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汶上南旺運河樞紐工程博物館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著名詞作家、劇作家濟寧人喬羽先生在民族經典歌曲《我的祖國》開篇這樣寫道。在戰爭片中營造了樂觀的氛圍,喚起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正如《喬羽回憶錄》一書中所説:“無論你出生在何時何地,家門口幾乎都有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水流,在幼小者心目中也是一條大河,而且這條河上的一切都與你息息相關,無論將來你到哪,想起它來一切都如在眼前。”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其實喬羽家鄉濟寧古來就有“運河之都”的美譽。今天,伴隨著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大運河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古老運河成為民族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園。
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寧人、汶上人,我有幸多次來到南旺運河樞紐工程博物館學習。跟隨導學老師腳步聆聽古代官民創造的水工奇跡,感悟運河樞紐蘊藏的運河文化,汲取幹事創業精神力量。
一、為什麼要在南旺分水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了解什麼是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南旺是古運河畔的千年古鎮,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西南部。元明清三代稱為運河總督衙門的管理機構大部分時間設在濟寧,其中汶上南旺是京杭大運河的海拔至高點,素有“運河水脊”之稱。解決最高點運河通水的工程叫南旺分水樞紐,是歷史上最具科技價值的水利工程之一。保證此段運河暢通,是大運河管理的一大難關,所以,南旺樞紐又被稱為“運河咽喉工程”“運河心臟工程”。
元代之前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呈“人”字形,分別向東北、東南延伸。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以後,北京人口激增,對糧食等各類物資的需求大大增加。受生産力水準的限制,京畿一帶出産的糧食無法保證供給。為加強對江南富庶地區的控制,滿足大都的糧食需求,南糧北運成為當務之急。
如果沿用元代以前的運河河道還要再繞經洛陽,為了提高漕運效率,元世祖忽必烈徵發伕役,下令開鑿了山東境內的會通河。
至元十二年(1275),郭守敬考察黃河、禦河及山東境內的汶、泗、沂三河,論證黃河、山東諸河與禦河連通的可行性,這是會通河的規劃階段。
至元十九年(1282),開鑿了自濟州(今濟寧)至須城(今東平)的濟州河,溝通了汶河與泗河。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我們濟寧、汶上南旺與大運河才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至元二十六年(1289),又開鑿了自須城(今東平)至臨清長達250里的河渠,元世祖非常高興,特賜名為“會通河”。
從此,大運河不再流經洛陽,從北京到杭州一舉縮短了700多公里的航程,大大提高了漕運效率。至元三十年(1293),郭守敬又主持修浚了自通州到北京的通惠河。至此,來自南方的糧船沿運河可以直接抵達北京城內的積水潭。這時的大運河基本“冰糖葫蘆”的竹籤,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水系串聯起來。
然而元朝大運河存在先天不足,這不足之處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濟寧這一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誰都懂,而元朝修濟寧段運河的人卻沒能掌握濟寧至南旺段運河的地勢高低。其實這段運河的地勢以汶上南旺為最高,而且存在降水較少、分佈不均、水源不足的問題。一旦到了枯水季節,河道缺水斷流就難以避免。元朝治河官員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答案是在濟寧分水。具體是在大汶河寧陽段築堽城壩,攔截汶水,再通過洸河引汶河水到濟寧,在天井閘分水,以濟運河。當水量豐沛的時候,船隻可以順利通航。但是到了枯水季節,地勢較低的濟寧天井閘向北分流出來的水一是少,二是無法爬升到地勢更高的汶上南旺運河河道內,因此運河也就無法通航。
為早日實現運河再次通航,到了明朝永樂九年(1411),朱棣派工部尚書宋禮重新開浚會通河,千斤重擔壓在了宋禮肩上。宋禮最初按照元代的治河方案,疏浚了會通河河道,但是依然無法改變汶上南旺這個運河“水脊”因為缺水而無法通航的問題。宋禮雖是為封建王朝效力的官員,但他遍訪鄉賢,到民間尋找治水良策,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在彩山的南面遇見了精通水利的白英。這位運河上的老人,擔任著十多名河夫的領班。他世居汶上,對附近地勢地貌、山川河流的情形非常了解,並做過實際調查。他準確地勘測出南旺鎮才是京杭運河的最高點,提出在南旺分水的科學方案。
二、為什麼能在南旺分水
失敗是成功之母,濟寧不通南旺通。南旺之所以能成功分水當然得益於宋禮和白英的精誠合作。除此之外更多取決於古人尊重科學、尊重實踐的科學態度和工作方法。這些才是推動大運河重新通航的精神力量。
白英的方案具體是怎樣的呢?我聽到汶上政德導學老師這樣講:“總的來説就四個字:引、蓄、分、排。”
引水就是在比運河南旺段地勢更高的東平縣戴村築壩,截攔水量充沛的大汶河水,再開挖小汶河把大汶河的水引到南旺分水濟運;
蓄水和排水就是利用南旺湖、蜀山湖、馬踏湖等天然湖泊做為“水櫃”,由於擔心水還是不夠,於是決定同時收集和疏導附近州縣300多處泉水,匯入泉河,引水到南旺。蓄泄水源,豐水季節儲水,枯水季節放水濟運;
分水是將大汶河水通過小汶河引至南旺這一段運河後,將水向南北一分為二。宋禮和白英在位於小汶河與運河交匯處小汶河口兩側,用石料壘砌成喇叭形分水口,南北拐角相間64米。兩側與磚石堤岸相連接。喇叭狀的分水口將小汶河來水分散,與彎曲的小汶河相結合,減緩河水入運河的流速,減輕對運河西岸的衝擊。而西岸採用曲線狀石駁岸,分化了來水的力量,與不同角度的石砌分水口相配合,很好地起到了分水的效果。
博物館還展示了清代引汶濟運分水口的一個場景,我看到當年大汶河的水經小汶河,流至南旺的石駁岸後進入了京杭運河,隨地勢七分北流,三分南流,不禁讓人想起“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民間傳説。面對如此巧奪天工的分水工程,切實感受到這個工程所蘊含的創新精神,當我們把思緒拉回到600多年前的中國,當時科技水準低下、工具簡陋,南旺分水前無古人,全憑集體智慧精準創新。
通過“引、蓄、分、排”這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證了京杭大運河水源,實現了大運河的全年通航。
三、為什麼要來南旺樞紐學運河文化
這一水利工程科學、縝密、系統、合理,有效地解決了運河
水脊的通航問題。南旺分水成功,“萬檣糧船揚帆直上,正供天庾,源源不絕”。南旺樞紐工程之所以在中國水利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不僅是因為它工程浩繁,作用重大,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是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為大運河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提供了根本的保證。走近南旺運河樞紐遺址公園的每一處遺存,透過高超的水利科學技術,感受到古代官民的匠心和智慧,體現出中華民族強大的創造偉力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近日,南旺運河樞紐工程博物館已經重裝一新,升級版博物館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余平方米,包括序廳、古代運河展廳、3D展廳、南旺樞紐展廳、河工技術展廳、運河管理展廳、“跨越水脊體驗廳”等。全方位展現大運河的水工技術成就和源遠流長的大運河文化。服務更多黨員幹部前來接受政德教育,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中獻禮黨的100週年。(圖文提供:郭文娜)
作者:汶上縣幹部政德教育中心郭文娜
參考文獻:
寧欣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