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有這麼一群村幹部,稍有閒暇時間,就一頭扎進田間地頭,侍弄那些瓜蔞、木耳什麼的,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戲稱他們為“泥腿子”。
他們侍弄的那些瓜蔞、木耳可不是自家的,而是村集體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此事説來話長。
官橋村是典型的半山區半丘陵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非常有限,2021年僅有20多萬元,村級基層組織運轉難以維繫。面對困難局面,官橋村“兩委”一班人傷透了腦筋,“得想轍!”經調查發現,尚有近百畝土地因地力較為貧瘠一直處於荒廢狀態。如果將這些荒地進行開發利用,發展一些特色經濟作物,集體經濟收入不就有了嗎?那種點什麼好呢?經過周邊地區調研和諮詢有關土壤農學方面的專家,村“兩委”決定種植瓜蔞和木耳等高效經濟作物。
説幹就幹。起初打算將土地平整後整體發包給農戶經營,但由於瓜蔞、木耳種植有很強的技術要求,沒人敢承包。
“沒人幹,就自己幹。等幹出點成效,自然就有人跟著幹了。”時任官橋村黨總支書記姜峰決定帶著村幹部先幹起來,希望能起到示範帶動作用。技術不懂,怎麼辦?學!他們先後10余次赴潛山、岳西學習瓜蔞和木耳種植技術,多次邀請種植經驗豐富的“老把式”來村現場指導,直至自己成為“專家”為止。
2022年初,官橋村流轉閒置土地,種植瓜蔞7畝、棉花70畝,當年集體經濟收入新增5.4萬元,總量達到31.07萬元。2023年,擴建瓜蔞種植基地至30畝,新建木耳種植基地10畝和鋼結構廠房1座;成功註冊“官讓橋”商標,利用微信、抖音等宣傳銷售,“官讓橋”牌瓜蔞子、木耳一度供不應求。2023年度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1.06萬元。
“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0萬沒問題。並且已經有農戶在躍躍欲試了。官橋村的産業肯定會發展得更好。”現任官橋村黨總支負責人葉平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瓜蔞、木耳種植技術要求高,如果完全請人代勞,很難達到理想産量。田間管理這些精細活,只能由這些懂技術的村幹部“包攬”了。只是在播種和采收階段需要大量人力時,才雇上一些人手,此時的村幹部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在參與勞動的同時,還要負責技術指導。既要幹好日常工作,又要搞好産業發展,這些村幹部一年到頭都沒個歇的。有時在瓜蔞、木耳種植大棚裏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常常弄得“灰頭土臉”的,成了正兒八經的“泥腿子”。
“都是手頭活,不辛苦,權當免費健身了。”當有人感嘆他們的辛苦時,葉平樂呵呵地説,“只要能發展,我們甘當泥腿子。”(嚴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