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減”出來的運河“智造”新動能

發佈時間: 2019-10-15 10:33:28 | 來源: 人民網-圖片頻道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抬頭見小橋流水,回首望運河長流。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境內60多條河道交錯縱橫,水網密布,蜿蜒不息。千年古運,承載了無數南來北往的舟楫,也傳承著運河兩岸生生不息的歷史沿革和經濟文化脈絡。

近年來,這個區緊緊圍繞建成運河沿岸名區目標,依託十大産業平臺,在推進産城融合、建設秀美拱墅的同時,制定了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醫藥生物等領域的區域戰略發展規劃,不斷加快 “智慧製造”産業佈局。

目前,拱墅區擁有集團背景的優質龍頭製造企業數家,其中華東醫藥集團旗下的核心生産製造企業中美華東,2018年産值已突破83億元。液化空氣(杭州)有限公司是全球空分設備知名品牌液化空氣在華東地區最大的生産製造中心,公司産品出口遍佈世界各國。

該區在充分發揮製造巨頭引領作用的同時,完善産業培育政策體系,打通政府部門服務鏈條,全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發展生態,製造行業後起之秀不斷涌現。LED細分行業翹楚華普永明、空調節能先鋒大衝能源、環保電池生産企業天豐電源、現代化農業儀器檢測製造商托普雲農、裝備新秀和良智慧等企業在區域“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均榜上有名,也逐步在各自行業領域內擁有了一席之地。

在地方産業經濟優化調整的過程中,拱墅區稅務部門立足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助推運河“製造”向運河“智造”轉型發展。

為更好的發揮減稅降費政策實效,拱墅區稅務局召集業務能手,組建了全稅種政策“後援團”,準確把握企業需求動向,因企施策,譬如幫助液空SMR裝置特批視同自産免(抵)退稅,幫助華普永明籌劃資産重組等事項。積極落實高新、研發、軟體産品稅收優惠,2018年上述優惠累計金額4.61億元。加快出口製造企業退稅進度,目前該區出口退稅平均時限為1.79天,提高了企業的資金週轉率,精準減負,為製造企業持續跨越發展引流活水。

2019年是減稅降費大年,出臺了系列減稅降費新政新規,其中增值稅稅率下調無疑直接利好生産製造業,為製造企業降本增效打了一劑“強心針”。

“2018年增值稅稅率下調,我們實現了230萬元的稅款減免,今年稅率再次下調,預計還能再減750萬元,節約下來的資金將全部投入研發産業鏈延伸項目。”中亞機械負責人給出了直觀的數據。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至75%,亦為中美華東增加了1.09億元的研發資金。

截至目前,針對最新出臺的先進製造業留抵退稅政策,拱墅區梳理符合條件企業清單16戶,加快辦理退稅,確保政策落地“擲地有聲”。

推薦閱讀
春遊大運河 一條天然的風光帶 每一座運河沿線的城市都有數座與運河相關的橋,橋是當地人穿梭的途徑,經年累月,終成為與運河共存的風景。眼下正是大運河最美的季節,流動的運河讓沿線的每一座城市變得靈動優雅起來,成為中國東部一條天然的風光帶。對於許多生長在大運河沿線的江蘇人而言,生活裏處處有大運河的影子:游泳是跟著父輩在大運河水裏“泡”會的,運河邊長大的孩子和汪曾祺一樣,“從早到晚,一天沒有看到河水的日子,幾乎沒有”。
通州西集多村在行動 北運河副中心段明年全線通航 近段時間,從通州區西集鎮鎮域內大堤路經過時,能夠看到工人師傅戴著口罩進行剪枝、伐樹、開展地上物遷移等工作。通州區西集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更弦介紹,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西集標段共涉及鎮域內15個村,總面積3486畝。新京報記者從西集鎮了解到,北運河城市副中心段40公里河道預計將在明年全線通航,眼下,隨著天氣漸暖,地氣蒸騰,被凍住的土壤逐漸變得鬆軟,抓住這春季大好時光,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各標段已漸次復工,其中,便涉及到西集鎮。
景縣有序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平穩推進 今年以來,衡水市景縣按照“打造未來遺産、創造傳世經典”的標準,以市第四屆旅發大會為契機,因地制宜、錯位發展,謀劃打造一批高水準、高品質項目和文旅活動,有序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平穩推進。
揚州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啟動 記者19日從揚州市廣陵區獲悉,該市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已進入現場施工階段,項目對境內7.5公里的京杭運河兩岸進行綠化景觀提升、公園體系建設、廠房改造利用,計劃明年4月基本完工。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