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産業 > 

六安 推動産業嬗變 逐夢青山綠水

發表于:2023-12-22 11:30  作者:李明傑、袁野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沈好好

(記者 程兆/攝)

六安市裕安區勝緣食品有限公司內,工人在包裝紅燒鵝塊。 

(記者 程兆/攝)

霍山縣落兒嶺鎮六萬情峽風景區內的人工瀑布和竹筏漂流。 

(記者 程兆/攝)

豪斯特汽車零部件車間裏,機械手臂正在對汽車零部件進行焊接加工。 

六安是一片英傑輩出的紅色土地,也是一片充滿生機的發展熱土。近年來,六安市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上海對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重大發展機遇,加快轉型步伐,培育産業集群,增強發展動能,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向上走、向前走的良好態勢。

一輛車,拉動一方産業

“鏈”上合肥,借勢借力,加快合六同城化,既是六安的發展之要,也是六安的先天優勢。

該市搶抓合肥市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契機和輻射周邊萬億級智慧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産業集群的機遇,重點圍繞合肥蔚來、比亞迪、大眾(安徽)、江淮等整車企業,全力加快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配套基地建設。

12月5日,六安市開發區安徽豪斯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片熱火朝天,生産線全速運轉,工人師傅正全神貫注地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確保訂單如期交付。

“我們公司主要生産汽車A/B柱、防撞梁等汽車車身熱成型零部件,産品主要配套比亞迪、理想等客戶。”公司負責人張靜介紹道,自今年4月試産以來,産值已達2.3億元。

“六安具備較強的汽車配套産業基礎優勢,已初步形成齒輪、軸承、電機、基礎結構件、磁性材料等較為完整的汽車配套産業鏈。”六安市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徐慶傑介紹,目前開發區已引入智慧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23家,立中集團、文燦股份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核心配套商投資項目相繼落戶。“到2025年,六安市開發區智慧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産業園計劃引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100個,帶動相關産值不低於1000億元。”

搶抓智慧電動汽車産業發展的窗口期,六安市選定距離合肥50公里最佳配套半徑範圍內的六安市開發區、金安開發區、六安高新區、舒城(杭埠)開發區為主平臺,分別規劃建設高標準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配套園區。

六安市開發區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蔚來(六安)汽車零部件産業園;金安區明確“一核三區”總體佈局,總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裕安區在高新區規劃4.18平方公里配套園區,出臺《支援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舒城縣分別在城關園區、杭埠園區規劃用地4712.4畝,優先保障智慧電動汽車配套産業項目落地,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把智慧電動汽車配套産業納入發展重點。

同時,六安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長的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配套基地建設指揮部,下設招商縱隊、容量與挖潛縱隊、落地推進縱隊“三縱隊”,全方位推動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配套基地建設。

一系列實招實策下,六安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項目加速推進。今年以來,全市新引進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鏈項目53個、總投資377.15億元。

一座“園”,譜寫“山海共情”

12月5日,位於六安市金安經開區的六松現代産業園裏,不少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不少企業正加班加點生産。

在安徽艾科智創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廠房,機器轟鳴、工人忙碌,剛剛從生産線上下來的電子面單,一摞摞整齊擺放,等待發往各家快遞公司。

安徽艾科智創是一家來自上海市松江區的企業,主要生産高端不幹膠材料、大型涂布生産設備等。“公司目前滿産一天可以生産約25萬平方米的電子面單,同時製造生産電子面單所需印刷機、涂布機、涂膠機。”公司執行董事趙紅説,2021年公司落戶以來,如今已擁有7條自動化工藝生産線,今年産值有望達到3億元。

艾科智創的落戶是上海、六安兩地結對合作、“山海共情”的一個縮影。2022年5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確定上海市對口合作六安市。在此之前,六安市已與上海市松江區舉行了結對合作幫扶“雲簽約”儀式。同年10月8日,兩地對口合作的六松現代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揭牌。

“截至目前,園區共引進億元以上産業項目6個,總投資77億元,其中上海項目4個,總投資70億元。”六松現代産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健説,園區堅持以産業為綱、以項目為重,圍繞規劃、招商、運營一體化服務智慧,聚力開展招商引資,同步推進“科創+産業+金融”融合協同發展。

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凝聚高品質發展新動能。“六安堅持把與上海對口合作、與松江區結對合作幫扶作為縮小發展落差的重大機遇。”六安市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該市聚焦“上海研發+六安製造、上海市場+六安産品、上海總部+六安基地、上海企業+六安資源”的合作路徑,堅持與上海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對口合作以來,該市新簽約上海投資項目37個,總投資159.9億元。

一隻鵝,帶富萬千鄉民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寒冬時節,走進位於六安市裕安區固鎮鎮的安徽展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只見一隻只皖西白鵝正引吭高歌,基地負責人江衛軍忙著察看白鵝生長狀況。

“這些鵝可不是一般的鵝,而是我們的種鵝。不誇張地説,它們肩負著保持皖西白鵝血統純正的使命。”江衛軍説道,皖西白鵝是一種優秀的中型鵝品種,近年來公司與科研機構合作,逐漸實現了從鵝苗繁育到種鵝培育留種技術管理的全程跟蹤服務,使皖西白鵝生長週期內的技術管理有了可靠保障。“今年,皖西白鵝供不應求,預計産值達1.2億元,實現利潤2000萬元。”

今年以來,六安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鵝産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做好“畜頭肉尾”“農頭工尾”農業增值文章,充分發掘當地鵝産業潛在資源優勢,擴大産業規模,延伸産業鏈條。

走進六安市勝緣食品有限公司,一股濃濃的鵝香味在車間瀰漫。在展廳可以看到,真空包裝的香辣鵝、竹鹽鵝、清湯鵝塊、紅燒鵝塊等産品琳瑯滿目,令人垂涎欲滴。

“皖西白鵝不僅鵝肉好吃,鵝掌、鵝頭做成特色食品也很受市場歡迎。”公司行政總監蔚德寬介紹説,公司主要做鵝肉的深加工,目前已建成屠宰、加工、銷售一條龍團隊,預計今年銷售預製菜鵝30萬隻,實現産值5000萬元。

除了鵝肉,鵝毛、鵝絨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容小覷。六安海洋羽毛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羽絨製品的企業。2018年,在六安市委、市政府鼓勵和支援下,企業與皖西學院開展産學研合作,成立了創新研發中心,開啟了科技研發助推産業升級之路。“這幾年,我們公司效益不斷提高,不僅生産各種高、中、低檔水洗羽絨羽毛,還生産羽絨被、羽絨枕等床上用品,並申報註冊了自有品牌。”公司副總經理張文軍介紹道,公司去年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今年有望再上新階。

一隻鵝,成就一方産業,帶富萬千鄉民。“目前,六安市已形成一條集孵化、養殖、水洗加工、羽絨服被加工、羽毛工藝品加工為一體的鵝全産業鏈。”六安市商務局局長馬同明介紹,以鵝絨加工為例,六安已成為全國羽絨四大集散地之一,全市擁有24個羽毛(絨)交易市場、142個羽毛(絨)收購站和數以萬計的羽毛(絨)商販,年總産值超百億元,出口超1億美元。

一路景,招引四方來客

千里大別山,主峰在霍山。綠水青山是霍山人的驕傲,踐行“兩山”理念,霍山走在前頭,也嘗到了甜頭。

冬日,走進位於霍山縣落兒嶺鎮的六萬情峽景區,民國風情的電影小鎮,身臨其境的實景演出,懷舊卻又充滿新意。

六萬情峽所在的落兒嶺鎮地處大別山腹地,扼皖鄂之襟喉,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2020年,我們打造這一文旅項目,目前景區一期項目已全部完成,包含電影小鎮、實景抗戰劇場、六萬情峽峽谷、飛天威壓、步步驚心等多個景點。”六萬情峽文旅公司總經理楊偉濤介紹,自去年5月營業以來,景區已接待遊客160余萬人次,成為四方遊客的“網紅打卡點”。

住得舒心,玩得才開心。依託景區的區位優勢,落兒嶺鎮還精心發展民宿經濟,形成了“農家樂、民宿、特色品”的“美麗鄉村+旅遊”格局。

距離景區車程5分鐘的“歸園”民宿是由原“三線建設”老廠房改建而來,負責人是“95後”小夥田發軍。“我之前是在合肥從事酒店管理,得知家鄉旅遊業發展很好,就返鄉做起了民宿。”田發軍説,“歸園”民宿建成運營後,多渠道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5.4萬元。

背靠青山綠水,建設“旅遊強鎮”,推動鄉村振興。如今,落兒嶺鎮已建設了霍山大峽谷漂流、六萬情峽兩大景區,招引了白鷺園、花築等高端民宿品牌。“全鎮旅遊從業人員超3000人,旅遊服務經營主體100余家,民宿床位1800個,每人平均增收超1.2萬元。”落兒嶺鎮黨委副書記陳琳介紹道,旅遊産業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産業、富民産業。

近年來,霍山縣以六安市“800公里大別山風景道”建設為契機,依託“親山近水”優勢,立體推進“全景霍山、全域旅遊”建設,培育綠色經濟新支柱。目前,全縣共有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

旅遊業要想可持續發展,關鍵還要“藏富於民”。該縣投入26.6億元建成總里程150公里串聯全縣所有鄉鎮的“最美環線”,推出休閒農業遊、養生度假遊、酒鄉茶鄉體驗遊等12條精品旅遊路線,帶動沿線近2萬人致富增收。今年1月至10月,霍山縣共接待遊客1106.4萬人次,綜合收入65.95億元。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