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馬山縣裏當瑤族鄉雅聯村村民種植的黑糯玉米成熟了,每天前來收購鮮玉米的客商進進出出,車輛來來往往,打破了這個小山村的寧靜。
“産量和普通黃玉米差不多,價格卻比普通玉米高出幾倍,今年我這兩畝黑糯玉米僅鮮苞就賣了8000多元,加上後續的旱藕收入,畝産值肯定過萬元,現在種一畝地等於過去的10畝地産值。”村民蒙旭騰告訴記者,雅聯村處於貧瘠的大石山之中,這裡常年乾旱缺水,所以村裏主要種植作物就只有黃玉米。由於土地面積少,黃玉米的效益又非常低,每畝不到1000元的收入,村裏一直處於非常貧困的狀態。
去年南寧市蔬菜研究所在村裏試驗的黑糯玉米套種新品種旱藕項目獲得了高效益,今年全村村民基本都種上了黑糯玉米和新品種旱藕。“黑糯玉米還沒成熟的時候,就有客商早早來訂購了。”蒙旭騰説,因為看中大石山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黑糯玉米的營養價值,早在一個月前就有客商前來訂購鮮玉米了,到地頭的收購價每公斤達四五元,平均一個鮮玉米棒達到1元,每畝收入有四五千元。
“想不到我們乾旱貧瘠的山旮旯土地,竟然也能實現畝産上萬元的收入,這是我們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夫婦倆忙著在地裏掰玉米苞、過磅、裝車,看著剛掰出來的個大飽滿的黑糯玉米變成現金,蒙旭騰夫婦高興得合不攏嘴。
“黑糯玉米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前來村裏採購黑糯玉米的廣西安農聚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農産品産業聯盟副秘書長張國林告訴記者,黑糯玉米營養價值、口感等方面符合消費者需求,市場潛力大,公司計劃與雅聯村合作開發這個産品。
黑糯玉米是南寧市蔬菜研究所引進的一種非轉基因玉米新品種,也是南寧市石漠化地區農業重大科技專項“四石模式”精心打造的“石山物産”的一種。該課題針對南寧石漠化地區的特點,在馬山、上林、隆安等地探索“旱藕+金銀花+黑玉米+石山鳳雞”産業模式(“四石模式”),借助大石山區的良好生態打造健康、綠色概念的農産品品牌。
南寧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長、高級農藝師文國榮介紹説,黑糯玉米是較耐旱的作物,種植方式與普通玉米基本相同。根據多次試驗和專家組在雅聯村基地現場查定得出的數據來看,黑糯玉米套種“南藕一號”旱藕的模式效益非常明顯。
在雅聯村土地貧瘠乾旱的條件下,套種的黑糯玉米鮮苞産量每畝達1288公斤,折幹粒量386公斤,每1畝産值在5000元以上,套種的“南藕一號”旱藕每畝産量在5000公斤以上,産值達5000元左右,兩種作物的總産值每畝超過1萬元。
南寧市科技局副局長陳鏡華稱,黑糯玉米這種高附加值的作物套種旱藕,能使大石山區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很高的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是當前大石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值得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