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 > 

安徽製造業投資何以持續發力

發表于:2023-12-06 11:02  作者:吳量亮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今年前10個月,安徽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6%,比全國高1.7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4%,高於全國19.2個百分點,連續22個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

製造業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成為拉動全省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構築新支撐。

製造業投資這項指標為何重要?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安徽製造業投資為何能實現持續高品質增長,這又預示了什麼?

注重擴大有效投資,製造業投資的關鍵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

——2021年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長14.6%,2022年增長21.5%,今年前10個月增長25.4%。前三季度,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長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151.3%

在來安縣,總投資達126億元的滁州捷泰新能源年産18GW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目前每天産能700萬片,已成為當前先進的N型電池有效産能最大的基地。“項目進入三季度後,先進産能的優勢在光伏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凸顯出來,我們的産能、市場份額不僅沒有受到壓縮,還在逆勢提升。”捷泰新能源總裁張滿良説。

近年來,滁州市緊盯光伏産業頭部企業、關鍵環節,大力實施産業鏈招商和應用場景招商,持續擴大投資,推動光伏産業規模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産值連續兩年實現翻番,今年前10個月首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60%,全年預計將超1300億元,成為我省打造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産業集群的生動實踐。

投資,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的乘數效應大,效果顯現快,有利於經濟穩增長、增後勁。而抓製造業投資,可謂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關鍵中的關鍵。

建設智慧綠色的製造強省是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上展現更大作為,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加快壯大數字經濟,前瞻佈局未來産業,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加快構建具有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徵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投資工作關係經濟發展全局,要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強化工業投資特別是製造業投資的關鍵支撐,開展好“投資安徽行”等系列活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門把“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製造業投資作為重要抓手,大力推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通過“雙招雙引”抓簽約、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建成項目抓投産達産,推動全省投資保持穩步增長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長近11.1%;2021年增長14.6%,2022年增長21.5%;今年前10個月增長25.4%。

“製造業投資既是當前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也是未來産出的‘發動機’,對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牽引和推動作用。”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説。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長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151.3%,製造業在穩投資、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抓住投資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全鏈條”“抓投資重在抓製造業”,不但在全省上下深入人心,而且成為安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標誌性舉措。

“投資安徽就是投資未來”,這在投資界正形成廣泛共識

—今年前10個月,納入全省“雙招雙引”平臺調度的汽車項目1025個、同比增長68.3%,總投資額7576.5億元、同比增長46.9%;全省光伏和儲能領域共簽約和開工項目388個,總投資額6586.6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

11月21日,大眾汽車(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合肥投産。包括在合肥建設大眾汽車集團除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在內,大眾近年來計劃在皖總投資超過230億元。今年底前,大眾在合肥建設的年産能35萬輛的電動汽車工廠,將正式投産。“重注”安徽,已成為大眾謀篇佈局的全球戰略支點。

“製造業投資是固定資産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製造業企業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産的經濟活動。”省統計局負責人説,“製造業投資主體是企業,市場化程度高。製造業投資意願的強弱,反映企業的信心和預期。”

當前,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各省份都大抓招商引資,安徽何以持續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

善弈者謀勢,大企業、大企業家尤其如此。

從省域看,地連南北、承東啟西的安徽,兼具區位交通、科技創新、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等優勢,正處於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

對政府及各部門來説,用專業的手法、步法和打法抓製造業投資,更好地把企業家的預期變成實實在在的項目,才能把發展機遇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果,做到事半功倍。

堅持“科創+産業”“龍頭+配套”,堅持創新引領、以強促大,安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摸索出遵循産業發展邏輯並行之有效的打法,正形成安徽“雙招雙引”、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特色品牌。

“近年來,省十大新興産業工作專班發揮重要作用,大力推進製造業‘雙招雙引’,加強重點項目協調調度,優化項目服務和要素保障,促進了製造業投資更快增長。”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説。

投資者真金白銀、連續不斷的投入,是對安徽營商環境的最大認可。

今年前10個月,全省納入“雙招雙引”平臺調度的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項目1025個、同比增長68.3%,總投資額7576.5億元、同比增長46.9%,其中已開工項目267個、同比增長8.9%,已投産項目178個、同比增長40.2%。安徽光伏和儲能領域共簽約和開工項目388個,總投資額6586.6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

“投資安徽就是投資未來”“投資安徽,就是與機遇同行”,這在投資界正形成愈加廣泛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看好安徽、投資安徽。

支撐性指標高度匹配,持續擴大的製造業投資預示著發展後勁可期

—10月末,安徽省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7.67萬億元,同比增長15.53%,增速連續11個月位居全國第一。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55.79%

藍鷹玻璃公司是位於阜陽市的一家多品種玻璃製造企業,眼下正積極升級設備,提升數字化水準。“我們看好經濟持續回暖向好,目前正是推進技改、練好內功的好時機。因此借助銀行信貸支援,通過技改推進降本增效,提高産品市場競爭力。”公司負責人龐松濤説。

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安徽持續推動全省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邁進。其中,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製造業企業技術改造需求強烈、潛力巨大。

“技術改造投資具有逆週期特徵,增長韌性明顯強于新建投資和擴建投資,對製造業投資支撐作用顯著增強。”省統計局負責人説。

今年前10個月,安徽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7.7%,比前三季度加快1.2個百分點。

各地、有關部門聯合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專項工作機制,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援。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安徽省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7.67萬億元,同比增長15.53%,增速連續11個月位居全國第一,高於全國4.62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4818.97億元,同比增長55.79%,較年初增加1511.38億元。

“經濟興、金融強是經濟金融運作的基本邏輯和良性互動的客觀規律。”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負責人表示,中長期貸款用於企業擴大産能等投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與製造業投資關係密切。“安徽各項貸款增速在全國保持領先,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産業、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等重點領域信貸持續高增長,充分反映了安徽實體經濟恢復和高品質發展的良好態勢。”

“從製造業貸款餘額、工業用地、項目開工率等支撐性指標看,安徽製造業投資增長是實在的、高品質的。”省統計局負責人説。總體看,安徽製造業投資呈現出增速逐年加快、大項目明顯增多、支撐性指標高度匹配等顯著特徵。

當下的投資結構,很大程度上就是未來的産業結構、産出結構。

堅持走“科創+産業”發展路子,激活製造業投資變數;持續招引高品質項目,穩住製造業投資增量;堅持以技術改造投資為重要方向,挖潛製造業投資存量;用好金融工具,提升製造業投資“水池”的容量……

一系列真招實措持續發力擴大製造業投資,預示不斷優化的産業結構、未來的高品質就業、不斷提升的個人收入和財政收入水準,預示製造強省建設的紮實推進,預示安徽發展的巨大潛力、強大後勁。

放眼未來,安徽發展的熱潮必將持續涌動。

現在的安徽,期待更多有眼光的人才和企業加入,共創共用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