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前,全球礦業延續低迷態勢,大宗礦産價格低位調整,礦産品貿易和礦業投資下滑明顯。在本屆東博會開幕之際,以“資訊共用,合作共贏”為主題的2016(第7屆)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在南寧召開。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礦業部委、金融機構及礦業研究機構共70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為礦業合作“把脈”支招,並著手將中國-東盟礦業資訊服務平臺納入到中國-東盟資訊港建設中,給“礦業寒冬”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1 加強合作應對礦業寒冬
在全球礦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加強中國和東盟礦業對話合作,推動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將為中國和東盟礦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在本屆礦業合作論壇上,加強資訊共用,實現合作共贏成為與會各方共識。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也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正式生效之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實施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啟動,中國和東盟礦業合作將迎來新的重大機遇。”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在礦業合作論壇上説。
寮國能源礦産部副部長西納萬·蘇發努馮在演講中指出,礦業已成為寮國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的支柱之一,寮國將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為更高效可持續性的礦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並通過互相分享資訊,分享技術,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中國在地質科學方面是科技領先的國家之一,泰國將會進一步加強泰中兩國之間的雙邊地質科學合作,從而更好地開發利用泰國的礦産資源。”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礦産資源局局長島薩蓬·努查農説。
合作催生共贏。6年來,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南寧宣言》等重大合作倡議,建立了中國-東盟礦業高官會議、中國-東盟礦業人才交流中心等合作機制,簽署了地質和礦産資源領域一系列合作協議。論壇積極推進中國-東盟地球科學研究合作,圍繞地質編圖、跨界地質對比研究、基礎地質調查等領域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合作項目,累計培養了東盟國家地礦官員和技術人員近300人。6年間共有200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會參展,累計推介洽談項目1100余項,總簽約金額超過480多億元。
2 廣西迎來合作共贏新局面
在本屆礦業論壇上,寮國能源礦産部和自治區政府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9月9日上午,在2016中國-東盟地學研究論壇上,舉行了中國印尼合作地球化學項目成果移交儀式、中國印尼地學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和中國柬埔寨地學合作項目協議簽約儀式。
9月8日下午,在本屆論壇項目簽約、推介、洽談會上,8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金額達6.97億元。來自中國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新疆,及寮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內外24個礦業項目得到推介,洽談項目15個。此外,大會還篩選印製了100個項目對接洽談指南供與會嘉賓參考,以便進一步洽談合作。
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正努力建設成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廣西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基礎設施和産業佈局日益完善,在中國與東盟礦業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廣西願意與東盟各國共同攜手,深入開展礦業投資與加工貿易合作,共用中國與東盟國家礦業資訊,實現中國與東盟礦業合作共贏新局面。
3 打造“資訊港”助推礦業合作
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一些礦業項目合作存在一些困難。比如,簽約項目後續進展不是很理想,合作意向多,落地項目的推進慢等,主要的原因是資訊不對稱。資訊共用問題困擾著國內的礦業投資者及東盟國家企業。
“資訊共用當中有多種重要因素,不僅是礦業資訊,也包括貿易及投資相關的資訊,都必須要在區域之間順暢流動。”緬甸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礦産司司長溫庭説。
在此背景下,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提出的“二次創業”建立資訊平臺的構想與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戰略思維高度契合。今年年初,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申請將中國-東盟礦業資訊服務平臺納入中國-東盟資訊港建設中,獲得了廣西發改委的大力支援。目前,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落實2016年經費預算140萬元,制訂平臺建設前期工作方案,前期工作採購活動已基本完成,初步完成了資料收集及初期調研工作,力爭2017年投入運作,服務於第8屆礦業論壇。
廣西建立礦業資訊服務平臺,不僅僅只作為東盟礦業論壇的線上平臺,更重要的是把對企業的服務延展到礦業合作的各個階段,實現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撐,從而推進整個中國-東盟礦業經濟的發展。
在中國-東盟礦業資訊服務平臺建設研究論壇上,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李超嶺介紹了利用現在的雲技術、雲平臺開展地質資訊的採集、管理、服務等一系列過程。
據他透露,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發的我國首朵“地質雲”——阿爾金成礦帶“地質雲”初具雛形,由“雲”和“端”兩部分組成,主要包括橫跨青海、新疆兩省(區)、綿延長達600公里的阿爾金成礦帶歷年曆次野外地質資料。阿爾金成礦帶“地質雲”具有強大功能:只需一部裝有安卓系統的智慧手機,工作人員就可以在野外上傳、下載、管理自己放在雲中的地質資料,還可參閱自己雲盤以外的所有地質成果資料,為今後形成高品質成果奠定了基礎。
“目前我們和7個東盟國家、18個地區機構建立了文獻和館籍互借關係,可以共同進行分享。”中國地質圖書館副館長薛山順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