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政策 > 

安徽省公安系統:警務前置 為企服務提質升級

發表于:2023-04-03 10:59  作者:石宇、李曉群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汪影

“辦事作風好、效率高,在家創業我是鐵了心啦!”家鄉公安機關的優質服務,讓阜南縣的返鄉創業者李俊倍感鼓舞。最近,在外打拼10多年的李俊,計劃回鄉創業。當地派出所獲知資訊後,主動向前跨步,問其所需、助解難題。

阜南公安民警為企奔走服務的身影,正是全省公安系統服務企業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縮影。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公安系統“一改兩為”,我省公安系統瞄準民生所向、發展所需,圍繞公安行政管理服務改革、涉企項目業務審批辦理和護航企業發展等方面,創新推出服務企業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30條措施,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為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警務再靠前 服務企業週到全面

“民警給我們企業建了微信群,經常在群裏發電詐案例和反詐知識,增強員工反詐意識,還把自己的聯繫方式發給大家,隨時為我們提供便民利企等服務。”提到“包保民警”王警官,六安市金安區一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連連稱讚。

為了給企業做好對接服務,六安市公安局金安分局向前邁步,落實“服務企業30條措施”,全面鋪開“警官聯繫包保企業項目”工作機制,圍繞全區134家規上工業企業、49家高新技術企業和23家“小升規”企業,建立完善“三級包聯企業”制度,實現由局領導、所隊長及責任民警對重點企業挂點聯繫,每月開展短信、電話或實地走訪,及時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近距離為企業解決人才落戶、職工糾紛等方面的困擾難題。同時建立“局領導—包保所隊長—責任民警—企業代表”四級警企微信工作群,隨時為企業為項目答疑解惑。

密切警企溝通,及時回應關切。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問政于企,在企業需求集中的開發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密集地區設立專門警務室,為企業提供安全防範、治安防範、法治宣傳、政務服務等集約化服務;通過對新上重點項目派駐“警務管家”,負責收集、轉辦、反饋企業各類涉警需求,切切實實解決企業相關難題。

服務靠前一步,公安機關對“走出去”企業提供“綠名單”便利服務,打通綠色通道。截至去年底,全省78家“走出去”企業被列入“綠名單”,2998名企業外派人員享受“綠名單”便利服務。與“綠名單”服務同步展開的,還有針對海外項目保護跟進一步的“警務聯絡員”機制,專職民警一對一幫助企業提升海外項目安全防護能力和水準,完善公安系統處置海外突發案事件工作機制,提供公安系統海外利益保護“綠色電話”,幫助企業順順利利走出去,平平安安走回來。

流程再精簡 涉企業務排阻提速

“實在沒想到!我就在群裏問了一句,立馬就給解決了。”2月15日中午,馬鞍山市當涂縣公安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社區民警,來到轄區企業經緯新能源公司到府收取居住證辦理材料,工作人員為民警連連點讚。

就在當天上午,企業負責人在轄區“警企議事廳”微信群裏求助,希望給剛引進的專業人才辦理居住證。“請把相關資料準備好,我們馬上到!”了解情況後,民警一邊告知工作人員所需材料,一邊迅速到府受理,第一時間開通加急辦理通道。當天下午,居住證就送到了企業工作人員手中。

早上反映困難,中午民警到府,下午問題解決!公安機關持續精簡涉企業務流程,助力企業招工引智再提速。在加快人才落戶方面,為避免因戶籍業務和居留許可影響企業建設,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並聯審批“一窗辦”,人才落戶“隨意遷”。公安機關推行鄉鎮(街道)或村(社區)設立公共集體戶,取消人才市場等單位設立集體戶需要集體宿舍條件限制;同時,企業人才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隨遷入戶,徹底解決員工的戶籍煩惱、後顧之憂。

3月17日,亳州市譙城區的“林趣”露營民宿公司負責人,準備提交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的申請。因為不清楚需要哪些資料,只帶了營業執照。“沒關係,您的相關資料都能查得到,我們可以為您啟動容缺受理‘一次辦’機制,今天就能辦好!”民警詳細説明瞭所需的材料,並且讓申請人簽訂了告知承諾書,承諾在規定時間內補齊受理材料。不到10分鐘,嶄新的特種行業許可證就出爐了。

我省公安推行容缺受理“一次辦”,打破了“材料不齊不能辦”的限制,打通審批服務“便利之門”,解決企業來回跑補充材料的問題,幫助企業辦理業務再提速。

護航再跟緊 保障企業運營安全

“這段時間啊,咱們公安民警連續跑到省內、省外好幾個地方,為我們追回損失,我們都很感動。”在宿州市高新區的一家高科技企業,鄭經理對宿州市公安局快偵快辦涉企案件的做法,稱讚不已。

原來,這家企業此前與外地一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合同。可沒想到,因為經營出現困難,對方竟把合同款300余萬元挪作他用,遲遲不予歸還。眼看項目推進要被耽擱,鄭經理立刻到宿州市公安局報案求助。涉案金額大,又是當地重要企業,宿州市公安局立刻啟動涉企重大案件“領導領辦包保”機制,專案專辦。民警經調查發現,對方企業願意償還欠款,但苦於經營壓力還款困難。警方積極為雙方搭建溝通渠道,並多次協調,終於促成雙方達成逐月償還協議。

讓公安“幹的事”精準對接企業“盼的事”。我省公安機關建立涉企重大案件“領導領辦包保”機制,推進“警官聯繫包保”轄區企業項目機制和涉企涉項目警情“一警三派”機制,健全完善涉企經濟犯罪“有案必受”機制,“零時差”護航企業發展。

3月8日,蕪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鏡湖大隊民警,在執法時攔停了一支違規駛入貨車禁止通行區域的運輸車隊,詢問中了解到幾位司機師傅是頭一回到蕪湖來,對道路不熟悉,不小心開錯了路。鋻於幾位司機師傅願意立刻駛出禁行區,民警不僅對他們免予處罰,同時還熱心介紹市區通行政策,講解網上申領通行證的操作規範。蕪湖交警以柔性執法,暖了外地貨車司機的心。

用“文明理性包容”的態度,開展涉企柔性執法,也是公安機關優化涉企案件辦理的一項舉措。我省公安交警部門對於運送生産物資的外地車輛,因不熟悉道路駛入貨車禁止通行區域的,只要當場終止相關行為的均免予處罰;同時對運輸鮮活農産品車輛未隨車攜帶行駛證、未放置檢驗合格標誌等輕微違法行為的也都免予處罰。

此外,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免罰清單,對交通管理、寄遞物流、民宿、網約房等新業態新領域反映較多的處罰事項,探索推行行政案件免罰清單,以更加包容的態度,營造和諧有序的營商環境。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