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加速鍛造“新引擎” 澎湃“長三角之心”

發表于:2023-12-07 11:15  作者:張敬波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風吹滬蘇浙皖,潮涌“一地六縣”。

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滬蘇浙皖四地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馳而不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位於長三角地理中心的“一地六縣”,2022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5700億元,繪就了一幅區域協同發展的澎湃畫卷。

“一地六縣”,即上海光明集團綠色發展基地(白茅嶺農場),江蘇省溧陽市、宜興市,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和安徽省郎溪縣、廣德市。

廣德市地處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是我省唯一一個與江蘇、浙江都接壤的縣級市,素有“皖東南門戶”之稱,是名副其實的“長三角之心”。近年來,該市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錨定“追趕江浙、爭先江淮”目標,奮力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安徽縣域排頭兵。

産業互融

加速鍛造“新引擎”

11月17日至18日,2023年長三角“一地六縣”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論壇在廣德市召開。

“一地六縣”的約會緣起何時?

2018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首次提出共建“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産業集中合作區戰略構想。“一地六縣”從此展開了緊密合作。

本次論壇以“搶抓萬億新機遇 打造區域汽車新生態”為主題,合肥工業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相關負責人,“一地六縣”相關負責人共130多人參加。共同商討發揮汽車零部件製造特色産業集群配套支撐作用,加強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對接,構築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作為“三省通衢”的廣德市,近年加快資源整合、發展規劃和戰略實施步伐,形成完備的汽車産業鏈,被認定為省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産業集群基地。其中,有深耕汽車零部件高端輕量化領域的永茂泰、華域皮爾博格;有致力於智慧底盤系統製造的亞太汽車;有先進汽車電子製造的PCB産業園;更有全國首屈一指的兩大汽車研發及檢驗檢測中心等規工企業65家,在建、待建45家企業,包括華域皮爾博格(電機殼及缸體)、尋鈉(新能源汽車電池)等企業,預計全部投産後産值將達300億元。

廣德與汽車結緣于2007年,當年上汽通用國內首家、全球第11家研發測試中心落戶廣德;2012年9月,依照通用汽車全球試車場標準建造,具有國內領先技術、完善設備的研發測試中心正式竣工;2017年11月,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與廣德簽約,打造綜合性第三方國家級汽車公共檢測服務平臺;2020年11月20日,國家機動車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廣德基地舉行啟動運營儀式……

“近年來,我們全方位參與長三角區域産業分工合作,重點承接高産值、低能耗、無污染、帶動強、輻射廣的産業合作項目和研發試驗中心。”廣德市發改委總工程師李廣寧告訴記者,隨著龍頭企業紛紛落地,該市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特色産業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愈發凸顯,産業集群迅速壯大。

項目聯動

構建開放“新高地”

11月19日上午,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廣德尋鈉鈉離子電池製造基地項目開工。這是長三角(宣城)産業合作區首個百億製造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鈉電池電芯基地。

在2023年廣德市三季度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16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投資50億元的安徽青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産10GWh鈉離子儲能電池及5GWhPack線項目位列其中,這是廣德引進的又一家鈉離子電池行業高科技企業,實現了在大體量企業和新賽道企業招引上的新突破。

項目的接連落地,離不開招商引資的全方位服務。廣德市堅持項目一體共建,堅持招商頂格推進組、尖刀班、專業招商隊一體聯動、協同作戰。截至10月底,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109個,協議投資額706.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90.8%。

11月20日,長三角“一地六縣”主要負責同志聯席會議在廣德市召開,會議簽訂了《2023年長三角“一地六縣”産業合作發展協議》,就文旅産業、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增強交流學習,充分挖掘“一地六縣”園區平臺和産業優勢,促進産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聯合打響“一地六縣”長三角産業合作區品牌。

就在此前的11月8日至9日,安徽省委常委會在宣城市現場辦公,省委主要領導要求做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文章,持續謀劃推進“一地六縣”産業合作區建設。

今年以來,廣德市緊扣工業強市“6543”計劃,錨定新能源産業發展方向,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隨著一批龍頭項目入駐,現已形成儲能電池、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三大新能源産業板塊,年産值達120余億元。

生態共建

著力打造“綠心臟”

“一地六縣”地理空間格局,與“青吳嘉”(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包括青浦、吳江和嘉善)在地理空間上遙相呼應,有利於充分發揮上海市牽頭引領作用。同時,可與長三角“金邊”(滬寧線)、“銀邊”(滬杭線)形成相得益彰的“綠邊”(寧杭線)。

作為“中國竹子之鄉”和“中國黃金芽第一縣”,廣德市近年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持續完善與毗鄰地區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機制,先後與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江蘇溧陽市以及郎溪縣等地環保部門建立聯席會議、環境應急聯合處置、聯合檢查、項目建設、飲用水源地品質通報及風景名勝區緩衝區環境現狀通報等六大聯防制度,在流域國控斷面水質保障、礦山治理修復、“三線一單”成果應用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2022年10月,廣德盧村鄉與安吉孝豐鎮簽訂了《浙皖兩省夏陽溪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標誌著全省首個跨“省、縣、鄉鎮”三級橫向生態補償正式實行;國家獨立工礦區項目成為探索廣德“礦山+”産業發展新模式的創新實踐。一項項合作的落地,彰顯出“一地六縣”正以積極行動守護綠水青山,讓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更鮮亮。

在廣德市,有一條借力竹資源打造的風景廊道“竹鄉畫廊”,2022年被確定為全市“一號工程”。“‘竹鄉畫廊’旅遊風景道建設將打通與安吉、長興、宜興等地的旅遊路線,助力‘一地六縣’實現旅遊資源互通共用。”廣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胡孝武介紹。據統計,僅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該市就接待遊客101.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87億元,其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遊客佔總量的75%。

廣德市離上海、南京和杭州均在200公里以內,是國家生態縣、第一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中國天然氧吧。為推動“綠”生“金”,該市緊扣異地養老、候鳥式養老、療養式養老、田園式養老等市場需求,打造微度假與康養結合式的“鄉村旅居”,並拿出“竹鄉畫廊”最精華地段打造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先行區。今年前9個月,當地接待來自長三角地區康養旅遊人群345.2萬人次,同比增長58.6%。

2022年,“一地六縣”簽署《廣德宣言》,發佈“長三角之心”康養遊推薦線路和優惠政策;2023年8月31日,上海市長三角辦公室、安徽省發展改革委調研組一行赴廣德開展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工作聯合調研。

在11月18日出爐的“2023年中國中小城市高品質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中,廣德市位列“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94位,較2022年度前進1位。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