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南湖公園環湖步道上歡樂奔跑
“南寧是一座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城市,一座注重建設品質的城市,更是一座有精氣神、有溫度的城市。我大學4年是在南寧度過的,也就是這4年時間,讓我決定紮根南寧,從一名南京人變成一名南寧人。”市民宋女士説。
如今的南寧擁有700多萬人口,其中有許多像宋女士這樣的外來的南寧新市民。他們深深地被南寧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所吸引,紮根於此,和大家一起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南寧市民,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提高南寧首位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謀劃南寧的“成長坐標”;堅持有序建設,打造亮麗城市風景線;堅持管理和服務並重,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向著“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邁步跑。
南湖公園
健康步道引入公園便民又親民
“遊歷在這詩畫般的山水間,仿佛到了哪個世外桃源。”北方遊客陳女士剛來到南寧,就喜歡上了綠城。
南寧也是一個讓人感受到幸福的城市,清晨站在南湖邊就可以看到各種幸福人群,晨練、跳舞、划船的;別具嶺南水鄉特色的七孔橋上,人來人往;情侶們牽著手在南湖邊散步,低語呢喃……一個城市的幸福與宜居,在於包容、溫情、穩定和浪漫,更在於人們身在其中能感受最深的自在、安逸和健康。這些特點正是南寧這座宜居城市的新坐標。
“一個湖,就是一處美景,市民走出家門就進入了公園。”在南寧,有一座南寧人的“大公園”,它就是南湖公園。公園建園至今已有42年,其間公園先後進行了多次局部改造和提升,尤其是南湖公園環湖路改造工程。該項目工程是南寧市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經過施工單位近一個月的施工建設,環湖路彩色透水瀝青示範段終於在2016年1月正式對市民開放,這也標誌著公園內“高顏值”健康步道誕生。
上述項目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稱讚,南寧正繼續總結提升,把以人為本、以市民為依歸的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細節中。
“夜跑族”期待有更多海綿公園
近年來,夜跑運動盛行,南寧也誕生了很多“夜跑族”,南湖公園因其優越的自然條件,聚集了南寧最龐大的夜跑群體。家住碧湖路的王小姐就是其中一員。她每晚都會沿著南湖跑上幾圈,“以前南湖很多地方路爛,人又多,全都擠在一起,跑起來感覺沒那麼痛快。如今,公園裏有了專門的瀝青跑步道,很不錯”。
今年以來,南寧市開展了多個“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對部分公園、廣場、道路、建築等進行改造,使之具備雨水吸納、儲蓄、利用等水迴圈作用,既防止內澇,又能有效利用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可以説,“海綿城市”正在深刻影響市民的生活。接下來,會有更多“海綿公園”“海綿廣場”誕生,以改善城市安全和宜居環境。
邕江兩岸
“零距離”賞江景不再擔心洪水
根據《清代邕州古城圖》中的記載,“邕江春泛”曾經是古邕州八景之一。意思是站在邕江邊上,可以欣賞春季雨後的江水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堤岸,氣勢磅薄,加上兩岸植被茂密,四野炊煙嫋嫋,美不勝收。
如今的邕江,江水依舊清澈潺潺,江邊還有民族風情味十足的“暢遊閣”、“邕”字碑、冬泳亭、綠道……沿著3.47公里的“綠道”漫步,原汁原味的古邕文化迎面而來,鬱鬱蔥蔥的樹木和花卉把河畔堤岸裝點得生機盎然,市民則悠閒地在江邊釣魚、散步。
家住西關路的廖大姐每天早上都會在邕江邊上的民生廣場一個人悠然自得地跳廣場舞。“這裡的環境好,空氣清新,風景優美,還有休閒設施,我最喜歡來這裡健身。”廖大姐説,“邕江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民生廣場便是堤、路之間的園林休閒場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兩種景象:邕江邊的市民怡然自得,江北大道上車來車往。你可能不會想到,腳步、車輪下的這條江北大道,也是邕江防洪大堤的一部分。防洪和交通巧妙地結合,讓人不得不佩服其設計的巧妙。
行車在寬闊平坦的堤路上,堤下是微微泛波的邕江,堤上是綠樹園林、景觀廣場相間的美麗景色。面對此情此景,在堤路上漫步的南寧市民高興地説:“過去還要在這裡扛沙袋抗洪,今天我們卻可以漫步江堤欣賞美麗的江景,再也不用擔心洪水的襲擊了。”
堤園路二期已經具備通車條件
江北、江南兩條大道最初叫堤路園,這是根據其巧妙設計而來。在經受了2001年7月的大洪水考驗後,邕江大堤暴露出堤防建設標準過低等問題。為此,南寧市建設堤路園工程,以解除洪水之危。
這便是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包括江南大道、江北大道、民生廣場、江濱公園等多項基礎設施在內,集防洪、交通、旅遊、商業為一體的防洪大堤。江北大道,西起石埠老街,向東一直延伸到柳沙半島,長達20多公里;江南大道由西向東,從沙江一直延伸到白沙村。江北、江南兩條大道就像兩道城墻,將邕江夾在中間,內側便是防洪大堤,迫使江水乖乖在河道內運作,不得漫向市區。
堤路園工程建設于2002年至2007年,邕江從此告別了2001年那種用洪水沙袋築堤防洪的歷史,一條用鋼筋混凝土緊固的堤壩、道路以及優美園林景觀集于一體的長堤巍然屹立在邕江兩岸。
如今,站在南寧大橋上往邕江南岸看,一條寬闊的市政道路如同一條蜿蜒的長龍,匍匐在邕江邊。這就是南寧市五象新區堤園路(五象大道—外環高速路)。該工程使江南堤路園工程的江南東堤從五象大道延伸至五象新區,延伸總長11.35公里。
堤園路工程是完善五象新區道路交通框架的“三橫三縱”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南寧市防洪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於五象大道,終點至五象新區規劃18號路附近。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起于青龍崗,止于柳沙1號回建點,全長約4.5公里。二期計劃建設道路4.445公里,讓地施工3.7公里,目前已交地並能正常施工路段均已具備通車條件。
五象新區市民為新區規劃佈局點讚
市民王先生一直關注五象新區的建設,看到新區發展迅猛,當家裏計劃換房子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新區的樓盤。如今,王先生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非常慶倖,“五象新區的發展日新月異,可以説是一天一個樣,把家安在這裡,真的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在王先生看來,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於新區能夠始終堅持規劃引領的理念。
談到五象新區,不少市民都豎起了大拇指,讚嘆新區規劃做得好。
在規劃方面,五象新區確實做得挺棒。根據國務院批復《南寧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南寧市以邕江為軸線,西建東擴,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點向南開發建設五象新區的發展戰略。南寧市與時俱進地修編了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五象新區形成 “一帶一軸兩心三板塊六分區”的空間佈局:濱江多功能公共設施服務帶,南北向發展軸,核心區中部市級商業商務中心及龍崗商業商務中心,整個新區由北向南劃分為生活、産業、旅遊3個板塊,在沿江的生活板塊中設置行政商務、文體健康、生態商務3個分區,在産業板塊中設置商貿物流、現代産業兩個分區,在那馬地區設置生態旅遊分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五象新區空間佈局雛形初現,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評。南寧正堅持高水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速度推進,全力以赴抓好五象新區建設,把新區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
新區建設講究“以人為本”
“建設五象新區、再造一個新南寧”正從藍圖邁向現實。這座生機勃勃的現代生態宜居新城已初露崢嶸,並處處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基礎設施方面,跨江橋梁開工3座、竣工2座;立交工程建設實現零的突破,竣工3座;三個片區組團路網建成通車,“十二五”期間新區通車道路總里程佔新區啟動建設以來的84%;3條地鐵開工建設。
市政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方面,“十二五”時期開工項目為“十一五”的2倍;污水管網開工項、建成管網、完成投資分別為“十一五”的23倍、28倍、39倍,五象污水處理廠實現通水運作,實現零的突破;公共服務設施開工項目佔新區啟動以來的84%……
“五象新區在風貌建設上延續了南寧獨有的地域特點,既有本土味,又有‘精氣神’,已經成為南寧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市民陳先生的一番話,道出了新區風貌建設所散發出的魅力。
2014年2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批准五象新區19平方公里範圍為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目前,新區綠色建築比例已達93%。
五象新區還是南寧市海綿城市試點的主戰場。根據新區海綿城市試點規劃確定實施示範項目有240項,2015年新區計劃實施的44項均已開工建設,試點的力度和速度都走在全市前列。
作為未來的“新南寧”,新區延續了“綠”的特色,全力推進生態綠地系統建設。目前,五象湖公園、五象新區總部休閒公園建成開放,核心區域一批道路綠化相繼成型,邕江南岸綜合整治綠化工程有序推進,綠化植物品種進一步豐富,花化、彩化效果明顯。同時,全面推進母親河—邕江南岸綜合整治等工程,提升新區“水城秀美、岸綠景美”的沿江風貌,生態宜居城市雛形初現。
推行城市設計、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廣街區制、推進“多規合一”、海綿化管廊化建設、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以及智慧城市等,將優先在五象新區實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青秀山 “城市綠肺”綠化率達98%
海綿城市,就是能夠像海綿一樣吸水的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要實現這一功能,離不開綠化。在南寧市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青秀山的項目建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青秀山風景區位於南寧市區東南方、邕江北岸,規劃面積13.54平方公里,分核心保護區和森林植物園區,其中核心保護區6.43平方公里。景區內群峰起伏、林木青翠、岩幽壁峭、泉清石奇,年接待遊客量超過240萬人次,擁有千年蘇鐵園、蘭園、龍象塔、觀音禪寺等40多個景點。
無論季節如何變化,青秀山的美一直是南寧市民津津樂道的。時下春天來了,青秀山上的花兒紛紛盛開,將這原本如畫的風景裝飾得更動人。
青秀山植物種類豐富,現已有植物品種6200多種,擁有國家級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232種。景區內專類園建設獨樹一幟,在充分利用原生態植物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專類園建設,先後提升完善了千年蘇鐵園、棕櫚園、香花園、雨林大觀、桃花園,近年來還新建了廣西珍貴樹種展示園、蘭園等植物專類園。目前,青秀山的綠化覆蓋率已達98%,堪稱“城市綠肺”。
“海綿理念”滲透每個項目
根據南寧市委、市政府建設青秀山的總體規劃目標,要通過實施“萬畝森林、千畝水域”工程,打造森林植物群落和生態水景,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形成林相豐富、多物種、多層次、多水域的自然生態體系。
青秀山通過林相改造工程,種植林木7.6平方公里,涵養水源已初見成效。2009年,之前斷流的狀元泉已恢復長流;利用山谷低窪修繕整理形成75.9公頃的水面,年平均調蓄水量110萬立方米,基本滿足園區雨季綠化澆灌用水;利用山頂平緩區佈置3×96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經綠地、植草溝、透水鋪裝滲濾後收集,用於綠化灌溉,每年可利用雨水1.1萬噸……利用上述調蓄、收集兩項措施,每年可節約水電費120萬元。
在既有良好的雨水利用的基礎上,青秀山的項目建設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完善各項規劃,強化“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綜合示範項目,著重實施湖體水質改善、水源涵養等生態工程建設。力爭在3年試點期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標準四類水質,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於90%,使青秀山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城市森林公園海綿城市建設的典範。
目前,景區在建項目有北門區工程、營造林工程,已列入未來建設計劃的項目有東門區、南門區、櫻花園、桂花園、藤本園、竹園、四季花園、肉質植物園、蠟燭灣水系等工程。青秀山管委會將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滲透到每一個建設項目中,努力做好海綿城市示範點的建設工作。
城市風貌既要有國際范也要有本土味,風格特色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邕江是南寧城市“主動脈”,青秀山是南寧“綠肺”,將打造成為南寧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和地標,體現南寧形象。
|