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陸續發佈了經濟“半年報”,安徽上半年經濟運作情況也即將揭曉。人們十分關注安徽會交出一份什麼樣的“期中成績單”?
今年以來,安徽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支撐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累積,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
從一季度的“開局紅”,到二季度的“持續向好”,經濟發展延續著“向上的曲線”。可以説,持續恢復、回升向好、韌性增強,是上半年經濟的總體特點,“穩、進、新”,成為關鍵詞。
“穩”的基礎在夯實
糧豐農穩則天下安。農業大省安徽,繼續穩穩地扛起“糧袋子”。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3年夏糧産量數據。安徽夏糧實現“三增”,總産348.16億斤,較去年增加3.68億斤;播種面積4294.95萬畝,較去年增加20.1萬畝。總産和面積均居全國第3位。單産405.33公斤/畝,較去年增加2.42公斤/畝,居全國第5位,前進1位。
夏種夏管形勢良好,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夏收期間,全省共投入聯合收割機逾20萬台,日均投入4萬餘臺,小麥機收水準98.6%。先後投入秸稈綜合利用機械9.2萬台,糧食烘乾機1.74萬台,加強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和糧食烘乾作業,保障了糧食高品質生産。
農業穩、糧食豐,如何在“穩”的基礎上做“強”,實現強農富農?安徽將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尤其是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夯實糧食豐收基礎,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做大做強。
同時,啟動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工程,加快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大糧倉、大肉庫、大廚房”。
工業基本盤穩,也是産業發展的一大特點。今年以來,安徽緊扣製造強省建設,以項目為抓手,實施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工業經濟運作持續穩定向好。
先看一組數據:上半年,安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穩居長三角及中部地區首位。工業用電量,是經濟發展活力的一個“晴雨錶”,該項數據的穩步增長,反映了工業企業生産的“繁忙”。
另外,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速依然保持高位,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18個月保持在18%以上,展示了製造業發展的後勁。
如何延續工業的“後勁”?二産發展方面,我省將突出製造業提質提效,實施好汽車産業“首位産業”培育工程,加快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加強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産業技術迭代升級和創新應用。
發揮安徽的製造業特色,不斷拉高長板,更“穩”的産業底盤會越來越夯實,發展的後勁就會越來越足。
“進”的動力在迸發
步子不僅邁得穩,步伐還不慢。從經濟數據看,安徽上半年經濟運作還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亮點。
消費市場能看出明顯的復蘇和恢復,這方面,旅遊景區和商業街區、電影院的人氣足以印證。
隨著接觸型聚集型消費持續回暖,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住宿業營業額、電影票房、國內旅遊收入同比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部分地區的旅遊業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準。
先看大項目,“前進的動力”持續釋放。今年上半年,全省重點項目新開工2426個,佔年度計劃的83.7%,超序時進度33.7個百分點。投資進度加快,上半年,全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佔年度計劃的60.1%,超序時進度10.1個百分點。
其中,合肥比亞迪二期、三期和滁州旭合新能源等28個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央視財經還公佈“挖掘機指數”的數據,安徽6月份工程機械開工率79.3%,高於全國18.3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居全國第1位。
再看外資外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77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2512.6億元,增長14.5%。從規模上看,季度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今年前兩季度,安徽外貿進出口值分別為1768億元、200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4.8%。
怎樣增強這種“進”的動力?高品質的“雙招雙引”十分關鍵。下一步,安徽將持續深化“投資安徽行”活動,注重招商引資省級統籌,開展産業鏈生態招商、應用場景招商、以商招商,加快推進簽約項目落地。
同時,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落實好支援民間投資發展的各項政策,充實完善吸引民間投資重大項目庫,集中推介一批標桿項目,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新”的分量在擴大
創新是安徽的“基因”,也是安徽的“名片”。回看今年以來安徽經濟發展的軌跡,可謂既有“含金量”,也有“含新量”。
今年4月底,一場科技“盛宴”——第二屆中國(安徽)科交會在合肥舉行。
44家中國科學院系統院所、21家省外“雙一流”重點高校組團參展參會,吸引省內外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十大新興産業等836家企事業單位參加展覽展示,展品數量1800余件,現場參觀人員突破10萬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這屆科交會共開展各類有效對接洽談1440余項(次),簽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招商和科技金融項目352項、總金額約926億元。
除了創新的“新”,在外貿中涌現的“新三樣”也讓人眼前一亮。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合計出口219.3億元,同比增長51.7%。
其中,太陽能電池出口領跑“新三樣”。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出口太陽能電池12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另外,在國外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電動載人汽車出口16.9億元,增速達152.6%;鋰電池出口75億元,增速達187%。
為什麼是這“新三樣”?“新三樣”何以乘風破浪?
據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三樣”産品出口持續增長,可以説,與安徽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相關,折射出安徽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速形成規模優勢,成為出口新動能。
“新三樣”中,新能源汽車更是增長迅猛,這與安徽的頂格推進和完善的産業鏈條密不可分。
近年來,安徽相繼出臺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氫能産業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規劃,印發支援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組建運營總規模18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主題基金。
打好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組合拳”,制定“雙招雙引”目標企業清單,針對性開展招引活動,一批項目加快落地,一批優勢産業集群競爭力不斷增強。
此外,安徽還培育了奇瑞等一批本土車企。2022年,奇瑞集團年銷量首破百萬輛,穩居全國前十;奇瑞年出口首破40萬輛,刷新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出海”新紀錄,連續20年位居中國乘用車自主品牌出口第一。新的風口、新的産業,是新機遇發出的新召喚。下一步,安徽將啟動實施“鏈主”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後市場培育計劃,統籌推進創新、智造、服務、人才、文化、資本、開放七大生態建設,繼續做強優勢産業,促進全省汽車産業儘快邁上萬億元級新臺階。
當前,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國內需求依然不足,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但更要看到經濟中的韌性和潛力,看到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今天的安徽正處在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前途光明、未來可期。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就一定能在高品質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