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蕪湖市“雙招雙引”動員大會上,紫雲英被形象作為喻體,用來形容人才招引,不僅要創造環境,還要改善土壤。同年8月,紫雲英人才計劃被正式推出。
根據蕪湖市最新發佈的紫雲英人才計劃成果顯示,2021年以來,全市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267個、領軍人才671人、高端人才5591人、大學生17.55萬人,人才總量已達108萬人。
此外,新入職大學生數量從2020年1.6萬人,增長到2021年3.3萬人、2022年6.7萬人,今年1-9月已招引大學生7.55萬人。
數據可以看出,兩年來,通過紫雲英人才計劃的持續實施,蕪湖引賢招才之門敞得更開,各類人才“百花齊放”。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吸引人才,首先要了解人才看重什麼。
“安居樂業”是人才考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擁有良好的事業空間、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具備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滿足住房、教育、醫療等實際需求,只有做到兩不誤,才算是上等的“攬才好招”。
在政策優化上,蕪湖市頂格推進,對標滬蘇浙和其他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破解以往人才政策“碎片化”“分散化”問題,將人才政策進行系統整合、迭代升級。
組建市人才發展集團,著力打造全市人才工作的“總服務商”和城市HR;突出向用人主體鬆綁授權,將人才評價權交給企業;注重柔性化引才,在上海自建長三角 G60科創走廊蕪湖産業創新中心;高標準建設安徽創新中心,打造面向安徽省、服務長三角的人才創新“共同體”……
創新做法,換來創新人才。
截至目前,蕪湖已意向落實高層次人才項目30個(其中院士領銜項目2個)。全市擁有院士工作站10家,省級以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8家,與6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關係,校地合作設立56家公共研發平臺。
同時,深化産教融合,已支援高校、職業院校開設訂單班100個,以校企項目化合作方式定向培養産業人才4627人。並鼓勵支援在蕪湖高校、職業院校設立“産業教授”流動崗位,454名企業高層次人才、能工巧匠在校擔任“産業教授”。
除了注重在體制機制、服務保障等方面做文章外,蕪湖還在薪資補貼、落戶住房等“真金白銀”上繼續發力,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
一直以來,蕪湖市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先後設立5億元大學生創業基金、5億元“雙創”孵化基金、3億元科創投資基金,全市人才專項資金投入由2021年的2億元增加至今年的5.7億元。
在蕪湖,本科生落戶最高可享受20萬元、夫妻雙方可疊加享受40萬元的購房補貼。並建立惠企惠才政策網上超市,上線運作“蕪湖紫雲英人才服務平臺”,打造政策兌現“網購式”體驗,目前全市已累計兌現人才資金5.85億元、惠及各類人才10.3萬人次。
為給人才創新創業和工作生活提供優質便捷服務,蕪湖市還建立了高層次人才服務清單,發放“人才綠卡”“人才服務卡”,提供隨遷配偶就業安置、子女入園及義務教育等服務事項,讓各類人才在蕪湖擁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
當前,蕪湖正處於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上升期和關鍵期,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東數西算”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在蕪湖疊加,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蕪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按照計劃,“十四五”期間蕪湖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00個、領軍人才1000人、高端人才1萬人,累計引進大學生30萬人。在為廣大人才施展才華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廣闊的舞臺的同時,推動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