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為統一的勞動力和人才市場,做好新時代鄉村人才工作。為響應國家號召,助力鄉村振興,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青力量創未來”社會實踐隊于6月28日—7月13日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固鎮大蔣村、白蓮坡鎮等地開展了關於鄉村振興背景下勞動力雙向流動助力鄉村發展的調查。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和調查勞動力流動在促進地方産業文化多維發展的重要作用,為研究地區勞動力資源流動配置、促進鄉村振興提供重要幫助。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勞動力雙向流動正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途徑。此次調研範圍涵蓋了蚌埠市固鎮縣王莊鎮大蔣村、白蓮坡鎮、江淮糧油有限公司,以及長淮衛鎮和鳳陽縣臨淮關鎮長春社區。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會,全面了解了鄉村振興政策以及在當地取得的成果,特別關注了勞動力雙向流動對鄉村發展的影響。
勞動力雙向流動:鄉村振興的推動力
6月28日,在蚌埠市固鎮縣的王莊鎮,團隊成員深入大蔣村,發現勞動力流動現象普遍存在。外出勞動力打工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對於水準收入較低的非農勞動力而言,勞動力流動所帶來的轉移收入更多地僅能用於滿足農村家庭的基本溫飽,難以真正地帶來對鄉村的發展和振興。因此,團隊成員提出了勞動力雙向流動的提案,鼓勵在城市工作的人才回流鄉村,為鄉村振興事業作出貢獻。
圖為實踐隊員在大蔣鎮調研過程中採訪當地居民。
在參與鄉村振興産學研教基地揭牌儀式上,實踐團隊表達了未來將與大蔣村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同時探索可推廣深入的雙向流動機制。總結會議和調研報告的編寫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入探討了勞動力流動的影響和人才振興的重要性,並積極為推動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圖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與固鎮縣王莊鎮大蔣村舉行鄉村振興産學研教基地揭牌儀式。
企業典範:創新驅動的鄉村振興
7月10日,團隊在上午抵達江淮糧油有限公司。在公司負責人方厚凱和朱春經理的帶領參觀下,團隊了解到蚌埠市江淮糧油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糧油加工為主要業務的傳統企業。在方厚凱和朱春經理的領導下,該公司不斷探索創新,已成為安徽地區米糠加工領軍企業。為推進技術創新,江淮糧油積極申請專利,憑藉先進機器和技術獲得數十項專利。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在團隊管理上,公司為附近村民提供許多就業崗位,使得村民可以兼顧農事和工作。晚上夜班制度為農民工提供充分就業機會,讓他們有時間務農。財務等部門引進一批專業人才,為企業管理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援。
江淮糧油有限公司的發展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也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創業平臺。在勞動力雙向流動推動下,這家傳統企業煥發勃勃生機,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之一。
圖為方厚凱為調研隊員介紹旗下特色品牌“冉龍”稻米油。
在下午,調研團隊抵達了白蓮坡鎮,在調研過程中,調研團隊了解到白蓮坡政府在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顯著成就。通過落稻加工和特色水産養殖,當地在一村一品特色農産發展中創造了“五彩産業”,包括白色稻米、黑色甲魚、黃色草編、紅色龍蝦和綠色體驗農業。這些産業的發展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返鄉創業者和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引進先進的生産技術也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
圖為實踐團隊正在了解白蓮坡當地特色農産品代表之一的白蓮坡貢米。
地方政府引領:優化環境促進鄉村發展
7月13日上午,實踐隊員在抵達了長淮衛鎮,副書記尚波帶領實踐團隊前往當地的特色産業進行實地調查。
在參觀過程中,團隊先前往了傳感谷,了解到傳感谷是蚌埠市的重點高新科技項目,也是全國三大感測器基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擁有積體電路和MEMS晶圓生産線的大型傳感基地。傳感谷主要發展MEMS智慧感測器産業,這是全球公認的發展前景極好的高技術産業之一。據預測,2023年國內MEMS智慧感測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並保持年均增幅20%左右。中國傳感谷的建設將為蚌埠市的産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也在促進當地高新人才流通、吸引人才就業,做出了顯著貢獻。
圖為展館講解員在為實踐隊員們介紹傳感谷。
在參觀完傳感谷後,調研隊前往了老長淮農場。農場的主人被稱為小苗哥哥,從大學生畢業的他,懷著創業的想法回到了家鄉尋求機遇,而老長淮農場便是他這些年來悉心照料的成果。農場主要以水果種植為主,種植水果有葡萄、蟠桃、香瓜、蟠桃棗、愛媛果凍橙、甘蔗等,每畝果園的産值保持在3萬元左右。返鄉創業的小苗哥哥以自己的努力和創新精神,成為當地的種植業典範,也為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帶動鄉民就業,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圖為老長淮農場負責人“小苗哥哥”帶領實踐隊員參觀葡萄園。
在安徽省鳳陽縣的臨淮關鎮長春社區,團隊發現當地通過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優化就業環境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輕人投身到鄉村振興中。這些返鄉創業企業和引進的企業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多元發展。
實踐隊員們經過調研了解到當地的科技項目和傳統産業的發展現狀後,受邀參加了長淮衛鎮鎮政府的座談會。在會議中,與會人員圍繞鄉村振興中的要素流動和種養加兩個方面進行了討論。尚波副書記介紹説,勞動力流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地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企業與勞動力之間存在一些互相挑剔的困境。目前,勞動力主要來源於本地、外地引入和心懷家國情懷的群眾返鄉創業。該鎮地理位置優越,緊鄰蚌埠市和鳳陽縣,距市區和縣城不超過半小時車程。常住人口為2萬人,外來務工人員約有2千至3千人,其中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前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會上還提到了一些激勵政策,例如對於從業時間超過半年的勞動者,將給予每人400元的獎勵。此外,該鎮計劃開設新的實驗學校,提升教育優勢,並鼓勵提升醫療資源,以增強該鎮的整體區位優勢。
圖為長淮衛鎮副書記組織開展長淮衛鎮政府召開座談會。
實踐隊員們立足調研當地傳統産業,領悟綠色新發展理念,面對面了解鄉村振興成果。下午時分,調研團隊前往鳳陽縣臨淮關鎮長春社區,並參觀了當地的千麗花加工廠和安徽省鑫凱諾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千麗花加工廠是一家返鄉創業企業,他們原本在廣州從事服裝生産。該加工廠在加工、包裝、物流和電商等方面展示了全生産鏈的環節。鑫凱諾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擁有廣闊的廠房和現代化設備,以出口英法的烤爐戶外用品和支架為主要産品,致力於為中國建材光伏、比亞迪、奇瑞等企業提供産品。該公司全程自主生産,不外包任何環節,並且擁有72個機器人。
圖為李總為實踐團隊介紹鑫凱諾金屬製品公司的加工車間。
長淮衛鎮和鳳陽縣臨淮關鎮的經驗和成就為其他地區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在當天的調研過程中,調研團隊清晰地了解到長淮衛鎮和鳳陽縣臨淮關鎮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探索和成就。通過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優化就業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兩個鎮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返鄉創業的企業以及引進的企業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多元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在老長淮農場前合影。
綜合以上調研成果,勞動力雙向流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助力。在這一過程中,城市人才的回流和鄉村勞動力的外出務工相得益彰,為鄉村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拓展鄉村産業鏈,也是勞動力雙向流動的積極成果之一。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力量,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青力量創未來”團隊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會,他們深入了解了鄉村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勞動力雙向流動的有益建議,也讓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到鄉村振興事業中來。
在未來的發展中,勞動力賦能鄉村振興已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持續加強政策支援,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勞動力流動提供更多機會和選擇。促進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勞動力雙向流動將繼續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相信在青年力量的積極參與下,鄉村振興將邁上新的臺階,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貢獻更多的力量。(文/陳文韜,圖/金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