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産業 > 

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高效賦能,讓語音與製造深度共融

發表于:2023-09-20 16:25  作者:   來源:中國網韻動安徽  責任編輯:陳紫芊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作為人工智慧領域重要分支的智慧語音,已經成為萬物互聯時代人機交互的關鍵入口,在製造業場景下也實現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行業規模保持穩定增長,行業發展迅速。  

隨著智慧語音在製造業裏的深入使用,更多精細化、標準化、場景化的需求和應用也對智慧語音技術提出了不小的挑戰。2021年,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作為智慧語音領域全國唯一且合肥首個獲批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正式獲批成立,落地科教基地合肥中國聲谷園區。中心致力於打造高水準有特色的國家製造業智慧語音共性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成為中國智慧語音産業關鍵共性技術的供給源頭,實現語音與製造深度共融。  

科研攻堅,打造“小核心、大協作”創新體系

“智慧語音技術不僅可以解放人們的雙手,它的實際應用場景遠比想像中要廣泛。”無論是汽車、手機、家電領域的語音交互,還是用於工業設備的預測性維護、設備異常診斷的聲音診斷,還是汽車的音效、背景聲還原的聲場構建,智慧語音技術早已運用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  

問:中心採用“企業+聯盟”形式組建,其“小核心、大協作”的創新體系會為智慧語音技術助力製造業上中下游的聯合發展帶來哪些幫助?中心所秉持的技術優勢有哪些?  

吳江照:中心“小核心、大協作”的體系能夠集中核心資源,更好地在關鍵共性技術實現突破,形成産業創新生態系統。小核心匯聚了國內智慧語音領域內的龍頭企業,中心作為小核心的發動機,驅動股東單位以及聯盟的協作和運轉,輻射帶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大協作一方面有助於避免陷入閉門造車的窘境,來自股東單位和聯盟的海量真實需求將匯聚到中心,促進中心為行業提供更好、更急需的服務輸出;另一方面,開放、合作的創新理念進一步促進了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技術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和發展,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水準和産值規模。  

目前,中心的多語種交互技術全球領先,中心與華為、車企諸多合作夥伴的對比測試也領先國外的競爭對手;工業聲學技術國內領跑、國際並跑:聲學成像實現50米遠距離小于1°的精準定位,同時在聲音故障診斷方面,也拿到了DCASE國際賽事冠軍;搭建的AI雲平臺每天提供十幾億次訪問,高效且穩定無故障。集中力量辦大事,解決共性技術“卡脖子”問題,可以説是中心整個創新體系的重要優勢。中心擁有200多人的專業團隊,背靠科大訊飛、寒武紀等股東單位及中國語音産業聯盟,可以幫助我們連結到更多的行業資源,將高校、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龍頭企業等拉到一起,共同推進技術研發及産業化進程。  

安全生産,工業AI保駕護航

“科學技術的進步,除了促進生産力的發展,也是將人從繁複枯燥的生産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實現人對自我價值的探索做出貢獻。”在安全生産領域,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依託成熟的工業聲學技術,打造的智慧巡檢方案、工業設備預測性維護、聲紋質檢系統已經成熟運用到電力、礦場等重要行業和重要設備上,為實現智慧製造在質檢預檢環節的無人化、智慧化提供重要幫助,彌補現階段在質檢預檢環節的技術空白。  

問:安全是工業企業永遠的話題,企業離開安全就談不上生産,更談不上經濟效益。中心聚焦安全生産領域落地了哪些應用方案?與傳統的人工保障相比,中心的解決方案有哪些優勢?能否介紹一個實際應用案例?  

吳江照:中心在工業聲學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發落地了“關鍵設備預測性維護系統”“智慧巡檢方案”“聲紋質檢系統”這三個解決方案,為工業生産安全提供系統化、智慧化、可視化的保障,在提高生産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及主觀性、品質反饋更全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心也希望通過技術的研發升級,將人力從重復性強、生産環境惡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鼓勵人們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結合中心聲學成像技術構建的智慧巡檢方案,與傳統的人工巡檢相比,優勢主要體現在:可以實現系統7×24h全天候運作,巡檢效率高;降低安全風險,規避或者減輕人工巡檢的安全風險;統一巡檢標準、提高準確性,能夠更準確地檢測問題和異常,避免人為主觀判斷的誤差;數據記錄和分析,智慧巡檢可以生成大量的數據,為後續的決策提供支援。  

目前,中心研發的聲紋質檢系統已經在微特電機生産企業和高端智慧家電製造企業中得到了實際應用。在高端智慧空調生産線中,中心採用智慧語音技術和聲紋技術對産品功能進行檢查,並結合公司的工業視覺檢測系統對標簽、外觀進行檢測,真正實現了替代人工質檢。  

探索AI語音技術,多語種助力企業出海 

問:智慧語音技術是萬物互聯時代實現人機交互的關鍵技術,也是實現一帶一路語言大互通的基礎技術。面對中國智造出海、多語種技術卡脖子問題,中心所秉持的技術優勢有哪些,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  

吳江照:中心研發的多語種語音技術産品的服務方向,一是多語種人機交互系統,應用在汽車、手機、家電等語音交互助手上;二是多語種翻譯,包括出國交流,相關文獻的翻譯,出口大飛機的設備説明書翻譯等;三是一帶一路上的應用,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經濟交流。  

面對中國智造出海、多語種技術卡脖子問題,中心在核心演算法研發上,和科大訊飛深度合作,多語種演算法技術保持國際領先;在數據資源積累上,和國內國際上的外國語學校保持合作和交流,同時構建了自己的語音資源團隊和外語專家團隊,保證多語種數據資源;在工程化層面,依託AI中試雲平臺,讓演算法到平臺服務的速度和穩定性大幅提升;同時在全球建立多語種服務AI算力中心,保障服務的快速可達。  

高效穩定,中試語音雲平臺助力創新成果加快轉化

問:中心構建的中試服務平臺能為企業提供哪些實質性服務?平臺每天支援14億次的AI交互服務,託管1萬+AI模型,這樣超大量的訪問和託管,中心是如何保證平臺的高效性和穩定性的?  

吳江照:中試平臺的創建初衷在於推動企業的智慧化轉型,降低人工智慧技術的門檻,並以此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AI生産應用平臺。實質性的服務主要分為兩塊,一是科研型企業,中試平臺主要為其解決工程化研究的難點,提供數據處理、數據標注等技術支援,幫助企業降低技術層面的投入成本,提高科研效率。二是應用型企業,中試平臺為其提供高穩定性、高效率的託管及編排服務,幫助企業將模型系統化、輕量化的應用起來,解決企業在實際應用層面的問題,提高企業的生産效率。  

中試平臺的穩定高效運作,離不開中心高可用的系統架構與專業人才團隊的保障。中心敢於引進最前沿的開源技術,在開源技術的上進行深度改造定制,實現先進技術的平穩落地。同時,中心在全國建設多個站點,滿足全國用戶的高效使用,也為基礎設施(網路、機房)的突發故障做好相關預案和應對方法,依靠我們自研的調度框架,可以實現流量秒級遷移。除此之外,中心引進先進的SRE理念,有一個千億流量錘鍊的運維團隊,7×24h全天候待命,這也是至關重要的。  

工業之眼,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問:如果用“智慧檢測賦能智慧製造”來概括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您覺得該如何理解?中心打造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為人工智慧品質評估與標準化建設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吳江照:檢驗檢測的本質屬性其實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目前檢驗檢測的具體成熟運用場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強制檢測、自願檢測、認證。檢測在製造業中一直都有,但是存在著低效、投入大、波動大和誤差大、無法回溯的問題。  

通過智慧檢測,可以幫助實現高效、穩定、可量化、可回溯的測試手段和結果;但這種方式絕對不是一些資訊化系統就可以解決,需要借助於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技術,再結合相關的軟硬體方案、機器人方案才能實現;從抽檢到全量檢測,進一步提升智慧製造的品質。  

中心打造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可以在核心技術上做到引領,幫助製造業企業建設全球領先的測試實驗室;同時促進行業標準的建立,中心是智慧語音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副理事長單位,通過企業領跑者計劃和行業龍頭企業合作;與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共建了聯合實驗室,並與國際權威機構SGS達成戰略合作,實現雙方檢測能力的互認。(來源: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