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鄉村振興 > 

歙縣多措並舉加快鱖魚養殖産業發展——“一條魚”遊活一方産業

發表于:2024-03-19 10:56  作者:袁中鋒、吳華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沈好好

“一二三,大家一起使勁!”日前,在歙縣車田水産苗種養殖場內,20余名身穿高腰水褲、腳踩長筒水靴的捕魚工人,正忙著打撈鱖魚。在一聲聲吆喝聲中,工人們合力把魚塘中的鱖魚拉上岸並裝到魚桶裏。經過分揀、過秤、包裝後,這些鮮美的鱖魚被發往全國多地的酒店和農貿市場,成為大家餐桌上的美食。

歙縣車田水産苗種養殖場佔地100畝,共有14個養殖池塘,養殖面積約4萬平方米。去年,該養殖場共獲得10萬餘元獎補資金。利用這筆資金,該養殖場對塘口等進行了改造。“去年全年共産鱖魚1.5萬斤,銷售總額50余萬元。”養殖場負責人淩建農説,今年擬借助政府的幫扶政策擴大生産規模,計劃投放鱖魚苗7萬尾,力爭鱖魚總産量5萬斤。

為助力鱖魚養殖産業發展,2023年8月,歙縣出臺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資金實施試行辦法,按照養殖方式、養殖規模等給予不同額度的獎補,最高獎補可達100萬元。該縣還協調金融部門推出“鱖魚貸”等金融産品,幫助養殖戶解決資金難題。

針對歙縣鱖魚養殖面臨的活餌養殖成本高、餌料魚供應短缺以及飼料養殖魚苗馴化難度大等難題,歙縣農業農村局積極與華中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努力推廣陸基圈養桶迴圈水養殖技術。同時,結合物聯網智慧化技術,積極探索飼料鱖魚養殖技術,鱖魚産量、品質實現大幅提升。

去年,黃山徽涵康養休閒農業有限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開展技術合作,並引進物聯網智慧化養魚設備,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陸基圈養桶鱖魚養殖基地,進行規模化、智慧化、科學化養殖。“通過手機可以實時查看養殖池的溫度、氨氮、pH值等指標,如若出現問題會自動報警,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公司負責人劉玉蘭説。

目前,歙縣共有鱖魚養殖主體5家,鱖魚總産量達50萬斤。為延伸鱖魚産業鏈,歙縣還瞄準預製菜産業,加快推動鱖魚全鏈條增值、全産業融合,開發和推廣系列鱖魚菜品,以“一條魚”激活鄉村振興新産業。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