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獨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4-22 09:32:3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吳橋”是滄州以南的景州屬縣裏的一個雜技之鄉和武術之鄉,也在京杭大運河邊,在東光縣南。吳橋縣西漢時始有縣級行政區劃設置,稱安縣,取安定之義,東漢撤銷。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上圖畫卷上有一所三合瓦房前的空場,一群男女老少圍成半圈,齊齊地仰面朝天,目光集中在空中。一童子單足蹬一根高竿頂上表演各種動作,下面一壯漢頭頂大竿,兩臂平伸左右,兩腿叉立,正在進行頂竿雜技表演。雜技班演員在一旁助威,似傳來一片喝彩聲。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歷史演變進程

魏鹹熙二年(265年),相國、晉王司馬炎篡奪三國魏政權,稱帝建晉。西晉咸寧六年(280年)大將、益州刺史王潛受命進兵東吳,順流而下,直取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吳帝孫皓投降,吳亡,全國統一,在原安縣舊址上設置東安陵縣。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西晉永平元年(291年)至西晉光熙元年(306年),朝中發生“八王之亂”,全國陷入分裂混戰局面,繼而進入“五胡亂華”的十六國時期。北魏皇始二年(397年),道武帝拓跋硅指揮兵馬攻破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縣)統一黃河以北地區,改東安陵縣為安陵縣,去掉一個“東”字,取河畔安寧之義。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北周靜帝宇文闡大定元年(581年),將皇位禪讓給丞相、隋王楊堅,楊堅稱帝建隋,將安陵縣併入附近的東光縣。唐貞觀元年(627年),河北隋末農民起義軍被唐兵鎮壓後,唐朝復在安陵縣故址處設置此縣。唐末黃巾軍大起義,使唐朝風雨飄搖,終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代唐稱帝,史稱“後梁”,五代十國時期開始。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掌握軍政大權的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稱帝建宋。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朝攻滅北漢,長江、黃河流域統一,將安陵縣併入將陵縣(今山東德州)。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吳橋篇鑒賞

金朝佔據淮河以北區域後,以此處為禦河漕運要道,宋朝把將陵縣內的吳橋鎮及其附近的區域分出,另設一縣級機構稱吳橋縣,延至明朝尚稱此名。吳橋在河北與山東交界處,之所以成為武術、雜技之鄉,應該與燕趙大地尚武之風相關,是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金朝末年的紅襖軍起義、元末的紅巾軍起義等大型農民起義軍活動中心區域(今河北、山東一帶)。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創作采風圖片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吳橋趣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産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推薦閱讀
天津市河(湖)長辦組織開展“健康大運河”專項行動 本站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市河(湖)長辦充分發揮河(湖)長製作用,自4月1日起,開展為期半年的“健康大運河”專項行動,重點實施大運河垃圾集中整治、截污治污等工作,實現大運河河道管理範圍內無垃圾、無垃圾堆放點、無水面聚集漂浮物、無合流製片區、無污水直排、無新增墾殖“六無”目標,全面推動大運河水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維護大運河健康生命。一是開展河道保潔,借助現有“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制,排查梳理沿河垃圾堆放點位,解決沿河垃圾堆放問題。二是強化污染治理,加強農業生産污染防控,加快沿河村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現狀保留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杜絕生活污水排放污染河道。
行走運河讀古城 蘇州文化微旅行課堂首次開班 據悉,蘇州文化微旅行課堂目前已推出三條線路,分別是昨天首發的“行走運河讀古城”文化蘇州線路,還有近日將發班的“漫步街巷話平江”文化蘇州線路和“打開門扉看同裏”文化蘇州線路,均已在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平臺“蘇州旅遊總入口”的“城市微旅行”板塊上線。
魯南高鐵跨運河路連續梁即將合龍 圖為魯南高鐵梁濟運河特大橋跨運河路56米連續梁施工現場。今年是魯南高鐵建設的關鍵年份,濟寧市交通運輸局、市高鐵建設指揮部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動魯南高鐵項目復工復産,目前各項建設工作已步入正軌,並加速推進。(記者王仰浩攝)。
江蘇:古運河水利風景區營造“水城共融”新景象 將運河景觀的改造提升與生態中心、公園體系建設相結合,與特色小鎮、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相結合,構築“生態+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景觀綜合體,營造“水城共融”景象。近年來,按照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要求,揚州市以打造“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為目標,全面開展大運河環境整治工作。揚州市圍繞講好運河故事,傳播運河水文化主題,在古運河沿線建成了運河三灣、揚子津古渡、大水灣等一批休閒和體育公園,並正在推動大運河文化國家公園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建設。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