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嗩吶演奏家侯彥秋表演《打棗》。中國音樂學院供圖
本報電 (記者鄭娜)“民歌是有腳的,隨著運河由南至北不斷地運輸工匠及糧草,人的遷移和流動帶來了文化的交流,於是便有了南歌北唱。江蘇的《茉莉花》傳到河北,除了保持了江南的柔美,河北的《茉莉花》還多了高亢粗狂,整個歌曲拉寬了一倍。”4月17日,在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張天彤的講解下,“傾聽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歌聲”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音樂會由曹文工擔任指揮,中國音樂學院師生聯袂演出。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多省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運河沿線不但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呈現出多元交融的文化格局,這些也鮮活地體現在運河沿岸流傳至今的民歌中。本場音樂會帶領觀眾從南至北領略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歌聲,演出曲目包括《茉莉花》《對花》《唱秧歌》《採蓮船》《孟姜女哭長城》《繡燈籠》《放風箏》《畫扇面》《鬧元宵》《水牛兒》等經典民歌,還有古箏獨奏《楊柳青》、二胡獨奏《一枝花》、嗩吶獨奏《打棗》等樂曲。
為了讓觀眾在視聽享受之餘了解更多民歌知識,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本場音樂會增加了學術導聆環節,由張天彤對每部作品進行簡要介紹。張天彤常年深入民族地區開展田野調查,對民族民間傳統音樂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研究。她表示,大運河是城市興盛之路、社會轉型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此次音樂會精選出來的民歌和音樂就是文化交融的見證和産物,具有重要的文化遺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