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縣百龍灘鎮大龍村地處紅水河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3000多名村民散居在23個自然屯。在入戶精準識別過程中,市第二人民醫院派駐大龍村第一書記莫慰校發現,該村有兩個傳統産業。
如何從傳統産業中挖掘脫貧致富的法寶?“有經濟能人帶頭種桑養蠶和飼養肉牛,用資金和技術引導他們轉型升級,延長産業鏈,我們村今年脫貧摘帽就有希望了。”莫慰校給大龍村這兩個傳統産業制訂的升級方案是成立合作社,將登記在冊的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利用扶貧資金擴大種養殖規模,並提供專業技術服務,提升種養殖品質。
要發展得多動腦子
大龍村黨支書羅紹秋説,在入戶精準識別階段,大龍村工作人員對於村民們的收入來源特別留意,精準識別工作結束後不久,就製作了大龍村村民收入來源分析表格。
莫慰校分析村裏的致貧原因,除因學因病因殘致貧外,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動力是大龍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致貧的主要原因。“超過50%的村民以務工收入為主,種桑養蠶和養牛有一些,但還是少數。”莫慰校説,跟許多貧困村一樣,大龍村青壯年勞力幾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數為老弱病殘及正在上學的孩子。
大龍村有耕地2700畝,其中水田80畝,其餘為旱地,每人平均耕地不足1畝。“要發展就要找出路,得多動腦子。”莫慰校和大龍村的班子成員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讓貧困戶增加收入。
升級産業是出路
在對大龍村各個屯的走訪過程中,莫慰校發現,村民黃順宣等人飼養的肉牛收益不錯,而村民藍金山通過種桑養蠶也收入頗豐,但受資金限制,他們無法擴大規模。“都是作坊式種養,沒有形成産業鏈,受益的人少。”莫慰校和村委班子成員商量,希望在大龍村建立種桑養蠶和肉牛養殖兩個合作社,利用扶貧資金擴大種養殖規模,並形成種養殖産業鏈,讓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村民從産業鏈的各個環節中受益。
肉牛養殖戶黃順宣是個“90後”,他在一處深谷裏自己種植草料,養殖十多頭肉牛。“我的牛養了一年,都不長肉,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黃順宣説,工作人員到府走訪後,立即找來專業技術人員會診,最終解決了問題,目前其肉牛已經出售。黃順宣還希望擴大養殖規模,但一直被資金問題困擾。
通過種桑養蠶發家致富的藍金山深知,要擴大養蠶規模,必須擴大種桑的面積,需要更多的土地,因受資金限制,這一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
得知兩人的情況後,莫慰校動員藍金山、黃順宣成立合作社,讓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種養殖中來。“要擴大規模,必須用更多的地種草料,而地就在包括貧困戶在內的農戶手裏,讓他們加入合作社就解決了土地的問題。”莫慰校説,大規模種桑養蠶和養殖肉牛,按照種植草料、技術支援、餵養、銷售等不同崗位對不同人員進行分工,貧困戶以土地入股,並在不同崗位參與種養殖,獲得勞務收入的同時,還可以分享合作社的利潤。
吸引貧困戶加入種養殖産業
大龍村弄那屯貧困戶覃世周致貧的原因是缺資金缺技術,莫慰校動員他加入合作社,通過種桑養蠶脫貧致富,他起初抱有疑慮。“政府給我們5萬塊的貼息貸款,貸出來以後用於合作社擴大種桑養蠶規模,要是不成功我就得自己還。”覃世周的想法普遍存在於貧困戶中。於是,村裏組織部分貧困戶外出參觀學習。
覃世周等貧困戶參觀回來後感嘆之前自己思想不夠開放,不願接受新事物,隨後他和許多貧困戶同意加入黃順宣牽頭組建的馬山縣明旺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藍金山牽頭成立的大龍村村金山種桑養蠶合作社。目前,藍金山牽頭成立的合作社有13戶貧困戶入股,他計劃投入40多萬元,將種桑規模擴大至53畝,並建設800平方米的蠶房,養殖20張蠶種,每年可以實現超過28萬元的利潤,加入到合作社的貧困戶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在桑葉種植和採摘、上方格蔟、餵養蠶等崗位獲得務工收入,並可以享受合作社利潤分成。
“大部分貧困戶都同意加入合作社,我們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在莫慰校看來,大龍村擴大種養殖産業規模,升級産業鏈才邁開第一步,接下來他和村民還要通過自己的雙手,擴大種桑養蠶和肉牛養殖規模,貧困戶和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們才能從中獲取收益,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