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大運河通惠河段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
2020年11月11日,“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之朝陽區·平津閘、龍王廟、將軍廟講述目前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的故事。直播截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杜燕)正在舉辦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推出“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今天,直播活動來到北京市朝陽區的平津閘、龍王廟、將軍廟等地,向觀眾講述目前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的故事。
今天,“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之朝陽區·平津閘、龍王廟、將軍廟邀請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文物管理科任友、高碑店村工作人員邢桂芬,帶領觀眾尋訪高碑店村的“一閘兩廟”。
大運河北京段的朝陽段包括通惠河、壩河(亮馬河)、蕭太后河、溫榆河四大主河道,串聯起沿線文化遺産、綠地公園和産業園區,構建起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風貌。
“一閘兩廟”即平津閘與附近的龍王廟、將軍廟。其中,平津閘由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親自指揮修建而成,是目前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運河遺産價值極其珍貴。
2020年11月11日,“雲上運河”系列直播活動之朝陽區·平津閘、龍王廟、將軍廟講述目前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的故事。直播截圖
平津閘是通惠河上的第三閘,原名郊亭閘。元、明、清三代都曾在該閘設官吏管轄,有定額編夫船戶。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在勘察通惠河水利設施時,發現高碑店村通惠河邊俗稱“老閘口”的地方,經核實為平津閘上閘,保存較為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013年作為大運河沿線文物,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至2005年,朝陽區出資400多萬元修復平津閘上閘,後又修建周邊龍王廟、將軍廟,將歷史上的元代古碼頭重新展示。
如今,通惠河高碑店湖段已通航,從漕運碼頭起航後,可自東向西環湖一週,沿湖可觀賞到平津閘、漕運碼頭、龍王廟、將軍廟、西店村産業園區、高碑店同心橋等古今文化建築和通惠河沿岸的美景。
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文旅局了解到,根據四大河段的不同優勢和特色,朝陽區將構建通惠河文化生態走廊、壩河(亮馬河)景觀廊道、蕭太后河人文畫廊、溫榆河生態精品廊道等“四廊多節點”空間體系,推動大運河文化創新發展。
今年8月,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亮相,總面積80萬平方米的景觀廊道,承載著文化、娛樂、生態等多種功能,為沿線的居民和企業帶來了水綠相融的美景;作為通惠河畔的重要歷史景觀,神木廠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已初步成型;溫榆河廊道景觀建設將構建以溫榆河漕運文化和古驛道文化為脈絡,建設漕運歷史展示、工業遺址展示、文化藝術宣傳等為一體的特色景觀,同時挖掘望京驛館、孫堠驛館歷史文化內涵,沿驛道設置北齊古長城景觀雕塑群。
據介紹,在大運河朝陽段保護建設上,朝陽區將以大運河為紐帶,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底蘊,串聯人文和生態景觀,培育沿線旅遊精品,展現運河蘊含的文化寶藏。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從11月7日持續至15日,是北京首次聚合大運河北京段沿線7個區的資源打造的綜合文化品牌活動,通過展覽展示、非遺表演、律動運河、“雲上運河”和“網紅打卡地”評選等39項主題活動,將闡釋大運河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吸引全社會共同參與到大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