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出臺“小田變大田”實施方案

發表于:2023-03-29 10:41  作者:汪瑞華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責任編輯:唐義瑞

日前,安徽省“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旨在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提升耕地數量和品質,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實現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根據目標任務,2023—2025年,每年新增“小田變大田”改造面積500萬畝以上,到2025年,累計改造面積由1460萬畝擴大到3000萬畝。其中,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旱改水等項目帶動,改造1000萬畝;結合“大託管”服務、主體引領等政策推動,改造540萬畝。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村、整鄉(鎮)乃至整縣推進“小田變大田”改造試點,到2025年底,在全省建成一批整村、整鄉(鎮)、整縣“小田變大田”改造示範典型。

根據安徽省各地探索的實踐經驗,主要推廣項目結合型、政策引導型、主體引領型和農民互換型四種模式。

其中,除了把“小田變大田”作為高標準農田、土地整治、旱改水等項目建設主要內容,一體規劃設計、一體推進實施,還將組織引領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合承包經營地塊條件,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造。

方案對“小田變大田”建設標准予以了明確。單個田塊面積:淮北平原區宜為15—450畝、沿江平原區宜為8—225畝、江淮丘陵及皖西皖南山區梯田旱地宜為3—15畝、水田格田宜為2—8畝。

改造範圍內,實現田塊數量減少60%以上,農業生産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0%以上。改造提升田間灌排設施,實現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農田排水暴雨重現期達到10年一遇,確保旱澇保收。另外,田間道路通達率,丘陵山區不低於90%、平原地區達到100%。

針對農田水利“最後一米”問題,方案要求,合理規劃“小田變大田”改造後的水源、溝渠、橋涵等工程佈局,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有效灌排措施全覆蓋。到2025年,新建塘壩0.9萬口、機井1.5萬眼、排灌站0.2萬座、灌排溝渠1.3萬公里、配套渠係建築物5萬個。

方案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佔用耕地散埋亂葬等不良習俗,嚴禁在“小田變大田”改造區域內新建墳墓。按照堅決遏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的原則,有序穩妥做好“小田變大田”改造區域內墳墓遷移工作,做到應遷盡遷。

按照要求,加大對公益性公墓建設用地和資金支援力度,建立健全公益性公墓用地和資金長效保障機制,到2023年底,實現鄉鎮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同時,“小田變大田”改造區域內涉及到的鄉鎮,可採取村獨建、村村聯建的方式,補充建設1個村級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保障群眾基本安葬需求。

方案明確,通過“小田變大田”建設新增的耕地面積、水田面積、糧食産能等産生的收益,優先用於“小田變大田”改造。另外,原則上改造後的“小田變大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産。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