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天橋”主體建成
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基本建成之後,施工現場又一喜訊傳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天橋”——今月橋,施工腳手架開始拆除,主體建成,工程建設再向前邁進一步。
18.7米空中飛架如長虹臥波連通博物館和大運塔
記者昨天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在博物館的頂部和大運塔之間,一座空中橋梁已經建成,施工腳手架開始拆除,這便是連通博物館和大運塔之間的廊橋:今月橋。
目前,橋梁外部裝修已經完成,施工腳手架開始拆除。橋的兩側,也安裝了欄杆。據邗建集團的施工人員介紹,今月橋的主骨架也是由鋼結構打造而成。在博物館西側和大運塔東側,分別建有混凝土承臺。在兩側的承臺之上,是一個用粗大鋼管打造的半圓形支撐架,像城門洞那樣的造型。支架上部,是一個反扣的小圓弧,圓弧上面,便是今月橋的橋板。整個空中橋梁,造型簡潔優美,如長虹臥波,成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一道景觀。
據介紹,今月橋的鋼結構部件全部是在工廠生産加工,到現場進行組裝的,鋼結構部件總重300噸。今月橋長42.5米,橋面寬度8.4米,從地面到橋板面建築高度18.8米,基礎形式為樁基承臺,結構型式為空間管桁架結構,是連接博物館與大運塔的鋼結構圓拱橋。
塔上建有連通橋梁極少見橋兩側開挖了水池
“在接近19米的高空建設的今月橋,一側連通到博物館的頂部,一側連通到大運塔的第三層,這樣,參觀完博物館的遊客,要想登上大運塔,就不需要下到博物館的一樓,再步行到大運塔底層登塔,可以直接從博物館的頂樓,通過空中架設的今月橋,一邊欣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周邊的風光,一邊步行進入大運塔3層。”現場施工人員介紹説,塔上建有連通橋梁極少見,但這是一座景觀塔,為方便遊客而進行人性化設計建造,也是一大亮點。
空中建橋,橋下是否有水?
採訪中記者看到,橋下的南北兩側,已經開挖建成了水池,水池方向與旁邊的古運河走向一致,為南北走向,從而讓整個景觀更加美麗,與周邊建築相得益彰。
“今後遊客可通過館頂建設的長虹臥波式長廊輕鬆進入大運塔,觀賞三塔映三灣美景。”現場負責同志介紹,大運塔以唐塔的風格設計,將重現唐風古韻。大運塔距離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離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里,站在三灣風景區最高的觀景臺大運塔上遠眺,南北兩方分別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邊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的起點;南邊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宮所在。文峰塔、大運塔、天中塔,將在運河邊連成一條線,形成“三塔映三灣”的景觀。
記者張孔生
攝影劉江瑞張孔生董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