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滁州市南譙區萬橋社區開展“追思黃絲帶 祭祀新風尚”主題活動。志願者向群眾免費發放黃絲帶和文明祭祀倡議書。(通訊員 董超、劉蓓/攝)
清明將至,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面放開現場祭掃的第一個清明節。群眾祭祀需求大,安徽省各地把保障清明期間安全無事故作為工作重點,同時不忘繼續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涵育文明新風。
多方合力打造平安清明
對於淮北市民政局社會事務中心主任蘇金桓來説,今年清明節前夕格外忙碌,“群眾現場祭掃需求井噴,我們要格外關注安全問題。”
“最怕人員和車輛擁堵!”蘇金桓告訴記者,為應對突發情況,淮北市在轄區各大陵園配備120急救車和消防車各一輛,同時配備警力疏導交通。
為緩解各大陵園附近交通擁堵壓力,淮北市還決定在祭掃高峰期的3月25日、26日以及4月1日、2日、5日開通“公交祭掃”專線,號召廣大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
面臨較大交通壓力的還有合肥市小蜀山陵園,通往陵園的主幹道G312合六路正在實施快速化改造工程,造成附近路段交通經常性擁堵。為緩解壓力,在此施工的安徽路橋公司在清明期間將拆除部分路段施工圍擋,恢複路面硬化,以方便市民通行。
記者從合肥市民政局獲悉,清明期間,小蜀山陵園將設置多處車輛停車點和便民服務站,在業務大廳提供免費茶水、便民輪椅、應急藥箱等。
除保障交通外,各地還把禁止露天焚燒作為創立平安清明的一項重點工作。“露天焚燒不僅可能導致安全事故,也會加大空氣污染。為此,我們通過‘鮮花換紙錢’等方式,引導群眾自覺摒棄焚燒紙錢和祭祀用品,用鮮花寄託哀思。”舒城縣殯葬管理所所長邵正育告訴記者。
為確保防火安全,舒城縣實行包保制,責任到村、社區,並劃定責任範圍,安排專人值守,勸導露天焚燒行為。在清明祭掃高峰期,則由城管部門牽頭、民政等部門配合,加大巡查力度,勸導群眾文明祭掃。
文明祭祀倡樹時代新風
近年來,塑膠花憑藉其價格低廉、顏色鮮艷和存放持久等特性,受到一些群眾偏愛,成了祭祀用品市場上的熱門商品,尤其在農村的山林間、田間地頭等散墳邊較為常見。
“塑膠花不易降解,進入生態系統中成為不斷累積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我們在近幾年一直號召群眾不使用塑膠花,今年也不例外。”蘇金桓説。
清明期間,淮北市將在各大陵園準備鮮花,以換取群眾手中的塑膠花、紙錢等祭祀用品。“在淮北市各大陵園,塑膠花是不準帶入的,如果有人帶進塑膠花,我們發現後會隨時清理。”蘇金桓告訴記者。
為加大對不文明祭祀用品的整治力度,淮北市民政局與市場監管局、城管局等部門聯合行動開展檢查,依法查處封建迷信色彩濃厚的殯葬用品製造、銷售等行為。
對於放棄使用塑膠花來説,主要以宣傳動員為主。“國家對生産和銷售塑膠花沒有禁止性規定,塑膠花也有一些其他用途,我們在執法過程中,不能禁止別人銷售,也不能沒收塑膠花。”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分管負責人徐波對記者説。
塑膠花作為一種殯葬祭祀用品,整治的難點在農村。“我們通過廣播、橫幅等形式加強宣傳,轉變群眾觀念,群眾不買了,市場上也就不會銷售了。”徐波説。
為號召群眾摒棄不文明祭祀方式,破除街邊焚燒、拋撒紙錢、擺放塑膠花等陋習,我省各地在清明前夕陸續發佈文明祭祀倡議書,並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踐行文明新風。
3月18日上午,池州市在該市生態人文紀念園舉行清明集體公祭儀式。“通過宣讀文明祭祀倡議書、全體家屬代表集體默哀、主持人誦讀祭文、鮮花祭祀等形式共同祭奠、緬懷親人。”池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甘志亮表示,通過持續宣傳引導,越來越多市民接受鮮花祭祀、網路祭祀等文明方式悼念親人。
文明祭祀需要逐步倡導並行動起來。據了解,今年清明期間,合肥市殯葬管理處將攜手瑤海區、蜀山區、廬陽區,開展系列公祭活動。據介紹,公祭現場將融入點燭祈福、集體吟唱、書寫懸挂心願卡片等環節,追思逝者,引導樹立文明新風。
寄託哀思“重形”不如“重情”
3月27日,蚌埠市平山公墓業務大廳接到一個電話。市民黃先生在外地工作,清明期間無法趕回蚌埠,其父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黃先生委託工作人員前往現場代為祭拜其逝去的母親,以表達其思念之情。
次日,平山公墓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攜帶鮮花、水果等祭品,前往黃先生母親的墓前祭掃。一位工作人員在墓前擦拭墓碑、敬獻鮮花,並輕輕念誦寄語,另一位工作人員則在一旁拍攝服務圖片傳給家屬。最後,兩位工作人員行鞠躬禮,完成代祭掃服務。
近年來,我省多地陵園墓地創新形式、提供多樣化服務,滿足群眾日益個性化的祭掃需求。
“今年清明期間,截至目前,我們共接到22位市民的‘代祭掃’服務訂單。他們多是在異地工作學習,不能親臨現場,委託我們代為祭掃。”蚌埠市平山公墓管理所所長宣曉海介紹,墓區通過有償服務形式,準備祭掃物品,完成服務流程,並提供服務照片或視頻給委託人。
除代祭掃之外,近年來,網路祭掃也漸漸流行開來。在合肥上班的馬佳這兩天在某小程式上為已逝的母親建立了一個“紀念館”。“今年清明節是週三,只有一天假期,回老家時間匆忙,我打算在網路上向母親敬香獻花、遙寄哀思。”馬佳説。
馬佳在“紀念館”裏寫上母親的生平,放上一組母親生前的生活照,還把自己之前寫的幾篇回憶文章貼了上去。“我感覺母親的形象在‘紀念館’裏鮮活了起來。”她表示,會逐步豐富這個“紀念館”,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更好地紀念未曾謀面的外婆。
馬佳使用的網路祭祀平臺由某網路技術公司開發,像這樣供免費創建逝去親人“紀念館”的網路平臺正越來越多。一些規模較大的陵園,如合肥市小蜀山陵園、蕪湖龍華陵園等,也開發了基於自身數據庫的網路線上祭拜系統,祭奠者進入系統後輸入墓穴號就能定位已逝的親人,進行網路祭拜。
別樣祭掃一樣情。省民政廳、省文明辦在3月28日發佈的《清明祭掃倡議書》中,提倡生前盡孝、厚養薄葬;倡導採用鮮花祭掃、書寫寄語、家庭追思等形式寄託哀思,賦予祭掃活動豐厚的精神內涵。
馬佳對此深表認同。如果能回到從前,她希望能對母親更好一點。“時至今日,只有多注重祭掃活動的精神內涵,多多追憶逝者、傳承良好的品德和家風,才能真正觸達喪葬禮儀的本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馬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