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 > 

【奮進2024】生態空間更加多姿多彩

發表于:2024-01-10 11:35  作者: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記者講述

2023年9月26日,隨著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開幕,由昔日駱崗機場“變身”的合肥園博園正式揭開“面紗”。

就在前一天,合肥園博園開放“萬事俱備”之時,我和同事帶著穿越機“探園”。之所以用穿越機,是想展現不一樣的視角。

第一站便來到標誌性景點——機場大草坪。儘管之前看到過照片,但當我第一次站到跟前,仍被眼前望不盡的綠意所震撼。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我們的穿越機在這片3公里長、200米寬的城市“綠毯”上暢快“飛翔”,不僅在大草坪,更在整個園區超低空穿越,“大飽眼福”。因為,11萬多株蔥郁喬灌木翹首以待,38個城市展園“美美與共”。一草一木,蓬勃盎然,生態底色十分亮眼。

合肥園博園所在的駱崗公園總面積12.7平方公里,被定位為“安徽之窗、省會之心、城市之肺”。

這樣一座超大規模的生態公園建成,如同在城市中央裝上了一顆澎湃的“綠心”,重塑城市的生態空間。建設背後的考量,則凝練為8個字——“生態優先、百姓園博”。全園開放、不設圍墻、不收門票,這在歷屆園博會中是首次。

“這就是文明之地。”有網友不禁感慨。

的確,山清水秀,天朗氣清,良好生態環境、優質生態産品是人心所盼。

生態資源豐富的安徽,如何把生態環境持續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

我省部署加快建設“七個強省”,“生態強省”即是其中之一。

生態強省之“強”,強在哪?其內涵就在於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生態保護修復水準進一步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等,通過高水準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並通過賞心悅目的“山水秀美”外顯出來。

不負河流不負青山。江淮逐綠奮進,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當前,我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少於1.96萬平方千米,構建起“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的生態空間格局,以巢湖生態“綠心”,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兩屏”,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四廊”為骨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森林覆蓋率30.22%,貢獻了佔長三角森林面積三分之一的“安徽綠”。

近年來,我省空氣品質、水環境品質改善明顯,但生態環境保護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就如這冬季霧霾仍然不時襲來。大家還是要清醒認識,生態環境保護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生態環保是“國之大者”,綠色發展需人人參與。展望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社會進一步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讓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新畫卷在江淮大地上徐徐鋪展,讓當代人和子孫後代都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專家訪談

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省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擺在謀劃發展的突出位置,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政策所所長董戰峰看來,安徽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等多重戰略疊加覆蓋的交匯點,為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集聚配置生態強省建設資源提供了重要契機。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有利於構建與生態強省建設相適應的生態制度、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生活體系。

董戰峰建議,堅持守正創新、突出優勢、抓好重點、高位謀劃、系統推進,在“綠美江淮”建設、生態産業發展、生態保護修復、城鄉生態統籌建設、生態制度建設、區域生態合作共治、生態保護重大工程建設上實施系列行動,優化生態保護空間格局,保護好重要生態空間,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節能環保産業、新能源産業,全面提升生態治理能力水準,形成全民參與生態保護的現代生態治理格局。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系統性變革。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執行會長夏吉苗表示,將充分發揮研究會專家資源和平臺優勢,緊扣“雙碳”目標,集聚各方力量,開展政策交流、技術交流、項目交流,打造高水準跨界交流對話平臺,推動“雙碳”前沿創新成果與轉化效果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為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獻計出力。

安徽大學環境資源研究專家張輝表示,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嚴密法治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我省持續強化制度保障,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健全重點行業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健全責任追究制度,構建較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