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舉行 促南北文化融合

發佈時間: 2020-11-30 10:40:58 | 來源: 中新網浙江 | 作者: 錢晨菲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錢晨菲攝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錢晨菲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11月29日電(錢晨菲)29日,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橋水文站舉行。據悉,本次活動由杭州倡議發起,京杭大運河沿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市共同參與,並由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會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聯合舉辦。

在活動儀式上,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宣佈“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正式成立,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蕭山區委書記佟桂莉,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長張文勝見證6省市匯水結盟。浙江省水利廳廳長馬林雲,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王宏致詞,杭州市林業水利局局長錢美仙發佈了《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杭州宣言》,江蘇省水文局局長辛華榮作為聯盟代表發言,與會領導為14個聯盟水文站授牌,發佈了“百年水文聯盟LOGO”並觀看百年水文聯盟主題宣傳片。

活動儀式後,舉行了百年水文與運河文化研討交流,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長張文勝、河海大學教授崔廣柏、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資訊中心)局長(主任)孟慶宇、運河申遺專家王水法分別圍繞水文“十四五”規劃、水文與城市、水文新基建、大運河文化作主旨演講,共謀水文事業新發展。

京杭大運河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産,其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跨越6省市、連通5大水系,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的人工大運河,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推動著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了沿線諸多城市的繁榮興盛。

京杭大運河畔的14座百年水文站,既是運河歷史的見證者,也是運河歷史的創造者,凝結了水利智慧和精神傳承,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文基礎支撐。

杭州位於大運河的最南端,因西湖之美而名,因運河之盛而興。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拱宸橋水文站,始建於1920年,今年恰逢建站100週年。杭州倡議發起“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遵循“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時代水利精神,使百年水文站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煥發新的時代風采,共同打造一條流動的河、安全的河、美麗的河、智慧的河、幸福的河。


 

推薦閱讀
新時代大運河文化發展高端論壇在滬舉辦 本次論壇主會場設在上海交通大學,同時舉辦線上論壇。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大運河城市與文化研究的機構之一。在主題報告環節,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士林教授發佈了題為《江南運河的發展現狀和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
滯留運河四五天盼來水位上漲 600多艘船終於能前進了 此前,由於錢塘江水位低,達不到部分船舶的通航水位,不少大型船舶在鴉雀漾錨地滯留四五天了。如今滯留船舶的數量減少,相比前日的400艘,昨天上午,錨地剩下350艘船舶等待通行。在鴉雀漾錨地,陳家興拿到了排隊號碼,500多,意味著他至少得要在500多艘船舶通過以後才能走了。
第三屆“中國大運河文學論壇”圓桌論壇成功舉辦 他説,這次活動是以“論壇+采風”的形式,闡述運河文學千年一脈的內涵韻味,借助全國各地文學大家的手筆,挖掘淮陰文化的時代精神,講好運河故事,推動運河文化深入發展。活動中,王朔對圓桌論壇進行總結,並對此次運河文化、紅色文化主題采風活動提出具體要求。14位大運河沿線城市名家以河為媒,以文會友,圍繞“運河文學的時代擔當、運河沿線城市的文學特徵”等主題進行深度研討交流,挖掘並展示大運河的文化脈絡和當代價值。
為拯救旅遊業 巴拿馬運河未來四年將向部分郵輪退過河費 另據伯曼郵輪設于巴拿馬科隆港的母港統計,平均每位乘坐郵輪抵達巴拿馬的旅客會在巴境內停留2天。巴拿馬國家審計局數據顯示,郵輪旅客的境內每人平均消費為232美元,加上郵輪本身進行的物資採購,每艘搭載2500名旅客的郵輪可為巴拿馬直接帶來175萬美元經濟收入。新法令規定,母港在巴拿馬境內的郵輪,如果在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經過巴拿馬運河,可享受過河費100%退返。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