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博/攝)
淮南市謝家集區春申湖濕地生態公園。這裡曾是採煤沉陷區。
(記者李博/攝)
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的生産車間。
(記者 李博/攝)
淮南,這座老工業城市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淮南因煤設市,是中國電力工業的搖籃、國家“億噸級”煤炭基地、“皖電東送”主戰場。近年來,該市探索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轉型思路,揚“煤”之長,優化産業結構,重點發展煤電化氣、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生命健康、綠色食品等産業,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新路。
延伸煤産業鏈 保障能源供應
近日,走進淮河能源潘集電廠一期,在智慧化電廠監控平臺上,溫度、壓力、流速等指標實時顯示。“廠區5萬多個設備時刻處於監控中,如果某處出現故障,可以快速地檢測出來並解決。”該電廠技術部主任臧韻譯説。
據介紹,潘集電廠一期項目由淮河能源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于2022年12月投産發電。“我們是淮南市第一個採用二次再熱技術的電廠,機組設計性能指標達到同類型機組領先水準,發電效率、單位耗水量等各項指標優越,將增強皖中地區電力保障能力,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臧韻譯説。另外,電廠灰、渣將全部綜合利用,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全部回收利用,屬典型迴圈經濟項目。
淮南市境內保有煤炭資源量169億噸,煤層氣儲量5928億立方米。擁有11對大型礦井,6家大型火力發電企業,2022年煤炭産量5866萬噸、火電裝機容量1434萬千瓦。但是“煤電獨大”、煤係工業固廢帶來的環境問題,也一度制約著淮南經濟的發展。如何跳出發展依賴高碳的桎梏,促使能源資源利用向高效、綠色、安全轉型?
淮南打造煤電化氣全産業鏈,總投資267億元的中安聯合一體化項目是其中的代表。
從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顆粒……走進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現場,記者驚嘆于淮河岸邊“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的誕生,這些白色顆粒被廣泛運用於家電、汽車、電線電纜等眾多領域。
“依託中安的龍頭帶動效應,淮南煤化工園區圍繞烯烴及其副産品深加工,積極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産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薛永強介紹,煤化工産業園積極發展以煤化工為主的新材料産業,新簽約聚乙烯等13個産業鏈關鍵項目、總投資48.81億元,煤化工園區獲評安徽省新材料産業十強園區。
如果説,煤電聯營實現了“強筋健骨”,煤氣聯動則是實現了“揚煤吐氣”。去年12月20日,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蕪湖長江LNG船舶加注站完成了“新長江26007”LNG動力船加注作業,標誌著全國內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建成並投入試運營,“氣化長江”邁出實質性步伐。
“煤電聯營、煤氣聯動、煤化聯産,淮南市推動傳統産業提高度、增厚度、拉長度,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全力打造煤電化氣千億産業鏈,為轉型之路打下堅實基礎。”淮南市發改委主任陳濤説。
加強生態修復 沉陷區變公園
有著上百年煤炭開採史的淮南,一度生態惡化、滿目瘡痍,如今當地通過加大生態修復和治理,正在煥發新顏。
近日,走進淮南市西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一期)現場,新打造的春申湖濕地生態公園內,水面波光粼粼,樹木茂盛。這裡曾經是採煤沉陷區,通過多年的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如今被打造成城市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過去這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隨著生態修復項目的啟動,不再有揚塵,還給我們的是碧水藍天。”淮南市謝家集區發改委主任孟慶超説。
據了解,該沉陷區主要受謝一礦、李一礦和新莊孜礦採煤活動影響,形成的地下採空區誘發覆蓋岩層變形破壞,地表形成採煤沉陷凹地、積水洼地、沉陷湖塘等,造成土地、道路、建築、環境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目前,謝家集區採煤沉陷區已形成穩沉區,具備生態修復條件。
“我們一期項目投資是16.66億元,面積10700余畝,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遊則遊’的方式,在保持原有土地屬性基礎上進行生態修復。”孟慶超説。項目治理重點為生態修復,旨在營造“城市綠腎”,調節區域水環境。區域內不僅種植了杉樹、銀杏樹等50余種樹木,還有音樂噴泉、異形透光涼亭、觀光棧道等遊覽設施。
“以前都是拉煤的車,煤灰大,現在變成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公園,一家人可以來散步,真是太好了。”附近居民程女士興奮地説。
目前,淮南市正以春申湖片區為重點推進城市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打造城市生態修復示範區、資源型城區轉型樣板區。“二期是5800多畝,現在修復工作已經開始啟動,未來還有三期、四期,整個項目所有修復面積加在一起3萬多畝。”孟慶超説。
該市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注重源頭治理、推進綜合防治,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持續凸顯,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淮南漸行漸近。
轉變發展方式 壯大新興産業
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近年來,淮南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明確了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和文化旅遊七大産業,加快新興産業佈局。
在淮南高新區的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塊能彎曲、可折疊的顯示屏吸引人們的眼球。“我們研發的柔性OLED主要應用到手機和車載系統上。”該公司負責人曹緒文説。
據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顯示技術研發和産品製造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專業從事硅基OLED、柔性OLED、顯示驅動IC等技術開發,産品廣泛應用於VR/AR、電子取景器、微型投影儀、車載等領域。目前企業在安徽淮南、廣東深圳、江蘇南京等地擁有研發和生産基地。
“當地政府對新型顯示産業支援力度大,廠房由政府代建,我們可以‘拎包入住’。”曹緒文介紹,淮南K1工廠于2023年3月建成投産,年産120萬套柔性OLED模組,年産值可達到2億元。
淮南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雙喆介紹,當地立足新型顯示産業特色優勢、配套優勢,依託合肥蚌埠新型顯示龍頭企業協同發展,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顯示終端整機製造帶動上下游産業聯動的鏈條式發展格局。“我們聚焦區域內産業鏈短缺環節,與合蕪蚌滁等地産業實現配套發展、錯位發展,重點聚焦顯示整機製造和下游部品加工生産配套項目,積極引入注塑、衝壓、模組、整機製造等上下游企業,形成産業鏈閉環。”
目前,淮南高新區新型顯示産業園已簽約新型顯示企業24家,總簽約面積38.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40億元。另外,當地還緊盯大項目、好項目,精準高效開展産業鏈招商,先後引進無錫變格、埃夫利舍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和中銀智慧顯示製造等一批重大項目。
通過走訪發現,這些企業儘管落戶淮南高新區不久,但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2018年2月28日,淮南高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安徽省第六個國家級高新區,其産業定位明確,重點培育大數據、新型顯示兩大特色産業,延伸發展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等新興産業。
近些年,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的相互碰撞、交織中,淮南一直在想辦法、出新招。
位於淮南經開區的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綜合製劑生産車間一片繁忙,藥液通過配製、灌裝、凍幹、軋蓋等工序,最終被包裝下線。“3號生産線一天能生産35萬支克林黴素,整個過程實現了自動化。”該公司總經理柳應貴説。
據介紹,該公司現已形成非致敏性抗感染藥、心腦血管藥、呼吸系統用藥、麻精類等多個領域。建有凍乾粉針劑、粉針劑(含頭孢菌素類)、小容量注射劑等多條生産線。“我們加快推進新産品研發和技術升級,藥業規模已躍居淮南市醫藥工業企業首位,處於安徽省內醫藥工業企業前列。”柳應貴介紹。
國瑞藥業産品研發前期投入成本高、資金佔用大,淮南經開區稅務局了解情況後,推出“一企一策”個性化專屬精細服務,組織青稅專班服務隊成員與企業簽訂包保責任書,啟動“訴求線上快響應+專班入戶精輔導”高效訴求響應機制,以優質的服務鼓勵企業投入科技研發,讓企業享受到2500余萬元的研發加計扣除優惠,“真金白銀”源源不斷注入企業“資金池”。
淮南經開區把生物醫藥産業作為重點産業加以培育和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醫藥産業基礎。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其中年産值億元以上企業4家,年産值10億元以上企業1家。擁有醫藥核心企業及産業關聯企業36家,主要依託國瑞藥業、山河藥輔等龍頭企業,産品涵蓋原料藥、藥用輔料、化學藥劑、生物制藥等領域。醫藥産業産值從2003年到2022年年均增長13.3%,實現穩步較快增長。目前該區已啟動醫藥化工園區擴區“1351”規劃,拓展産業發展空間,向千億大健康醫藥産業基地目標奮進。
淮南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産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行動,推動淮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