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匯聚更多創新資源

發表于:2024-03-08 11:21  作者:鹿嘉惠、陳婉婉、范孝東、李明傑、李浩、方舢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支撐。近年來,安徽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科教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加快集聚更多高端優質創新資源。

數字見證發展。2023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9600家左右,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00家左右,新增各類人才95.5萬人、總量達1272萬人……節節攀高的數字,勾勒出安徽加速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堅實足跡。

立德樹人,構建高品質教育體系

報告提出,加強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深化“雙減”,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佈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增強中西部地區高校辦學實力。

全國人大代表惠鳳蓮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準,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準鞏固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上好學”的需求不會止步。

她認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需要繼續緊盯短板發力,在提升優質資源供給的同時,更加注重均衡分配。特別是要補齊農村教育短板,統籌推進縣域內的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全面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佈局。

在全國政協委員錢家盛看來,目前有的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匹配度不高。

他為此建議,高校要積極適應國家人才需求,適時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培育特色優勢專業集群,升級改造傳統專業,淘汰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對研究型、應用型等不同人才開展分類指導。加強産教研融合,了解企業技術需求,持續深化校企溝通,強化實習體系建設,實現學科專業與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相互匹配、相互促進,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瞄準前沿,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報告提出,加快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基礎研究系統佈局,長期穩定支援一批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深化産學研用結合,支援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重大攻關任務。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推動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利器。”全國政協委員徐晉表示,合肥市作為全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建設有許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電磁、材料、生命科學和核聚變等領域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産生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

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安徽加大支援力度,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優勢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強在強磁場、高能物理、聚變能、深空科學等領域大科學裝置建設。同時,允許地方在大科學裝置建設中,先行開展多元化融資相關試點,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引導裝置運維單位將開放機時向省內高校、企業適當傾斜,更好地助力地方産業技術創新、經濟持續發展。

企業是科技創新大潮中的主力軍。一年來,我省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壯大科技企業隊伍,首批認定科技領軍企業11家,重點建設産業研究院,首批已建9家。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發揮好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魏臻表示,新型研發機構在集聚高品質人才、為企業提供有效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等方面有顯著作用。但他通過調研發現,由於仍處於探索階段,新型研發機構怎麼建、怎麼運營還存在不少堵點。

對此,他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新型研發機構分類、經費資助、人才引進、稅收優惠、股權激勵等支援政策,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同時,進一步推動制度創新,深化科研自主權、職務科技成果權屬等改革,探索建立更加科學的激勵機制,充分釋放創新主體活力。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

報告提出,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建設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打造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援力度。

我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制定戰略帥才引進工作方案,優化整合人才計劃項目,推進實施江淮英才培養計劃。堅持科教産協同培養人才,全力推進合肥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創建工作。部署啟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推進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精準對接,促進更多人才回皖來皖留皖興皖。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技能強國是建設人才強國和製造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的支撐和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嚴建文建議,注重並務實推進中國工程師隊伍建設,把工業的問題當技術去對待,技術的問題由一流的懂工藝製造能力的工程師去解決。在技能人才評價上,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推開高技能人才教育資歷提升和技術資歷認證限制的“玻璃門”,把頂級工程師隊伍建設放在工廠一線。讓工程師紅利成為新時代中國工業紅利的源泉。

“建設高水準創新型省份,人才是第一資源。”全國人大代表羅雲峰表示,打造引才匯智的“強磁場”,關鍵是要抓好人才政策落地,對落實中存在的瓶頸制約,對科學家和各類人才提出的意見訴求,真當回事、真想辦法、真下功夫,以實打實的行動贏得人才的“心動”和“行動”。實踐中,要把城市最優資源最美環境,留給創新人才、科研單位,為創新人才營造舒適的環境,以包容激勵創新,實施科研經費負面清單加包乾制,賦予科研人員重點企業研發機構更多的創新自主權。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