清除福壽螺7萬餘公斤,促進了運河水系生態的凈化修復。
還有公共安全領域,檢察機關關注大運河航運安全,聚焦河道上橋梁存在的安全隱患。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水上交通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在厘清監管職責的基礎上,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推動相關行政機關凝聚共識,共同制訂整治方案,聯合開展專項治理,消除水上安全隱患。
共抓大保護,推進公益協作
大運河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統籌考慮、協同治理。辦案中,在健全檢察協作機制上,檢察系統跨區域協作進一步加強。
江蘇省沛縣檢察院在辦理督促整治京杭大運河違建碼頭案件的基礎上延伸辦案效果,與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和山東省微山縣檢察院、棗莊市臺兒莊區檢察院會簽《京杭大運河(臺兒莊—微山段)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協作配合工作協議》,建立跨地區、跨系統加強京杭大運河保護的長效機制。
運河保護需要多方聯動,在辦案中,廣大群眾和各地政府給予了檢察機關大力支援。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積極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群眾對該案整改效果的意見建議。
“要深入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各項工作,堅持依法保護,持續強化行政機關與檢察機關協調聯動,推動跨區域司法協作。”江蘇省副省長胡廣傑表示,要堅持系統推進,全面落實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堅持精準治理,努力把運河江蘇段打造成為高標準的清水長廊、高顏值的生態長廊和高品位的文化長廊。
“努力提升大運河檢察保護的能力和水準,沿河檢察機關共同推進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展,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這是江蘇省檢察院檢察長劉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