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發佈時間: 2020-04-01 09:46: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分段畫卷——無錫篇鑒賞

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孕育和撫養了江山驕子——無錫。這裡是吳中勝地,是吳越聖母,與血脈般的大運河相連。早在商朝末年,周王長子泰伯不與幼弟季歷爭承王位,以採藥名義隱居在這裡,建立吳國。傳至二十三代到吳王僚(西元前526年一西元前515年)王都均在此。春秋戰國時期,山産鉛錫,當地古話説:“有錫爭,無錫寧。”為了安寧穩定,在西漢設縣時才稱無錫。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采風

名勝一   惠山與龍光塔

惠山,山陽有九隴,若龍偃臥之狀,也名“九龍山”。山延袤數十里,又叫“冠龍山”。在山的東麓,有泉仰出,淙淙清冽,銀珠飛濺,唐代被奉為茶神的陸羽稱這山泉為“天下第二泉”,泉東有一山峰,稱為“錫山”。“龍光塔”,塔以寺名,為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均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所建。登塔騁目遠眺,吳山山嬌,越水水媚,吳城城美,梅裏裏妍,如詩如畫,令人心醉神迷。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首展

名勝二   太湖-黿頭渚

在錫山龍光塔前的近處瓦頂密列,古樹蔥茂,樓臺演著戲曲,臺前人群擁簇,這裡是太湖勝境黿頭渚,以形而名。立黿頭之上遠望,山明水秀,湖天一色,樹靜雲閒,若遇陰風怒號,則是濁浪排空,銜山吞石,濤聲撼樹。“泰伯、虞仲之所建,闔閭、夫差之所爭,子胥、仲黿之所經營,今皆無有矣”,只余那接天的湖水,參天的古木,豪放的黿頭,蒼勁的石刻,疊翠的蜀山,嫵媚的運河。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無錫——太湖

名勝三   南禪寺妙光塔

始建於南朝的江南名剎南禪寺,在南朝梁太清年間(547年-548年)創建,初名“護國寺”。唐鹹亨年間(670年—674年)易稱“靈山寺”。後唐武宗滅佛,毀天下寺4600余所,令僧尼26萬餘人還俗,此寺被毀。北宋天聖年間(1023年—1031年)復建,賜稱福聖禪寺,史上譽為江南最勝叢林,後稱為“南禪寺”。妙光塔位於南禪寺內,建於北宋,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層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高43.3米,塔基為青石須彌座,檐角懸挂鐸鈴。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無錫名勝古跡——南禪寺妙光塔

名勝四   清寧橋(清名橋)

隨著寺前街上的八方商旅,走到了運河上碩巨的清寧石橋。橋單券,孔闊13.1米,乃是國內石橋罕有的跨度,完全由楔形花岩石塊以鉚榫吻合而成,不用石灰和鐵錠,其設計之科學,建造之精良,首屈一指。此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是無錫寄暢園主秦耀之子秦太清、秦太寧二人捐資而修,故名“清寧橋”,也寓有清平安寧之意。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無錫古跡——清寧橋(清名橋)

名勝五   無錫古窯場

無錫古窯場,在我國最早開鑿的運河泰伯瀆旁,磚窯錯峙,方形圓角成宏碩梯體的磚砌窯座。頂上煙囪筆挺,濃煙彌空,有窯工正在上水悶青,想必是將要二次用火,窯門寬敞券框,前有工匠、車馬和磚垛,擠滿空場,抱柴備燃者、背磚入窯者、裝磚上車者、擔筲上窯者、揭席亮磚者、抬磚上船者、驗磚量質者、拽繩起帆者,各忙自務,不敢偷閒懈怠,因為這裡燒制的部分是貢磚,用於建設北京。明永樂間設在通州張家灣北面的磚廠和嘉靖間置於通州城北的金磚廠,為建都城而儲放的城磚和金磚裏,有許多就來自這裡的窯場。此處窯廠均個體經營,百餘家窯臺布列沿河岸邊,長約四公里,十分壯觀。所制磚瓦類質堅耐蝕、色正棱直,敲之有金石之聲,除貢奉朝廷之外,皆暢銷大江上下,運河南北。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古運回望圖》所繪無錫——古窯場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作者簡介: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康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因其曾對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自1997年始,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為續接千年曆史文脈,傳承五千年泱泱大國的厚重文化,在國家相關領導支援下,激發了董事長谷建華先生對歷史文化挖掘和保護的責任感,先後組織創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週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遊運河圖》等主要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歷史橫切面的真實的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手工業、工商業、民俗等繁華景象。

推薦閱讀
一圖讀懂| 《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規劃提出,將著力打造大運河文化交流互鑒先行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展示核心區、大運河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區、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區,打響“魯風運河”品牌。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無錫趣事” 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孕育和撫養了江山驕子——無錫。這裡是吳中勝地,是吳越聖母,與血脈般的大運河相連。早在商朝末年,周王長子泰伯不與幼弟季歷爭承王位,以採藥名義隱居在這裡,建立吳國。傳至二十三代到吳王僚(西元前526年一西元前515年)王都均在此。春秋戰國時期,山産鉛錫,當地古話説:“有錫爭,無錫寧。”為了安寧穩定,在西漢設縣時才稱無錫。
谷建華圖説古運河之“聊城趣事” “聊城”,春秋戰國時期,在齊國轄域的西部邊界,稱“聊”。以這裡地勢平坦,物産豐富,人口眾多,是齊國賦稅依賴的重要區域而名。燕昭王二十八年(西元前284年),燕、秦、楚、趙、韓、魏等六國聯兵討齊。以燕國大將樂毅為上將軍,統率聯兵與齊兵大戰于濟水之西,齊兵落荒而逃,後五國都罷兵而歸,唯有燕將樂毅堅持不退,並佔領“聊”這塊戰略要地,以此為基地,率軍乘勝而進,長驅直入,攻陷齊都臨淄,再分數路攻佔70余城,“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洗雪了齊國侵佔燕地三年之久的恥辱。
宿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按下“快進鍵” 要強化責任落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要明責任,做到每個項目建設有責任、運作有班子、落實有專人。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各項目責任單位要充分履行主體責任,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推進項目規劃實施,進行創新性設計,推動高標準建設。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