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運河智慧也藏在這座減水閘裏
劉堡減水閘
劉堡減水閘模型和考古時發現的明代“萬曆通寶”(視頻截圖)
昨晚,央視《遠方的家》特別節目《大運河》把鏡頭移向了大運河邊的寶應縣。這裡有明代修建的劉堡減水閘,複雜的工程設計體現出中國人利用和改造大運河的智慧。攝製組還帶著觀眾參觀了寶應藕田,品嘗了各種用藕製作的小吃。
劉堡減水閘
是宏濟河三座減水閘之一
《遠方的家》離開高郵後,沿著運河北上,來到了寶應縣。大運河寶應段全長40.5公里,佔揚州段的三分之一,在寶應運河東岸,有一段狹長的堤壩,自南向北橫臥在運河邊,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靜臥著四百多年前的水工遺存,它是大運河揚州段其中的一個世界遺産點——劉堡減水閘。
寶應縣博物館考古專家唐華榮介紹,漕船行駛在寶應湖經常發生觸礁事故,明代朝廷為了保障漕運,減少損失,在明代萬曆十二年,沿著寶應湖的東岸,開挖了宏濟河。宏濟河挖成之後,漕船從這條河道走。“宏濟河大約有36里長,一直延伸到寶應縣城裏。宏濟河的水位必須調控在一定的安全範圍,如果水量過大,河堤就有決堤的風險,如果水量太少,漕運的舟船無法正常通行,所以在河上設置了三座減水閘,劉堡減水閘就是其中之一。”
唐華榮介紹,劉堡減水閘由南北閘墻、翼墻、鋪底石和地丁四個部分組成。修建水閘時先夯實地基,再打入地丁,之後將磚石壘砌在地丁上,堆砌成水閘兩側的閘墻和翼墻,並在閘墻內側壘砌磚塊。當時的工程人員使用了一些榫卯結構,使整個建築更加牢固。兩側閘墻之間形成過水的水道,中間設有閘門。“豐水季節,水閘開啟,將宏濟河內多餘的河水引入水閘東側的裏河,經由裏河排入東西向的引河,向東入海;當水量減少時,閘門緊閉,為宏濟河儲蓄水量,保障漕運舟船往來。”
2011年被發現體現古人利用改造運河的智慧
唐華榮介紹,參加考古發掘的一位工人,從兩層鋪底石之間發現了一枚明代的“萬曆通寶”銅錢,結合史料可以認定這是建於明代萬曆十二年的劉堡減水閘。考古人員還從石縫裏發現一些康熙、乾隆年間的銅錢,這就説明這個水閘一直在使用,乾隆年間還大修過一次,到了清代中晚期以後才逐漸淤塞。
劉堡減水閘曾經被深埋于地下,2011年修建航船碼頭時被發現,經過兩次考古發掘,才使整個水閘遺址重新為人們所知。2014年,卡達舉辦世界遺産大會時,劉堡減水閘和大運河一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産點。
“它反映了我們中國人從古代就有利用、改造運河的智慧,古代有這麼複雜的工程,是十分值得驕傲的。”唐華榮説。
臨水而居以荷為伴荷藕融入寶應人的生命裏
寶應荷藕名揚天下,攝製組慕名來到寶應縣射陽湖鎮。2000多年前,吳王夫差率領強大的戰隊北上伐齊,經由邗溝來到古時的射陽湖,他們修築了碼頭,用來運輸軍隊和糧草,沿岸逐漸形成村鎮。從此,射陽湖成為邗溝沿線重要的城鎮。
早在隋唐時期,這裡就開始種植荷藕,現在全縣種植面積達到了20萬畝,年産量40多萬噸。
仲躋海是一名荷藕經紀人,從父輩開始就一直種植蓮藕,現在他承包了300多畝藕田。
57歲的仲兆奎是一位專業採藕人,有30年採藕經驗,每年採藕收入十多萬元,通過採藕掙來的錢,他供養孩子讀書,給孩子買房。仲兆奎説:“在寶應,採藕這份工作機械替代不了,只能依靠人力,寶應到處是藕田,一年到頭我都有活幹,閒不下來。”
當天挖出來的藕,晚上就送去山東德州市場上,第二天一早,當地人就能買到寶應的藕。到了春節,山東一個市場上能賣掉20萬斤藕。
寶應人不僅種植藕,還會吃藕,他們發明瞭各種以藕為原料的小吃。攝製組來到一家以藕為原料的餐廳。店主李鈺向攝製組展示了“藕粉圓子”的製作過程。
“藕粉圓子不是像元宵那樣搓出來的,藕粉圓子要先做餡,然後放在幹藕粉裏滾一滾,讓它表面沾上乾粉,再用沸水把它燙熟,再沾一層幹藕粉,這樣一層一層地疊燙出來。”李鈺介紹,一個藕粉圓子,從餡開始到做成功,要滾8遍幹藕粉。藕粉圓子的餡料,最初只有8克大小。經過8次滾燙後,每個藕粉圓子可以達到22克重。
寶應有藕夾、藕粉圓子、藕餅、捶藕等十幾種以藕為原料的小吃,但是寶應人並不滿足,還在嘗試著做出新的口味。李鈺特別向主持人李秋瑩推薦了一款他剛剛創作出來的“藕糕”。這種藕糕有淡淡的粉色,晶瑩剔透,抹上薄薄的桂花醬,初嘗有點像年糕,但是入口比年糕細膩,彈牙而不粘牙,有淡淡的香氣,李秋瑩評價“有古典中式糕點的感覺”。
李鈺説,他對藕的執著來自於自己的母親,小時候物資匱乏,母親把最常見的藕變化成各種各樣的食物,所以李鈺從小就對藕的味道有著濃濃的親切感。而對於寶應人來説,荷藕就是大運河母親送給他們的禮物,荷藕的清香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