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安徽今年怎麼幹?

發表于:2024-02-07 11:12  作者:王弘毅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安徽今年有哪些目標任務?又有哪些具體合作事項能落地見效?記者近日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安徽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4年工作要點》印發,安徽今年將繼續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動能、最大紅利,推動科技、産業、生態環境、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等合作,並實施一批一體化重大工程或項目。

創新,是安徽的一張閃亮“名片”。今年,安徽將繼續深化與滬蘇浙的協同創新,推進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推動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等裝置深化合作,構建長三角大科學裝置集群,加快建設“科大矽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

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根基底座”。圍繞基礎研究合作,安徽今年將與滬蘇浙協同建立基礎研究合作機制,推動政府科研平臺、科技報告、科學數據進一步向企業科研人員開放。

圍繞産業合作,將實施汽車“首位産業”培育工程,圍繞“三電”、智慧網聯、車規級晶片等領域,面向滬蘇浙等先發地區,開展常態化整車和零部件對接活動;在滬蘇浙舉辦城市品牌和重點産業推介活動,開展長三角知名企業家安徽行等系列活動。

推動跨行政區域的更高品質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銜接。今年,安徽將與滬蘇浙在多項領域開展合作,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比如,在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雙圈聯動”中,將在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居住證互通互認、職業資格和職稱互認等方面加強合作。

更多跨省事項可以“一網通辦”。比如,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協同滬蘇浙提升長三角數據共用交換平臺能級,聚焦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和教育文化、交通出行、住房保障、就業社保、醫療保障等民生領域,新增一批長三角跨區域服務“一網通辦”事項。與此同時,強化長三角區域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機制,持續擴大“一卡通”覆蓋面,拓展老年人“同城待遇”應用場景。

圍繞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將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深入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落實《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方案》,出臺安徽行動計劃、建設規劃。

今年,還有一批一體化重大工程或項目將實施。其中,安徽將會同滬蘇浙協同推進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經南京至上海段、合新高鐵,寧滁、寧馬、寧淮城際等項目建設,推動揚馬、寧宣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廣德先行區,加快“竹鄉畫廊”風景廊道、無量溪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招引一批候鳥式、療養式、田園式康養項目。

一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未來更多安徽群眾不用出省就能享受滬蘇浙大城市的醫療服務。據介紹,安徽今年將推動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高品質穩定運營,加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安徽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安徽醫院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建設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蚌埠醫院項目。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處室負責同志表示,今年,將紮實推進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細化實施,共同落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議定事項,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加快形成全省域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