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丨"珠聯"璧合 "甬蚌"共舞

發表于:2023-03-30 10:55  作者:孫言梅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唐義瑞

近日,由寧波市委宣傳部、蚌埠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首屆甬蚌發展合作智庫論壇舉行。活動邀請兩地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甬蚌經濟社會發展合作特別是産業合作,從理論與實踐層面交流、討論,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庫、智囊團的優勢,為奮力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寧波與蚌埠,一座是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中國科技創新與智慧化製造業中心城市,一座是安徽省支援打造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相距千里的寧波和蚌埠,跨越長江和淮河自此牽起“結對之手”。一年多來,兩市主動作為、真抓實幹,協同建立多層次工作推進機制,深化産業、人才等多領域合作共建,協同共進步伐不斷加速。

“鏈”上融入 做強優勢産業

3月初,蚌埠市14家骨幹企業在該市經信局的組織下,“組團”赴寧波參加汽車零部件産業合作對接會。當天就有2家企業收穫總金額1100萬元訂單,7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通過兩地産業協會加強對接,今年我們還將組織重點産業領域對接交流活動4次以上,助力蚌埠優質企業融入長三角産業鏈供應鏈。”蚌埠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此次對接會是甬蚌強化“産業共鏈”的一個縮影。去年11月,蚌埠市發展改革委與寧波市支援合作局簽訂《甬蚌産業合作園區建設方案》,園區成為皖北八市中首個獲省政府批復的皖北結對合作幫扶共建園區。依託蚌埠市固鎮經濟開發區,雙方採用“管委會+公司平臺”運營模式,共建甬蚌産業合作園區,重點發展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等産業。

“圍繞建立一套專班推進,共同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引進一個地標性産業項目,組建一個産業聯盟,牽手一個産業內有實力、有影響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一個園中園,培育一個五年內上市公司,打造一個戰新産業集群的‘八個一’總體目標,我們深入推進甬蚌産業鏈協作配套,致力於將甬蚌産業合作園區加快打造為承接産業轉移新高地。”蚌埠市發展改革委長三角一體化推進科科長王姣姣告訴記者。就在不久前,雙方合資共建的安徽省甬蚌合作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省際園區合作上,寧波經開區與蚌埠經開區簽訂《寧波蚌埠微電子産業園共建框架協議》,重點打造智慧感測器全産業鏈,推進智慧感測器産業創新研究院、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蚌埠高新區與寧波前灣新區共建産業合作示範園,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家電等高新技術産業。

在中國(蚌埠)傳感谷園區,來自寧波的重點項目——希磁科技産業園僅用4個月時間,就跑出了從開工到投産的“加速度”。

“我們是一家磁感測器垂直整合製造企業,産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領域,去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國告訴記者,在感測器領域,蚌埠擁有完善的産業鏈條和良好的發展環境,企業在這裡實現了快速發展。眼下,王建國正積極招引上下游企業落戶蚌埠,共同做大做強感測器産業。

圍繞六大新興産業和四大産業集群,蚌埠市成立産業鏈推進工作專班,建立重點産業招商目標企業庫,設立駐寧波招商引資聯絡處,鎖定寧波市關聯企業上下游供應商,持續跟蹤重點在談項目,著力補齊産業鏈發展短板。

去年,蚌埠共簽約落地煜晟汽車零部件、芯速聯、融光奈米等11個寧波項目,協議總投資21.6億元。

“人”上發力 匯聚發展動能

今年2月下旬,寧波市人社部門專門組織醫療、教育、農業、環保等領域專家來蚌,分赴蚌山區、禹會區、固鎮縣,為蚌埠市各基層單位的相關工作“把脈助力”。

在固鎮縣劉集鎮田圩村甜瓜種植大棚裏,寧波農技專家從種植方式、育苗、控溫等方面對種植大戶陳棟進行技術指導。

“專家帶來了新知識、新技術,開拓了我們的視野。”陳棟説,今年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培育出更高品質的甜瓜。

“人才互動”是甬蚌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年,蚌埠市與寧波市就人才工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在人才創業通道共建、高端人才資源共引、科技創新成果共用、人才交流服務平臺共用、跨區域人才評價共認等10個方面進行合作。

截至目前,蚌埠已組織相關幹部、企業家420多人,分別在寧波大學和寧波市委黨校舉辦長三角地區結對合作、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專題培訓班,選派20名幹部到寧波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園區跟班學習,選派10名幹部到寧波挂職,邀請寧波20名幹部來蚌挂職,實現幹部交流互動,拓展了工作視野,促進了理念更新。

蚌埠積極參與寧波“青春‘甬’不散,一起向未來”人才日活動,與寧波、舟山、台州、麗水四市聯合舉辦“五城協作”迎八方英才活動,攜手推介各自城市特色、産業優勢和人才平臺。以“賽創珠城·海聚英才”為主題的蚌埠首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在寧波設置分站賽,吸引精尖項目和高端人才來蚌創業發展。

“甬蚌頻繁的人才互動,為蚌埠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兩中心、建設現代化幸福蚌埠注入了強勁動能。”蚌埠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煒説。

今年,蚌埠市將進一步推深做實甬蚌人才互動和長三角人才合作,圍繞重點産業和優勢學科,推動該市企業與長三角地區大院大所合作,支援滬蘇浙高校來蚌建設大學生實訓基地、博士後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加快建設“人才飛地”,努力實現科研孵化在寧波、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在蚌埠,共同打造長三角地區人才落戶新高地,奮力推動長三角地區産才協同創新發展。

“路”上互通 助推合作共贏

蚌埠至寧波鐵海聯運點對點直達班列開通後,全程貨運時間壓縮至30小時,較零散發運可節約運輸時間2天以上。去年,蚌埠至寧波鐵海聯運累計發送6254標箱,同比增長131%。寧波線已成為蚌埠市重要的一條對外通道。

當開放互通成為共識,甬蚌合作讓一系列“牽手”協作得以進行。雙方不斷延展互通的廣度和深度,共拓互利共贏的開放之路。蚌埠在皖北地區率先推行鐵海聯運全程提單模式,實現出口貨物“一站托運、一次收費、一單到底”,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産的太陽能光伏組件頗受市場青睞,該公司儲運部副經理翟羽佳告訴記者:“採用鐵海聯運方式,企業每年至少可節約運輸成本100萬元。”

不久前,蚌埠海關申報一票市場採購貿易報關單,寧波北侖海關查驗時發現異常,第一時間處置完成並通知蚌埠海關進行刪單,蚌埠海關當天完成操作,雙方協作迅速完成整個查驗異常處置流程。

這是蚌埠海關與北侖海關聯合建立的查驗異常快速處置機制。

“這種方式不僅極大提高了查驗處置效率,節約大量單證流轉時間,而且提高了海關執法的統一性,有利於跨關區報關單的聯合研判和協調處置。”蚌埠海關查驗科科長徐明告訴記者。

去年,寧波、蚌埠兩市組建寧波舟山港和蚌埠港合作業務團隊,就開通“蚌埠—太倉—寧波”集裝箱航線達成共識,寧波遠洋公司與蚌埠新港公司簽訂集裝箱還箱點協議。

“蚌埠至太倉已開通港航巴士,太倉港為寧波舟山港控股的港口,通過太倉港可以快速轉運至寧波舟山港。”蚌埠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説,通過合作,可以實現蚌埠港與寧波舟山港的一體化發展,增加蚌埠新的出海通道,延伸寧波舟山港在淮河流域水運集裝箱的輻射範圍,提升蚌埠外貿綜合服務能力。

去年,蚌埠還先後獲批建設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提供了新平臺。

今年,蚌埠將積極爭取寧波舟山港參與蚌埠港投資、建設和運營,高標準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廣“海外智慧物流平臺”,推動全市積極共用寧波海外倉資源。同時,推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與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寧波片區深化合作,探索建立跨區域聯合製度創新機制。

“兩地還將在項目資本互促、幹部互派挂職、農産品供銷協同、人力資源和公共服務資源共用等方面強化對接,形成更多互利共贏、利民惠民的合作成果。兩地在合作中推動發展,在發展中增進友誼,努力打造長三角標誌性、引領性的結對合作幫扶典範。”王姣姣告訴記者。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