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傳承
大羅村“打”得很熱鬧
打銼刀、打鐮刀、打鋤頭……無論是日用五金、匠作工具,還是農林器具、炊餐用具,都離不開一個“打”字。回憶起20多年前大羅村小五金生産的場景,村民蒙有欽至今記得,那時“打得很熱鬧”。
早在百年以前,大羅人就將“打”的技藝廣泛運用於匠具、生活用具之中。“祖輩們留下來的手藝,我們怎麼能丟?”蒙有欽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整個村子隨處都能聽見響亮的鍛打聲,大家“打”的技藝爐火純青,涌現了不少品牌刀具。
蒙紹升自幼隨父打銼刀,一幹就是20多年,像無數家庭一樣,在“父傳子、師帶徒”的方式中,將大羅的鍛打技術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蒙紹升告訴記者,大羅村的“打”即為鍛打,是將鋼鐵金屬燒到一定溫度,匠人紅打冷錘,千錘百煉,使金屬材料碳化物組織更均勻,分佈更細化,從而提高金屬材料熱處理後的綜合機械性能,主要特點為硬度高、韌性強,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耐衝擊性。
爐火熊熊叮噹響,家家戶戶打鐵忙。這是改革開放後大羅村小五金作坊生産的火熱場景。蒙紹升最拿手的是打銼刀和鋼銼,他告訴記者,過去鍛打的工具很簡單,大多是自己製造的“土機器”。“鍛打時,要時刻留意鋼鐵的形狀,眼疾手準;淬火,要‘火眼金睛’,恰到好處;‘熱處理’更要憑經驗掌握鋼鐵的‘脾氣’……”蒙紹升繪聲繪色地形容一把銼刀誕生的過程,他坦言,打鋼銼最難的是開牙,開牙要平整和勻稱,一刀開錯,那就只能報廢重來。
通過幾十年的創新發展,大羅村已經形成規模化的小五金基地,産品種類達150多個。目前,全村有初具規模的小五金廠30家,專業戶800多戶。憑藉著精湛的手藝,該村在上世紀90年代就成為産值過億的“億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